看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经常出现的攻城画面是攻城方一帮小兵拿着飞梯(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梯子),冲到城楼下,架上梯子往上爬。城楼上的守城士兵或扔石头块,或射箭,或推倒梯子来防守。此外,一帮推着冲车的攻城士兵,开始撞城门。城门里的守城士兵就用身子去抵住。直到城门被冲破,攻城士兵冲进去,整座城池也宣告被攻破。
然而,历史上的攻城攻关的场景,可能比影视剧中的描写要复杂得多。因为老祖宗孙子已经告诉我们:“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也就是说,当电视剧中出现攻城画面的时候,其实在前期已经尝试了很多手段,最后选择攻城,也是做好了十足的准备。而且一定是围城而攻,并有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一场攻城战少则半个月,多则可能会长达数年。
那么我们要怎么了解具体的攻城战场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攻城战的基本元素:
攻城方:飞梯、云梯、冲车、轒辒车、壕桥、撞车、投石机、井阑、霹雳车、填壕车、攻城锤、风筝、烽火毒烟、巢车、冲门车、飞天九云索、链子飞爪、震天雷、回旋镖、先登死士、陷阵营、地道战等。
守城方:城墙、女墙、城门、城门楼、护城河、瓮城、悬门、吊桥、望楼、钟鼓楼、鹿角、地包、密道、塞门刀车、弓弩、火油、抛石机、滚木、雷石、拒马障、标枪、护城板(加在城墙女墙上的木板)等。
攻城战里的心理战:围困战
首先我们来说攻城方的基本操作。首先,是围困战。攻城方将城池周边的箭塔、碉堡等防御工事全部拿下或拆除,并击退出城抵御的守军部队。有时候,守军还会在城池外险要之地,扎下营寨,与城内防御形成掎角之势。这个时候,攻城方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先解决这些外围守军,以免遭遇突袭,打乱攻城方的阵脚。
一般来说,攻城方打算攻城,那一定是配备了充足的士兵和粮草。所以守城方如果觉得出城抵御已是徒劳,一定会坚壁清野。所谓坚壁清野,就是将城池周边的,一切有利于攻城方的东西全部搬进城内,甚至烧毁,让城池外围变成焦土,让守城方部队无法就近补充粮草辎重,加重攻城方的后勤补给压力。
攻城方来到城下,首先要扎住阵脚,在城池四周设立营寨,形成合围之势,营寨之间相互呼应,形成环形包围圈,断绝城内与外界的联系。因此,如果没有数倍于守城方的军力,很难封锁孤立城池。所以也就经常有突围求援,进围送粮的事发生。但这并不影响围城的整体效果。攻城方有时候乐于看到围城打援的局面,这样能够以逸待劳,消灭敌方有生力量,以免后期攻城不利,腹背受敌。而外围援军送粮进城,对于守城方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围城的时间可能会长达几个月,甚至可能是数年的时间。围城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守城方士气,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给予守城士兵和百姓造成巨大伤害。守城士兵和百姓,可能会在饥饿和恐惧之下哗变,进而引发守城方的集体投降。这就是攻心战。
《孙子兵法》中,提到过“围师必阙”。也就是说围城的时候是“围三缺一”,留个缺口供敌突围。不过留个缺口,并不是说放任不管了,而是要在敌人逃跑的必经之地预设埋伏,使敌人在仓促逃跑过程中陷入埋伏圈中。但这在守城百姓和士卒看来,也是有生还的希望。这也是在给守城方打攻心战,瓦解他们守城的决心。
很多围城战,就止于此。如果守城方仍然坚持,那就会成为载入史册的经典战役。因为这类的攻防战,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残酷的战争。攻城方孤立城池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断绝城内的水源。这是比粮食更加珍贵的物资。这一招适合北方干燥少雨,水源补给多靠大江大河的地方。
其后,是要抽干护城河的水,以保证后续士兵的攻城战顺利。一般来说,攻城方都会选择用土石填河,顺便也将城墙附近的沟壕填上。还有在城墙边挖土坡,一直垫高到超过城墙,攻城士兵由土坡轻松越过城墙。这种战法费时费力,一般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还需要强大的火力兵力做牵制,要不然很容易被守城方干扰破坏。因此这种攻城战法,被墨子所嘲笑。
