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七章详解述而第七

述而不作,是思想认识,是学习态度,也是创意方法

原文

《述而篇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华杉详解

孔子说,我只是传述前人的思想,相信古人,喜好古籍,可以把我比作商朝的老彭吧!

张居正注解说,老彭,是商朝的贤大夫。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修先王之道,以教万世。但他不敢以作者之圣自居,说我只是记述前人的思想罢了,没有一件是我的。

大凡天下之事,都是前人已经做过,后面的人传述。或考之方册,或重加发明。

古人说的发明,这个词本意,不是今天说的发明创造新东西,而是重新发现,重新把它弄明白、讲明白。因为时间长了,那真经就失传了,就被曲解了,每隔几代人,就需要重新发明一次。

孔子记述发明谁的思想呢,前面说过:“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文武呢,包含了周公,因为好多具体工作,形成中华文明和礼仪的工作是周公做的。所以孔子梦周公,他经常梦见周公啊。

接着讲“信而好古”。你要学什么,你首先要信。信,你才去学。若带着“批判的眼光”,把批判顶在头上,那还哪里学得到呢?我们要读要学的东西,浩如烟海。庄子说,学海无涯,人生有涯,以有涯的人生,去追求无涯的学问,“殆已”,非挂了不可。所以所有的时间要用来去学那些我相信的东西。不信的,就不要花时间去“批判”了。

“述而不作”,是认识,是态度,也是创意方法论。

今天我们学习,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追新逐异,老想要学“新东西”,或者要有“自己的东西”。追求“作而不述”,人家前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他非要换一个说法,说别人不对,自己瞎说一通,显出自己本事。这个毛病叫有胜心,想胜过前人,胜过别人,所以非要改一改。

做创意工作,该自己创造了吧?要有创意呀!

非也,毕加索说:“优秀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剽窃。”

奥格威说:“Searchtheworldandstealthebest.”“到全世界去搜寻,把最好的偷来。”

述而不作,重新发明,就是创意方法论。

学习的三大标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华杉详解

孔子提出了学习的三大标准:

1.默而识之

“识”,有两解,一般解作念zhì,记的意思。我们说博闻强识,这里识就念zhì,就是博闻强记。还有我们说标识,这个标识的识,可不是识别的识,也是念zhì,也是记的意思,做一个LOGO,让你记住。

默而识之,学习不是为了嘴上念念,而是要默默记在心里,在自己心上去体会,真正把它理解了,能运用。只有用上了,才忘不了。

另一解,念shí,就是晓得。

我倾向于念shí。有学生问过王阳明:老师,我读书总是记不住,怎么办?

王阳明说:谁让你记得?你若记得,便不晓得。你若晓得,不必记得。

不管他念zhì还是念shí,没有标准答案,你能默而识之,心里晓得就行了。

2.学而不厌

人要学习,开始时都是奋发图强的,弄着弄着就厌倦了,懈怠了,如果功夫间断,则难有所成。所以曾国藩反复强调“日日不断之功”,这就是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很难啊!你看我们很多人,很喜欢读书,到处找书看,到处问人要书单,但很少有一本书是读完的,都是翻一翻就放下了。这就是没做到学而不厌。

曾国藩也讲了读书的标准,首先就是一本未读完,不动下一本。你不是爱读书吗,手上这本书没读完,不许读下一本。你可以试试这个办法,能不能做到学而不厌。

3.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这是对老师的要求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是孔子做老师的标准。要尽心地开导学生,他再笨,你也不放弃,不倦怠,一心一意帮他弄懂。

我们要不要诲人不倦呢,我们不是老师,但你在公司里,不用说做个小领导,就是稍微资深一点,也有带新同事的责任。你对帮助新同事熟悉公司,和熟悉业务,能不能诲人不倦呢?

儒家讲学习,最重要两点,读书和交友。你不能在家死读书,一定要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切讨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就要相互诲人不倦了。

最近我去了一趟以色列,一位犹太教拉比,跟我们讲以色列教学法,就是学生两人一组,一起学习,这是传了三千年的规矩,也很有深意。

诲人不倦很难啊!别说对学生,对同事,就是家长对孩子,多说两句也烦了。所以很多事,你不默而识之,用心去想,你点头称是就轻轻放过了。认真去想,认真去做,每一个字都深不可测。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深不可测,问题又来了,“何有于我哉?”什么意思?

