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道,彦臣和两个朋友相约骑行乌兰布统。他们从北京冒着小雨出发,公里的路程,从阴雨天骑到了晴天,用一天时间就骑到了滦平县落脚……
离开滦平继续北上
行程第二天的清晨,早餐店的早餐还没有做好,路上行人寥寥,彦臣就随日出早早起床了。
他在河边的绿道上和当地人一起晨跑,发现这是一个清晨生活比夜生活更加丰富的小城。
朝霞染红了天边的一朵云,那朵云又映在了河面上,风吹起层层波澜,便把倒影揉碎在了秋天枯败的荷叶下。
滦平的清晨明显比北京冷了不少,路边的草木已经绿意不再,夹杂着秋天的一点黄色。
七点左右三个骑行者集合完毕,吃过早饭之后依然凉风习习。
他们提刀上马,并没有什么犹疑就穿过整个滦平主城,继续北上寻秋之路。
虽然人是一个会思考的动物,但人生很多的选择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不过一时想做也便去做了。
有的是做着做着,觉得还不错就做下去;有的是做着做着,不开心了就放弃,但这两种人得到的生活哲学都是一样的——人生不是计划性的,而是实践性的。
与秋天的第一次会晤
出城之后很快来到一个丁字路口,左转就骑上了大名鼎鼎的环京国道,开始爬坡。
二水看着长长的公路,突然开口问彦臣:“这条路要骑多久?”
彦臣不明所以:“你是说眼前这条国道,还是说到咱们的目的地?”
二水忽然想到了什么,没有回答彦臣,便被一种向前的冲动拉着身体,一下子加速冲了出去。
二水一直骑到坡顶,随着那个冲刺的念头消失之后她才停下来,她自己也搞不清楚这些冲动念头的由来。
彦臣随后跟了上来,小昭依然被两人落在了最后,气喘吁吁地说:“两位大佬能不能慢一点儿,等等我这个菜鸟。”
“快看,那是什么?”彦臣在路边看到一串用红绳绑起来的硬币,捡了起来。
三人各自分了一串,挂在车把上。二水说道:“我刚才可能就是冥冥中被这个东西吸引着,才加速赶上来的。”
“可结果,这个东西还是被我发现的,哈哈哈……”
三人笑罢,依次通过波罗诺隧道穿山而过。
骑出隧道口时,他们惊异地发现大山这边的云层已经散开,天地变得广阔起来,秋意也更加浓厚了。
路边盛开的波斯菊在风中摇摆,与茂盛的树林站在一起,夹道欢迎来访的骑行者们。脚下的公路向前延伸,向下一个俯冲就消失在山前的农田拐角。
远山高傲地耸立在天边尽头,站在轻飘飘的云朵之下愈显巍峨,像是守护这方水土的战士。
沿着兴洲河继续向前,又路过几座安静的村庄,每一座房子都是屋前有河,屋后有山,屋子旁边的杨树林则披上了更浓郁的秋黄。
再搭配偶尔路过的成群鸡鸭,虽然谈不上是大美之景,但每一幕都如同秋天的艺术油画一般静谧。
一些突发奇想的念头
画中穿行不到30公里,他们来到一个工业重镇——凤山镇。
这里又是一派熙熙攘攘的假日气氛,与商业街上的热闹形成反差的是,一座安静的古戏楼就坐落在老街中央,却已无人问津。
此时刚刚十一点钟,三人商量了一下便决定补充一下干粮,到下一个村镇再吃正餐。
他们走进一家小卖铺买东西,老板见三人一身骑行者的装扮,便热情地问三人要去何方。
“我们打算去乌兰布统。”
“呦,去乌兰布统有个可高的山要翻过去!我告诉你们这么走……”老板凭经验热情地给他们指路。
说起来和彦臣的计划也相差不大,但老板脑海中的经验难比电子地图的精确,明显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
彦臣对此没有细辩,只是连声道谢,心里已然有了底气。他们离开的时候,老板挥手给三人加油打气:“加油!一路顺风!”
出凤山镇之后,他们再次离开国道,沿着一条县级公路继续北上,即将翻越一条叫做“正北川”的山峦。
二水似乎又被莫名的想法指引,提议大家换车骑:“我想试试看,大家各自的车是什么感觉。”
彦臣的山地车,二水的平把公路车,小昭的折叠小轮车骑起来的感觉,自然各不相同。小轮车的平路巡航速度整体上要慢一些,彦臣的山地车虽然笨重但只要多用一点力气也不至于掉队。
二水轮番体验过之后觉得平平无奇,似乎都能适应,算是满足了好奇心。
珍惜眼前的风景
在午后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正北川的秋光比兴洲河更加明亮了。
农田里的玉米已经收获,只留下枯黄的玉米秸秆,依然散发着在收获的季节里才有的独特气息。远处的山丘上更是层林浸染,当阳光穿透秋叶,那明晃晃的色彩分明在昭示秋天的来临。
这边秋景无限,脚下的公路因为车辆稀少也越发显得漫长起来,他们边骑边聊,时间过午之后终于感受到了明显的饥饿感。
可惜当他们赶到北头营乡的时候,却发现这里连一家饭馆都没有,他们只好坐在路边继续补充一些干粮。
安静的村镇旁边,三个疲惫的旅人席地而坐,长长的公路上不时有汽车扬起风尘,这一幕难免给人一丝风霜感,但他们的心里依然充满对秋天的期望,甚至生发出一丝浪漫的感觉。
不管什么样的旅行,终归是心灵的旅行,而不是身体的旅行。只要旅人心里是满足的,那就是值得的和浪漫的。
他们坐在秋天里,懒洋洋地待了半个小时才重新出发。
不曾想,彦臣预计的一路缓上坡突然变陡了,在几位自驾游的大哥们的加油声中,三个人又颇费了些力气才爬到坡顶。
这里的秋天因为有了白桦林和连绵的远山,显得更好看了。彦臣再次招呼小昭和二水停下来拍照休息,他早就不相信“后面的更好”这种鬼话了。
“享受当下,珍惜眼前”才是未知旅行的第一要义。
花了十几分钟一饱眼福之后,他们便放坡下山去了。
小昭下起坡来也比另外两人慢上一拍,当他们来到山下的郭家屯镇时,已经下午3点多。这个时间比彦臣预计的晚了半个小时,而他们的目的地还在50公里之外……
(未完待续……)
P.S.
望月尘
Yann:
有时胡言曾经,有时乱语现在
千万不要信我,有思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