攻城方一般会用一种古代的装甲车“填壕车”,可保护士兵在推进时免遭矢石的攻击,从而将车载土石顺利投入壕沟中,将其填平。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攻打陈仓,就曾用此方法“土丸填堑”,迫使陈仓守将郝昭在城墙内再修一道城墙,以抵挡蜀军的疯狂进攻。
其实这种“填壕车”,应该是轒辒(fénwēn)车的多功能用途。轒辒车是《孙子兵法》中就有记载的攻城器械,它的主要功能是运送士兵至城墙下。轒輼车并不是一种直接攻击敌人的攻城兵器,而是运送士兵靠近敌方城门的车辆。轒輼车大约能容纳10名士兵,由士兵在车内自行推动车体前进。为了在靠近城墙以后能够迅速发起攻击,贛辒车前方一侧是没有装设盖子的,最前方的防御交由盾牌兵负责。为了防御敌方火箭攻击,轒輼车表面会用牛皮包住,并涂满泥巴。底部采用栈板结构,便于士兵从里面推车。
古代攻城,经常会用到地道战
攻城之前,士兵到达城墙其实也可以有很多策略。比如可以选择离城墙较近的位置挖地道,因为中国的主要战争都发生在北方,土壤的黏性和干燥度都较好,挖的地道不易坍塌。所以,中国古代战争中,地道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这不仅是攻城方的秘密武器,也是守城方里应外合出奇兵的方式。
曹操和袁绍都曾是挖地道的专家,曹操甚至是成为盗墓的鼻祖。只因他成立了摸金校尉,专门用来挖古代皇陵,以养军士。曹操生性多疑,总觉得有人谋害自己,所以他的住所等经常会有密道藏兵,以保证他的安全。
而袁绍大战公孙瓒的时候,公孙瓒筑起土山,筑起数十丈高楼,内存大量粮草,好几年都用不完,袁绍久攻不下,于是,采用挖地道的办法,一直挖到公孙瓒的高楼底下,将其楼搞倒,然后一举击败了公孙瓒,公孙瓒走投无路,自杀而死。等到官渡之战对付曹操的时候,袁绍又挖起地道来。这一回,曹操在大营里挖战壕,你挖我也挖,等你挖过来,到这边就露馅了,袁绍前功尽弃。
古代挖的地道,需要按照上图所示,用木制榫卯进行加固
所以,攻城中的地道战术,并非百试百灵,需要出其不备,趁夜进行,一旦被发现,那就是废计。地道战术成功的概率很小,因为城内的守军会在城内墙脚下深井中放置一口特制的薄缸,缸口蒙一层薄牛皮,令听力聪敏的人伏在缸上,监听敌方动静。这种探测方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敌方开凿地道的声响从地下传播的速度快,声波衰减小,容易与缸体产生共振,可据此探沿敌所在方位及距离远近。据说可以在离城步内听到敌人挖掘地道的声音。守城士兵听到后,即报告值班官员,在相应的地段,采取防御和反击的措施,比如用抵御从地道中攻城的风扇车、土色毡帘等。
尽管如此,挖掘地道,作为常规操作,都需要去试一下,即便不成功,把城墙的地基破坏,疏松土质,也有利用于后期投石车突破城墙。
除了地道战术,攻城之前,古代经常用到的一个战术就是水攻。相对于火攻来说,水攻不经常出现在战场上。因为水攻战法多用于攻打城池和山寨,因为城池和山寨一般都会沿河设置,这不是因为战争而形成的惯例,而是人类诞生起,就自然而然地逐水草而居。即便是现在的大中小城市,都逃不过这条定例。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大城市没有一条充沛的河流做为生活饮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用,光靠地下饮用水,那这个城市也注定发展不起来。所以说,水是万物之源。
一座城市能够壮大,人们会想方设法解决水源问题。城市一定会占有该地区最好的河流冲击的平原地带,还会想方设法,通过开凿人工渠,引入更多的水源。
所以,古代大点的城池,很多是适合水攻的地方。如三国时期,就记载了很多水攻的经典战役。如曹操曾经在邺城周围挖掘沟壕,引水入沟,形成一条护城河,以断绝邺城与外界的联系。邺城内部缺粮,坚守7个月后开城投降。还是曹操,决沂河、泗河之水淹下邳,生擒了吕布。三国后期的司马懿也曾水淹襄平,大败公孙渊。
前期通过这些攻城准备工作,守城方的士气,也将迅速降低。如果不是势同水火的敌对关系,那么城中至上而下都会考虑投降的问题。因为此时的坚守,已经意义不大。为了城中的百姓和将士,主帅都会选择投降。除非是有后援,坚守会有翻盘的机会。
死抗就需要做好城中百姓和将士,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一定是要在士气和人心上做好思想工作。将攻城方的形象,大力抹黑,并明确告诉他们,城破则会面临屠城的惨剧。这样才能上下一心,视死如归地捍卫城池。
为什么攻城方会主攻城门,并且守城方也会把主要兵力集中在城门楼?