第一个答案,朱熹解的:“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朱熹的意思,孔子是说,这三条我都没做到啊!这是孔子自谦之词。张居正也做此解。

不过刘宝楠《论语正义》考证了,在《孟子》公孙丑篇有一段:

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夫?”

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子贡曰:“学不厌,知也。教不倦,仁也。仁且知,夫子既圣矣。”

子贡问孔子:老师您觉得自己是圣人吗?

孔子说:圣人我做不到,我就能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吧!

子贡说:学而不厌,是知,诲人不倦,是仁,老师既知又仁,那当然就是圣人哪!

这样看,意思很清楚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就是: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也就能做到这三条吧!除了这三条,何有于我哉?我还有其他什么呢?

为善去恶的关键,在于不反复、不再犯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华杉详解

这是《大学》里讲明德和日新的功课,每件事进步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事事注意,日日不断,积累下来,就大有可观了。

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闻义而徙。“徙”,是迁,跟过去,听到好的就跟上照做,这样善才可以积累。发现自己不好的地方,能马上改正,恶行才能去除。这就是刘备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也是王阳明说的:“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条,就是修身进步的切实功夫,想进步,就在这四条上用力:

对德,要省察克治,每天每时每刻每件事注意修治自己,则明明德,日日新,每天刷新自己的品德。

对学,要反复讲习讨论,要像上一句孔子说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如《中庸》里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所以,不能自己埋头研究,一定要找到良师益友,找到学习的伴儿,才能共同进步,讲习透彻。

对义,义有当为的,听到了马上就照办。

不善当改的,必须坚决地去除以革其旧。

这两条,为善去恶的关键,在于不反复、不再犯。比如戒烟,说“戒烟很容易,我每年都戒三次”。这就是“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了”。

所以这些话,说起来都很简单,做起来艰难。这些没做到,就不必去追求什么高深的学问,最高的功夫,就在这日用常行里!

日新是至德,每天在日用常行里修治自己,做到像颜回那样,不贰过,犯过的错,知道了就不会犯第二遍,那积累不了几个月,想犯错都找不出错来犯了。

其实善和恶的品种科目都很少很少,就那几条,就是做起来难!

把自己收拾整齐,是为了照顾别人

原文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华杉详解

“燕居”,闲暇无事之时。“退朝而处曰燕居”,不上班的时候,待在家里,就是燕居。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里,杨氏注解说:“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程颐注解说:“此弟子善形容圣人处也。为申申字说不尽,故更著夭夭字。”弟子们形容老师休息日在家的时候,申申——面容舒展,夭夭——神色愉快。

这样说,好像没有什么“学习体会”啊?在家休息,舒展愉快,说明什么呢?程颐说,今人在家之时,要么懈怠放肆,要么太严厉。申申、夭夭,就是既不懈怠放肆,又不严厉古板,是圣人中和之气。钱穆说,所谓和顺积中,英华发外,这是圣人气象。

这里的关键,是要把申申、夭夭的精确意思搞清楚。

“夭夭”无疑义,《诗经》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用桃花的茂盛、活力、悦目,来形容新嫁娘的美丽。后来调皮的同学们把桃之夭夭写成逃之夭夭,还成了一个新词语,这是将错就错。

“申申”的出处在哪里呢?历代都解着“舒展”,似乎是“申”同“伸”来解。那申申和夭夭是差不多意思了,递进关系,如程颐所说,用申申来形容还不够,再加上夭夭。

刘宝楠《论语正义》考据,找到《史记万石君传》一句话:“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必冠,申申如也。”他的子孙们穿戴整齐,站在两侧。虽然燕居在家,他也一定戴着发冠,“申申如也”。所以这“申申”,是整齐庄重的样子。不因为在家没客人,就披头散发没个正形,照样收拾整齐。也有点慎独的意思。

程颐说的也有道理,不懈怠放肆,还是把自己收拾整齐,也不严厉死板,神色轻松愉快。申申是敬,夭夭是和。先说申申,再说夭夭。

这就有“学习体会”了,也能切己体察了。我们有的朋友平时有模有样,你偶尔周末见他一回,简直大吃一惊,穿得完全不成人样。那上海街头,穿睡衣上街的,就更不用说了。还有一些朋友,别说燕居在家,就是出席盛大会议,他上台发言,他也不愿意正装出席,由着自己松弛懈怠,还自以为有硅谷之风。

扎克伯格上华尔街,他也妥协了,穿西服戴领带。

各人有各自的性格。但若是照顾别人,还是整齐些好!

