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学第三十五篇人之胸襟度量在其识

《悟学.第三十五篇》论语.八佾第三.新解读(四)

悟学.十八子亥-子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宰相肚子能撑船

“管仲之器小哉!”

《管子中匡篇》:「施伯谓鲁侯曰,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惠栋《九经古义》乃说:「盖当时有以管仲为大器者,故夫子辨之。」

皇疏引孙绰曰:「功有馀而德不足,以道观之,得不曰小乎?」又引李充曰:「齐桓隆霸王之业,管仲成一匡之功,免生民于左衽,岂小也哉?然苟非大才者,则有偏失。好内极奢,桓公之病也。管生方恢仁大勋,宏振风义,遗近节于当年,期远济乎千载,宁谤分以要治,不洁己以求名,所谓君子行道忘其身者也。漏细行而全令图,唯大德乃堪之。季末奢淫,愆违礼则。圣人明经常之训,塞奢侈之源,故不得不贬以为小也。」

钱穆《论语新解》:「管氏之器小哉:管仲,齐桓公相,名夷吾。桓公尊之曰仲父[光案:据教育部《国语辞典》,“父”作“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读作。]。器,言器量,或言器度。器之容量有大小,心之容量亦有大小。识深则量大,识浅则量小,故人之胸襟度量在其识。古人连称器识,亦称识量,又称识度。管仲器小,由其识浅,观下文可知。」

管仲俭乎:俭,悭吝义。或人闻孔子评管仲器小,疑其悭吝。今人亦讥悭吝者曰小器。

管氏有三归:一说:古谓女嫁曰归。古礼诸侯娶三姓女,管仲亦娶三姓女。一说:归,通馈。古礼天子四荐,诸侯三荐,桓公许管仲家祭用三牲之献。一说:三归,台名,为藏货财之所。一说:三归谓三处采邑。一说:三归指市租言。今按:第一、第二说,是其僭不知礼。第三、第四、第五说,是其富,皆非不俭。或曰:三归谓其有三处府第可归,连下文官事不摄,最为可从。

官事不摄:摄,犹兼义。管仲有府第三处,因事设官,各不兼摄。则其钟鼓帷帐之不移而具可知。其美女之充下陈者,亦或三处如一可知。此见管仲之奢侈不俭,亦即其器小易盈,乃一种自满心理之表现。

然则管仲知礼乎:或人闻孔子言,管仲既非悭吝,或是知礼,故再问。

树塞门:古人屏亦称树。塞,蔽义。古礼,天子诸侯于门外立屏以别内外,而管仲亦如之。此见管仲之骄僭不逊,亦其器小易盈之证。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好,谓好会。古礼两君相宴,主人酌酒进宾,宾在筵前受爵,饮毕,置虚爵于坫上,此谓反爵。坫,以土筑之,可以放器物,为两君之好有反坫,则可移而彻之。后世改以木制,饰以朱漆,略如今之矮脚几。宾既反爵于坫,乃于西阶上拜谢,主人于东阶上答拜,然后宾再于坫取爵,洗之,酌酒献主人,此谓之酢。主人受爵饮,复放坫上,乃于东阶上拜,宾于西阶答拜,然后主人再取爵,先自饮,再酌宾,此谓之酬。此反爵之坫,仅天子与诸侯得有之。若君宴臣,仅置爵于两竹筐之内,此两竹筐置堂下,不置堂上。今管仲乃大夫,而堂上亦有反爵之坫,安得谓知礼?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孔子盛称其功业,但又讥其器小,盖指管仲即以功业自满。若以管仲比之周公,高下显见矣。然孔子固非轻视功业,读者以此章与〈宪问篇〉孔子评管仲章参读可见。

钱穆译:「孔子说:“管仲的器量真小呀!”或人说:“管仲生活得很俭吗?”孔子道:“管仲有三处家,各处各项职事,都设有专人,不兼摄,那好算俭?”或人说:“那么管子知礼吗?”孔子说:“国君在大门外有屏,管仲家大门外也有屏。国君宴会,堂上有安放酒杯的土几,管仲宴客也有那样的土几。若说管仲知礼,谁不知礼呀?」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首先,各种乐器合奏,声音渐高而华美;继而清晰流畅地奏出每一个音符本身的韵律,使之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直到演奏完毕”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南怀瑾《论语别裁》:「仪是一个地名。古时的这个“封”字,是指的封疆。所谓“封人”,是管诸侯国界的人。勉强拿现在的职务来讲,是管土地、管地政的人。他来请见孔子之时,从字里行间看来,他似乎有被挡驾的样子。但封人有封人的理由,他说,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到了我们这个地方,每个人我都见过。他的意思好像是说,你们的老师孔子尽管伟大,像我这样的人,你老师也应该接见一番。他说了这番话以后,跟随孔子的那些人无话可说,就安排了一个机会,让他去见孔子。但是孔子和他谈了些什么话就不知道了。他出来以后,就告诉孔子的弟子们说:你们诸位不必担心文化的衰落,我们中国文化有救了。天下乱了这么久,文化已将凋零,上天降生了孔子,孔子的学问道德将影响你们和世人。上天要以孔子作为警惕世勇的木铎的,你们不要担忧了。古代木做的铎,是用来敲响作警惕用的,好像庙堂里的敲钟打磐一样。」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评论韶乐说:“美极了,而且好极了。”谈到武乐说:“美极了;但还不够好。”

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孔曰:“《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

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孔曰:“《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

《礼记乐记》说:「王者功成作乐。」《汉书礼乐志》也说:「《易》曰,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作乐崇德,是崇表王者得天下的功德,必与事实相符。舜的天下,受禅于尧,其乐和平,所以尽美尽善。武王之有天下,由于伐纣而得,其乐演奏起来,犹有杀伐之声。因此,他的音乐不如舜的音乐那样调和,故云未尽善。

古注,「武王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然而,武王伐纣,深受孔子、孟子称赞。孔子在《周易革卦彖传》中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孟子梁惠王篇》,齐宣王以武王伐纣问孟子:「臣弒其君可乎。」孟子说:「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足证孔子所说的「未尽善」之意,是指武王之乐,非指武王之德。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说:“居上位,不能寬以待下,遇行禮時不能敬,臨遭喪事,沒有哀戚,这种样子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宽者,郑注谓度量宽宏。居上位者,不宽则不得众。《曲礼》云:毋不敬。又云:临丧则必有哀色。不敬,不哀,皆失其本,其人何如,可知也。故曰:「吾何以观之哉。」谓不足观也。

皇疏:「此章讥当时失德之君也。为君居上者宽以得众,而当时居上者不宽也。又礼以敬为主,而当时行礼者不敬也。又临丧以哀为主,而当时临丧者不哀。此三条之事并为乖礼,故孔子所不欲观,故云吾何以观之哉。」

:「居上主于爱人,故以宽为本。为礼以敬为本,临丧以哀为本。既无其本,则以何者而观其所行之得失哉?」

宽容为本

评析:为人处世,心胸一定要宽:“宰相肚子里能撑船”;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

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无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宽容。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宽容是一种美德。

只有宽容才会团结大多数人与你一起认知方向,只有妥协才会使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减少对抗,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你的正确目的。

“器之容量有大小,心之容量亦有大小。识深则量大,识浅则量小,故人之胸襟度量在其识。”--钱穆

拓展阅读:推荐上世纪初美国著名作家房龙的一本书《TOLERANCE》,想想为什么它是房龙的代表作。

《悟学》的宗旨:通过领悟、参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国学经典,取其精华,结合当下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让国学中深邃的哲理及丰富的人生成功与失败经验总结,指引我们现实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192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