围城数月,大战就开始了。攻城方首先是收拢兵力,主攻城门方向。城墙方向,择机选择薄弱处策应攻击,以分散守城兵力,伺机登上城楼,沿城墙向城门方向侧击城门楼,以策应主攻部队。因此,防守方将主要兵力都集中在城门楼,一旦城墙哪个位置有失守的风险,就分兵击退,重新占领城墙有利位置。
那么,为什么攻城方会主攻城门,并且守城方也会把主要兵力集中在城门楼?那是因为一座坚固的围城,在古代是很难通过砲石攻破。而城门位置,其实是城防最薄弱的地方。这很好理解,毕竟相比于厚实的城墙,城门就是一道木板。而且在非战时,城门是沟通外界的唯一方式,因此城门配有吊桥、宽敞的大道,供往来通行。因此,通常在经常发生战事的城池里,会在城池外面在设一道瓮城,以保护城门,并增加防御力。
攻城方攻破城门,可以迅速让大部队集结进城,夺取城内有利位置,以免陷入难缠的巷战中。城门的质地不是坚厚的砖石土夯,而是往往都是到深山里采伐的那些千年巨木,而且木头还很坚硬,一般用的是枣木、榆木这样的木头,奢侈的用铁桦木等作为原料。这样的木头防火能力很强,通常情况下,城门是烧不着的,即便是烧着了,城内也会拿石块、砖头、土堆给堵上,甚至他们在绝境时期,还会以巨石、铁水把城门封死,我出不去,你也进不来。
而古代的城墙,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城楼,四角位置都会安置角楼,同时会有多个城门,真正的攻城会从多个城门一起发起攻势。
那为什么非要攻正门呢?绕过正门,攻打偏门薄弱的地方不很好吗?那就要具体看各城池特点。一般来说,设置城池,都会选择背山面水的地方,也就是说你只能在正面强攻,如果绕后,攻城方没有广阔的平地,用来集结优势兵力攻城。另外,绕后的路也绝对会比官道要艰辛,有些甚至是没有路。而且你绕后的动作,时刻都在城墙高处的守军斥候的监视之下。坚壁清野的城池周围,他们对你的调兵动向了如指掌。
攻守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攻城开始,攻城方首先祭出城墙大杀器,投石车。投石车是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大型人力远射兵器,它的出现,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战争的需要。中国战争史上投石车首次大规模使用,应当是李信(飞将军李广的远祖)攻楚,楚军秘密准备了大批投石车,当秦军渡河时突然同时发射,无数尖利的石块乌云般砸向秦军,二十万秦军全面溃败。随着技术的发展,投石车也越来越先进,很多三国游戏中的“霹雳车”就是战国时代投石车的改进形。
早期的投石车的威力,可能更多在于杀伤城墙上的士兵,给守城士兵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而非是破开城垣的防御。随着投石机的改进,大型的投石机,能把约公斤的石弹投到约三百米远。主要作用是摧毁防御物,例如女墙、射楼、城墙上面的垛口,至于击穿城墙,破城而入的记载却鲜有记载。
只能说投石车虽然威力惊人,但并不足以决定攻防战的胜负。因为守城方也会有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张挂于垛口外侧的木幔、布幔、皮帘等,竖立于城墙上的竹立牌、木立牌、篦篱笆、皮竹笆、护城遮架等遮挡器械,以遮挡攻城敌军射来的箭镞和击砸的石块;有加强城门和城垛防御的插板、暗门、槎牌、塞门刀车、木女头和木女墙等,以便在城门、女墙被摧毁时,使用这些器械进行应急性的补救,阻止敌军从突破口冲入城内。但有投石车,会为胜局加一分。这样的战争就是这样,最终的胜利都是一点点优势积攒出来的。