精而熟之,鬼将告之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华杉详解

孔子梦周公。

周公是孔子的偶像,周公成文王、武王之德,致治太平,制礼作业,可以说是周朝开国的实际控制人,中华文明的奠基人,国民性的缔造者。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周礼在鲁。孔子一生的梦想,就是恢复周公之道,日思夜想,梦寐以求,所以他经常梦见周公。

《吕氏春秋》记载说:“孔子、墨翟昼日讽颂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何为而不成?故曰精而熟之,鬼将告之。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

孔子白天讲述演习周公之道,晚上做梦就见到文王、周公,和他们讨论。这就是所谓“精而熟之,鬼将告之”。你若对一件事情用心深了,练得精熟,鬼神都会告诉你该怎么做!那还有什么做不成的!

孔子的学问算是做成了。但平治天下的事业没有做成。到他老了,梦想破灭了,志气也衰了。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证明心气儿也不在了,悲怅啊!他感叹道:“我真的是老了!衰了!我已经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孔子理想中的人才需具备的四条素质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华杉详解

这是孔子对弟子们的要求。我们现在要求人,理想中的人,叫德才兼备,两条。孔子讲的呢,是道、德、仁、才兼备,四条。

“志于道”,是有志于大道。儒家讲学习进步也好,做人做事也好,首先是立志,志有定向。没有志,就不能开始。

《大学》里讲“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最后才是虑而后能得,才有收获。前面知止,就是知道自己是干啥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人,知道自己要去哪,这个明确了,才能定,就是志有定向,方向明确,才能开始起步,否则就是盲目、仓皇。

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有使命感。小人为利益牵引,君子为使命驱使,有志向,有使命,就能专心做自己的事。没志向,没使命,就成天都在找“下一个风口”。

这是志于道,先问问我的志向是什么,我要为社会实现什么、留下什么。各种焦虑不安的根源都是没志向。有志向,就止定静安虑得了。

“据于德。”“据”,依据,凭据,根据。根据德的标准来行事。

郑玄注解为三德:至德、敏德、孝德。至德,是中和之德,致中和,包容万物,厚德载物,这是最大的至德。敏德,敏于行的敏,仁义顺时,有仁有意,顺势而为,与时俱进,不死板。孝德,尊祖爱亲,首先是对自己家里人好,由内而外,由近及远。

这个“据于德”,今天社会普遍的,是对别人据于德,把那道德标准无限拔高,去要求别人,打击别人。对自己呢,不太注意,天生认为“缺德”那都是说别人,不知道自己缺德。

德,咱们人人都缺。不要去要求别人,也不必把自己拔得太高,成了道学先生。

在德的标准上,我们一定要先主观,再客观。凡要求别人的,客观的,先要求自己,主观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认真想想自己能做到的标准和范围,把这个要求自己的标准确定下来,按这个范围去据于德,就比较据得住,这就是你的“道德根据地”。

“依于仁。”“依”,依从,依靠,始终一颗仁心,不离开仁。“仁”,爱人悯物,对他人有关爱之心,时时事事替他人着想;对其他生命、物件,也有一颗仁心,离开办公室随手关灯,男生上厕所小便上前一步,不伤害小动物,这都是仁。城市规划设计能给小动物留出栖息地和生态走廊,遵从“物种间礼仪”,这也是仁。

“游于艺。”“艺”,原意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儒家要求必备的技艺。今天的职业社会,就各有各的技艺。这里的游,一般解着游憩,闲暇无事之时,以六艺为乐,陶冶情操的意思。

能有志于道,有使命感;对自己有道德标准要求;有仁心,能爱人悯物;有一技之长,能贡献于社会,自立自强;这四条,就是做人做事的标准了。

学习需付出代价

真心想学会,先给老师交学费。不愿花钱不是真感情,不愿交学费不是真想学。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华杉详解

“脩”(xiū),就是缩的意思,干燥而缩,又叫脯,在北京火车站买那个果脯的脯。不过这里是肉脯,不是果脯,是熏干的干肉、腊肉什么的。

“束”,是十条。来拜师,先给老师送上十条肉干的拜师礼。

孔子说:凡是自己拎着十条肉脯来拜师的,我没有不认真教诲的。

孔子说这个干吗呢?

