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写作的八种方法

写作能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一夜成才,但是,还是有一些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在学习成长时少走一些弯路。学习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逐步成长为比较成熟的写作者。

1.由浅入深

这是前面所说的循序渐进原则的运用。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写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正确的态度和策略应该是由易到难,慢慢积累,逐步实现由不会写到会写的转变。具体来说有这样几种路径:第一,先从内容单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文体学起,可以先从写消息、通知、公告等入手,逐步向工作意见、工作规划、工作汇报等相对复杂的文体拓展。第二,可以先从相对规范性较强、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学起,比如办法、规定、条例等文种,逐步向领导讲话、调查报告、经验材料等非规范化、非模式化的文体拓展,进而向理论文章、文学创作等需要理论功底和创造力的文体迈进。前几种便于借鉴成例,后面几种综合性较强,更加难以把握一些。第三,可以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写起,等熟悉了写作的要求和风格之后,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实现经验的迁移和拓展。这样可以发挥自己知识和业务方面的优势,避免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要是一开始就涉足陌生领域,即使搜肠刮肚,也会无话可说,不仅于学习无益,而且可能会动摇学习写作的信心。

2.由摹到写

我们看小学生学写毛笔字,一般从临摹字帖开始,先把基础打牢,由摹到临再到写。初学写作的人,也可以找范文来套写和模仿,在模仿中掌握要点,摸索方法。模仿多了,就会逐步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规律,然后可以扔掉“拐棍”,自己行走了。

但是,套写和模仿并非一用就灵,而是有它的适用范围。一般来说,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适用于相对简单和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如起草一个会议通知,往往就可以找一个原有的通知来套写,因为只要把会议时间、地点、期限、内容和参加人员、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就可以了,一般没有更多、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内容。二是适用于相同的文体。比如写工作总结就照着工作总结的模板来模仿,如果找一个调研报告来模仿,路子就不对。三是适用于相同或相近内容的文章。因为很多工作有它的专业性,内在规律和原理差异较大,不能一味生搬硬套。比如,写党建工作与写财务工作的材料,一个侧重定性,一个侧重定量,就不太适合直接套用。

我们要区分的是,在写作时,有些内容是不能创造的,特别是对上级的大政方针、主要精神、根本原则、规范性提法,以及一些对形势的判断等,必须紧跟上级精神。有些是通过模仿来进行学习的,通常情况下主要着眼于构思、结构,有时也借鉴套用文中的一些观点、素材和语言。

需要明白一点,套用模仿只能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之道或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写作。一个立志在写作上长出息、有作为的人,需要练就一手构思写作的真本领、硬功夫,不能总是套用和模仿。而且套用和模仿,绝不是将别人的内容原封不动拿来用,而是要在这个过程借鉴、仿写、总结和提升。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坚持学习借鉴,模仿创新。可以学习别人的选题立意,借鉴谋篇布局,模仿行文风格,然后创新形成自己的写作方法,绝不能奉行简单的复制粘贴,照搬照用,全盘抄袭。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文体可采用张三的形式,结构可融汇李四的骨架,内容可涉及王五的涵盖,语言可借鉴赵六的精彩,然后进行优化组合,进行创新创造,做到参考要广泛,引用不单一,模仿看不见。

第二,做到相互结合,有效转化。具体说,就是上级精神地方化、外地经验本土化、过去的东西时尚化。学习借鉴上级的精神要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学习别人的经验与自身情况转化融合,学习之前的材料要与当前的新形势、新提法、新理念相结合,归纳起来就是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古今结合。

第三,努力拓宽思路,融会贯通。清代学者袁枚说:“蚕食桑而所吐丝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蜜者蜜也,非花也。”这说明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写文章也是如此。学人优长,为我所用,通过学习借鉴别人的,改造形成自己的。很多文章内容不同,但格式相通;很多事情做法不同,但道理相通。通过广泛学习,触发灵感,启迪思路,就会让思路豁然开朗。融会贯通的关键是“融”,就是结合、综合、糅和、耦合,吸收别人的思想精华,因时因事因地而变。能参考更多的文章,然后触类旁通,再来创新一篇文章,那就是高水平。

3.由熟而巧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就写作而言,由生而熟、由熟而巧的媒介和桥梁就是多写多练。写作的规律,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不断加深认识;写作的能力,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逐步提高。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通过多写多练的长期积累,写作理论懂得再多也无济于事。但是,多写多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量问题,必须把数量和质量效果统一起来,每写一篇都要有相应的收获和长进。

为此,要注意四点:一要有计划地练,不要盲目地练。对先练什么文体、后练什么文体,什么时候练什么文体,要有安排、有路数,不能随心所欲。二要集中地练,不要分散地练。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在一定时期相对集中地练习一两种文体,力求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突破,然后再转入新的文体,这比同时交叉、分散地练习多种文体效果会好。三要思考着练,不要无所用心地练。每篇文章,从立意到结构,从选材到语言,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力求最佳,不能胡乱挥洒,潦草从事。四要有目标地练,不要单纯地为练而练。比如,信息类、经验类、调研类的材料,可以把目标定在投稿发表上,这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和动力。文章一旦被选用,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这比漫无目的的练习,效果往往会好得多。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方法、套路和常用技巧,再通过日积月累的反复练习,进一步熟悉了个中门道,积累了丰富经验,进而达到闲庭信步的境界。

4.由改到精

学习写作,修改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一稿就通过、一稿就成为精品的文章不是没有,但为数极少,多数文章要经过反复修改、不同环节修改才能成功。写完一篇文章的初稿后,并不代表就完成了,这只是修改环节的开始。那么第一个问题是:改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构成一篇文章的所有要素都在修改的范围之内,包括内容、结构、观点、素材、文字、格式等。具体怎么改?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静思默改法。就是初稿写成后,自己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让整个文章从头至尾、从大到小在头脑中过过电影,细细品味,从中发现毛病。二是边读边改法。就是对写成的文章,从头至尾读上一遍甚至几遍,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修改。这对发现不妥当的词、不通顺的句子极其有效。三是冷却修改法。就是把写成的文章先放一放,自己先读一些有关的文章,翻一些相关的资料,开阔一下思路,冷静一下头脑,然后回过头来再进行思考和修改。这样,即使比较成熟的文章,也会发现毛病。

5.由人推己

运用正反对照的原则,在学习中比较与参照,知好坏、见优劣,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学习写作的有效方法。第一步,立意谋篇,方法是看两篇写一篇。比如,要写一篇关于人事工作的文章,写作之前可以先找两篇文章。第一篇是自己的文章,解决“形似”的问题,就是文章结构、语言风格要保持一致。第二篇,要找上级领导机关相关主题的文章,解决“神似”的问题,就是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方向要准。找出这两篇文章,通过学习和模仿,之后写出来的文章,最起码在结构上、内容上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第二步,内容构思,方法是换位思考。要从领导者和接受者两个方面去思考和把握,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领导者的职务身份,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5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