攻城方“投石开路”的同时,弓箭手一通齐射。趁着火力压制的有利时机,攻城步兵大多数手持盾牌,向前迅速推进。古代兵书有一个很冷血的战术名字:步兵蚁附——也就是人海战术。骑兵在攻城战中,很少能发挥作用。因为城池都会有沟堑、护城河、以及各类鹿角、拒马、铁蒺藜等做阻隔。
另外经常操练攻城器械的士兵,负责将攻城方十八般攻城器械,快速推进到城墙边。这些攻城器械都体现出了古代人的智慧。
攻城弩兵会在推进过程,进行远程火力覆盖,以掩护步兵冲锋。来不及填河的话,攻城器械兵会事先携带飞桥,帮助大部队渡河和沟壕。飞桥又叫“壕桥”,制作简单,用两根长圆木,上面钉上木板,为搬运方便,下面安上两个木轮。如果壕沟较宽,还可将两个飞桥用转轴连接起来,成折叠式飞桥。搬运时将一节折放在后面的桥床上,使用时将前节放下,搭在河沟对岸,就是一座简易壕桥。
如果要迅速拿下城池,给守城方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那强攻是必要的。这些冲在最前面,充当敢死队角色的士兵,通常都是囚徒、死刑犯。他们唯有拼死向前,才能在战后获得解放,甚至从此咸鱼翻身。
而这些士兵,也很多能成为先登部队。“先登”的意思是最早登上城墙上的士卒。对于每一场攻城战中的先登,主帅都会给予丰厚的嘉奖。如果先登部队被压制消灭,而你恰好是战至最后的那一位,也会给予重赏。
先登部队到达城墙下,就要准备攀城。一般这个时候,拿着较轻便的飞梯的器械兵,也跟随到了城墙下。飞梯,就是我们通常在电视里看到的攻城梯,也是我们经常用的那种梯子。这种梯子的攀城效率很低,很容易成为守城方弓弩手的活靶子。但没办法,攻城方的步兵们只能依靠自家的远程火力压制,硬着头皮往上顶。飞梯梯身狭窄,仅容单人鱼贯而上,士兵既要注意登梯,又要持械作战,容易失足坠地。事实上,这些先登部队,可能最多用到的是钩子。也就是电视剧里经常有看到的穿着夜行衣使用的带绳索的长钩。
后来古代工匠改进了飞梯,发明了蹑头飞梯、避檑木飞梯等轻便云梯,以及供多兵同时攀登的复合式车梯。单梯车梯是车座与宽面梯组合的云梯,可供多名士兵同时攀登,增强了仰攻能力。车梯的样式很多,有行天桥、行女墙、翻梯云车、搭天桥等,它们的构造类似现在飞机场上登机用的舷梯。
先登部队在第一线强登的时候,后方的云梯、井阑、临冲吕公车也随后赶到。三国时期的云梯,还是沿用战国时期的技术,由车轮、梯身、钩三部分组成。梯身可以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到城墙壁上;梯顶端有钩,用来钩援城缘;梯身下装有车轮,可以移动。唐代以后,改进云梯,在主梯之外增设了一具可以活动的“副梯”,顶端装有一对辘轳,登城时,云梯可以沿城墙壁自由地上下移动,不再需人抬肩扛。这种云梯就有点像我们现代消防车经常用到的救火梯。它只要钩住城墙,一般守城方靠蛮力是推不倒它。有这时间,还不如一通齐射,加滚木、雷石等将攻城兵消灭。
除此之外,守城方还会用叉杆、抵篙,将在云梯上的攻城士兵,推下云梯。还可以用撞车和铁撞木撞毁云梯。各种檑木(包括夜叉檑、砖檑、泥檑、木檑、车脚檑)、奈何木、坠石、狼牙拍等击砸攻城士兵和攻城器械。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守城器械,如钩取敌军士兵和器械的飞钩、铁提钩、绞车,供守城士兵上下城墙用的吊机、吊车、绳梯。
