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治学思想举隅

新媒体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864.html

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治学思想举隅

作者:任喜尧

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为我国著名中医学家,行医六十载,学验俱丰,其治学思想对研究中医颇有启迪。笔者侍诊,故总结如下:

1.深究医理,循序渐进

任老认为,研究中医学术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深谙医理、付诸实践。俗语道:“无边学海泛舟苦,有路书山辟径难”,中医文献浩如烟海,必须持之以恒地勤奋苦读,才能学到其中真髓,否则,学术研究从何谈起!那么,如何学习呢?任老说:“循序渐进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客观规律,否则欲速不达,若遵循这一规律,学必有获”。遵循这一规律,首先必须学好中医基础知识,如《内经知要》、《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及《四百味》等,这是习医者的基础必修课。从浅显易懂处起步,实际上是为学习高深的知识奠基,至关重要。在没有透彻领悟和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之前,不要急于学习高深的内容,以防顾此失彼。总之,学习中医理论的规律是先从基础开始,由初级逐步向高深精尖迈进,这种阶梯式递增、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深为任老所推崇。

学习中医理论的第二个阶段是攻读、精学。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就要更上一层楼,向博学精深迈进,要有计划地学习经典著作,如《内》、《难》、《伤寒》、《金匮》、《温病》等,先是粗读泛读,浏览其全貌,找出重点,然后是更精细的研读,将诵、释、体会三者互用,深究医理,深入浅出,客观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施于临床,指导实践。

2.熟读精思,妙识通圆

医者是活人之术,学者不熟何以知医!术者不精何以活人!故熟与精,是对医者最起码的要求。

任老强调,医者对医理要博熟精深,对医技要熟练精湛,要精勤不倦,深入钻研,对中医的重要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精辟之处,要熟读背诵,首先在“熟”字上下功夫,“熟能生巧”,只有熟,才能心领神会,窥其奥旨;只有熟,才能抓住要领,妙识通圆。不熟何以精思!不熟何以圆活!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索生智,才能应变化之无穷,对于这一点,任老领悟颇深,并身体力行。

任老年近耄耋,但他仍能着意读书,虚心观理,字斟句酌,熟读精思。其“读书不敢有懈怠之暇,临证不敢有粗心之诊。非欲成为‘名医’,只求无愧于患者,无愧于自心而已”,他所读过的书,或打记号,或加批语,或作提要,或书己见,从不浅尝辄止,这种潜心钻研医理的作风,实在令人折服。

任老医理精熟,医技精湛,临证常能熟练准确地引经据典。如有一患者经常夜间发烧2小时许,历更数医,久治不愈。然任老诊毕,曰:“此有瘀血”,并明确指出《医林改错》某章某节有记载,遂遣方投药,一药而愈,事后经我们查阅,深为之准确无误而惊叹不已!

任老认为,对中医的重要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精辟之处,能够熟练成诵和正确解释,这只是登上了一个台阶,尚需进一步努力,并强调坚持反思,总结规律,才能巩固提高。

任老说:“读书最忌不求甚解,好博不精,随学随忘,不加总结”,他主张“温故而知新”,“温故就是逐句玩味,反复精详,有所得,辄记之”,并验之于临床,只有这样,才能由熟而精,妙识通圆,有所创见,推陈出新。

3.研究诸家,知常达变

任老认为,要开拓中医理论的知识面,就要遍览古今,研究诸家,取长补短,采众家之精华皆为我所用,主张学古,但又反对食古不化,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因此,研究诸家学术,不可因循守旧,要圆机活法,知常达变,师古而不泥古。他强调读书要明理而不泥字义,活用其法以符真义,临证最忌执一方而御百病,要守一法而应万变。

任老对经方的研究造诣颇深,十分重视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例如:任老常用《伤寒论》的方剂治疗各种杂病,其中小柴胡汤原为和解少阳剂,但任老加减化裁后,则用于治疗胃脘痛、呕吐、胁痛、心悸、不寐、咳嗽等多种内科杂证,均能取效。乌鸡白凤丸本为妇科良药,但任老用于治疗内科杂病亦屡获良效。另外,任老强调,研究诸家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不囿于一偏之见,这样才能融会贯通。正因为任老善于知常达变,故其医技也相当高超。例如,任老治疗肾风运用《内经》“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重用“千金鲤鱼汤”,治愈数十例;治疗急性中风,完全采用中药,疗效可靠,饮誉全国;治疗肝硬化腹水,重用生瓦楞、生牡蛎各克,生鳖甲50克,水红子50克,大胆施用重剂,确可力起沉疴。尚有鲜为人知的外治法,用于内科杂证,更是独具匠心,任老认为,外治可补内治之不足,使药力直捣病所提高疗效。如各种头痛,外敷透顶止痛散;腹水,用利尿膏敷于神阙穴;结核性脑膜炎用吕祖一枝梅使其发泡;胆胀,用消痛膏外敷等,无一不效。由此可见任老医道之精深、知常达变之一斑。

4.涉猎广泛,择善而从

任老学识渊博,不仅精于医道,对其他学科也素有研究,并常以辨证思想指导临床实践,故其遣方用药灵活有效。

任老认为,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够开阔中医研究的视野,启迪思维。古人云:“善读者,始乎博,终乎约”,学习中医不仅要掌握书内知识,更要了解书外知识,他说:“往往书内知识难以解释之处,却被书外知识给予点破,使之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此谓触类旁通。

任老要求我们广泛涉猎与中医相关的外围知识,如地理学、气象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任老认为,疾病的产生,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多与气象学、时间医学、地理环境有关,古医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很有道理的。许多资料表明,某些疾病发生的周期性和太阳活动周期在时序上有某些一致性。例如:太阳活动统计证明,太阳活动期和太阳宁静期,心血管疾病发作和猝死比例数相差悬殊。又如:某年气候异常炎热,任老根据运气学推测,该年冬季寒水司天,患外感者必多,结果应验了任老的预测。可见,掌握与中医相关的外围知识,择善而从,对更好地完成中医学术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5.继承总结,发扬光大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任老认为,只有首先继承总结,才能更好地发扬光大。

其一,要整理研究医籍文献。祖国医学文献汗牛充栋,而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大多散见于各种医籍文献中,所以,学习、研究、整理这些文献,是继承的关键、提高的过程和发扬光大的前提。

其二,理论研究要结合临床实际。理论服务于实践,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任老认为,研究中医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总结提高,才能发扬光大。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历代医家承前启后,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有所发展创新;时至今日,人们仍不断继承发扬。《内经》中说:“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就是启示后人,要善于继承研究,总结创新,这样才能使中医学发扬光大。另外,还要不失时机地认真学习总结当代确有真才实学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将他们毕生精华总结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祖国医学宝库增光添彩。

其三,任老坚持认为,中医药学应走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千万不能以西医理论去改造中医,或借“现代化”之名不断丢掉中医的精华。任老反对“中医西医化”,但决不因循守旧,他说:“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中医学在进步。在这改革开放的时代,中医学也势必在改革的大潮中,勇于承传、深入、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方法来武装自己,并找准切入点,扩而充之,如此方能前进,才能发展。中医知识的前进和发展,必须建立在传统之继承与现代科技基础之上。只有世界先进科技方法和中医理论交融一体,验证于临床实践之中,取有效之处,为我所用,这样,中医药学的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发扬光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