攀爬城墙的士兵,需要舍生忘死的精神。因为他们完全暴露在守城方的攻击范围之下,死亡率非常高。不过,他们配备了更加先进齐全的护甲和防御装备,并且无论胜负都会有很大的封赏。就凭这些,他们也会拼死向前。
更何况,后面还有井阑做为远程火力压制。井阑是古战场上常用的大型攻城兵器,一般由结实的木料组合而成,高度常在10米以上。四方柱形,下有车轮,可以移动。攻城时士兵站在井阑顶部,以弓箭等远程武器对守城士兵造成伤害和威胁。由于井阑外形过于巨大,因此很难直接将其运到战场上去,必须要先解体以后搬运到战场上,然后重新组装起来。
此外,攻城器械兵将临冲吕公车推进了城墙边。这是古代一种巨型攻城战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战车。车高数丈,长数十丈,车内分上下五层,每层有梯子可供上下,车中可载几百名武士,配有机弩毒矢,枪戟刀矛等兵器和破坏城墙设施的器械。进攻时众人将车推到城脚,车顶可与城墙齐,兵士们通过天桥冲到城上与敌人拼杀,车下面用撞木等工具破坏城墙。这种庞然大物似的兵车在战斗中并不常见,它形体笨重,受地形限制,很难发挥威力,但它的突然出现,往往对守城兵士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从而乱其阵脚。
还有一种简易的冲车,专门用来攻破城门的。它是在4轮台车上搭起木架,在木架上装有一根巨大的撞锤,为了提高冲击威力,撞锤多为铁制。在攻城时,士兵将冲车推至城墙或城门跟前,用绳索来控制撞锤攻破城门。
攻城主帅压轴出场,许多时候他会坐镇巢车内。巢车是一种专供观察敌情用的瞭望车,车底部装有轮子,可以推动,车上用坚木竖起两根长柱,柱子顶端设一辘轳轴(滑车),用绳索系一小板屋于辘轳上,板屋高9尺,方4尺,四面开有12个瞭望孔,外面蒙有生牛皮,以防敌人矢石破坏。屋内可容纳两人,通过辘轳车升高数丈,攻城时可观察城内敌兵情况。主帅在巢车内,依据观察城内守城方的战损,适时调整攻城方向和方式。
就这样,古代攻城方的浑身解数已经使出。剩下的就是无尽的死亡、杀戮,一座城池将用千万人的生命为代价,才能彻底拿下。
守城方的优势太过明显,他们在早已构筑坚固、设防充分的城防体系中,利用反击式器械,摧击攻城部队的人马和器械,击砸敌军设置的抛石机、床弩阵地和望楼、巢车。同时抽起吊桥,阻止敌军通过护城河,消减攻城敌军的兵力兵器。
如果第一道防线没有守住,守城部队则以瓮城和城墙为第二道防线,利用弓弩和抛石机,向攻城敌军发射箭镞、石弹,击砸敌军人马,摧毁敌军各种攻城器械;同时以重兵坚守城门,并利用地听侦听敌军是否有挖掘地道进行攻城的动静,作好反击准备。如果守城部队未能阻止敌军接近城墙,便从城上推出托杆、抵篙,托阻云梯、对楼,使其不得贴附城墙;向城下击砸滚木檑石、喷浇烈焰铁汁,杀伤攻城士兵,毁烧攻城器械;通过竖井向地道内簸扇烟焰,熏灼从地道内攻入的敌军。因此,古代攻城方即便拼死攻破城池,也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
攻城战后期,考验的就是主帅和士卒上下最顽强的斗志。攻城方需要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咬紧牙关,通过各类手段提振士气,而守城方,则要在主帅的引领下,与饥饿和死亡做斗争。兵力短缺的守城方,会调动全城皆兵,做最后的殊死搏斗。在古代,无论守城方还是攻城方,没有粮食之后,都会有令人作呕的“食人肉”的惨剧发生。战争到此,已经成为了一场绞肉机似的人间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