朱熹说:“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圣人呢,有教无类,人人他都想教,教他进步。但若对方并不想来学,没有自己主动找上门去教的。

朱熹、张居正都解说“束脩其至薄者”,十条干肉,是微薄得不能再微博的一点礼物。孔子的意思,就是只要学生意思一下,他都认真去教。

不过后来有人质疑,这十条肉,可不老少!绝对不能说是至薄。甚至可以说是一笔厚礼。

《孟子》里,孟子对梁惠王说:使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那时候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呀!五十岁才能穿丝绸,七十岁能吃上肉,就不错了!一般人,丰年能吃饱,荒年别饿死,就是理想社会了。别说春秋时期,就是20世纪70年代,咱们小时候,一个星期也只能吃上一顿肉。孔子那么多学生,一个学生就要交十块肉,那不能说至薄。

所以有人要质疑了,孔子不是说有教无类吗?居然要十条肉!那颜回,一箪食,一壶饮,穷居陋巷。估计肉长什么样子他都不太记得了。这首席弟子,交得起学费不?

孔子说这个,什么意思呢?重点还在朱熹解那句话:“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人家不想学,你别非要去教。人家自己玩得挺好,你非得教他玩,而且还要手把手地教他玩,弄得他玩儿得没意思了,他很烦你呢!

如果他自己来求教,却没带礼物,没交学费,问老师——老师教教我呀——他不是真服你,不是真要学你的东西,他就是来会一会你,像集邮票一样,天下大师都会一会,也会一会你这位大师,听大师讲讲,大师讲完了,他一听,要么满肚子狐疑,这人说得对吗?要么干脆觉得,不过如此,还不如我呢——这答案他早有了,就是来验证一下,然后满足得意而去。

那不是真心想学,只是来会会大师的,他自然想不到,也不愿意交学费、付代价。

那真心要来得,一心想跟老师学习,唯恐老师不收留的,他一定带着礼物来!

所以孔子不是要求每个人都交上十条肉,学生来了,问一问,看看学问天资、品性志向,能不能收,不论贫富,也不论交不交得起学费。

但是有一些人,也没人介绍引荐,不知道他哪来的,也不了解他怎么样,但只要他诚心诚意交上学费了。这人,都可以教!

肯付代价的,必是真心的。

我们常说,别谈钱,谈钱伤感情。错!那是感情不够真,不够深,远远没到愿意花钱的地步,还不是真感情。那真心的,听说花钱就可以,那还不喜出望外!那感情再深了,好到恨不得穿一条裤子,有通财之义,那是最深的感情。咱们不能跟谁都有那么深感情。但凡对对方有所欲求,先掏出钱来,愿意先付出代价,就是诚意。

真心想学会,先给老师交学费。不愿花钱不是真感情,不愿交学费不是真想学。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华杉详解

孔子教学法。这是接着上文,凡是拿了十条肉脯来拜师的,我没有不尽心尽力教的。那怎么教呢?

不愤不启。

“愤”,是心求通而未得的意思。他学习欲望很强,反复思考,但就差那么一点没搞通,“愤”了。这时候,就是可通之机,到了这个节骨眼,你一启发他,他马上就豁然开朗了。

“不愤不启”,就是不到这时候,不要去教他。他自己都没有求通之心,也没走到那一步,老师从哪儿去启发他呢?

儒家讲启发学生的方法,叫“引而不发,开而弗达”。引而不发,是“引起绪也”,给你开个头绪,让你自己去探索,不告诉你答案。开而弗达,也是一个意思,开而弗达则思,让你自己思考,只给你开个门,开个大意,不给你直接到达答案,还是让你自己去想。

不悱不发。

“引而不发,开而弗达”,什么时候“发”,什么时候“达”呢?等他“悱”的时候,就发,就帮他达。

“悱”,想说,但不能准确地说出来。那意思好像就在嘴边上,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说。前面“愤”,是可通之机,机不可失;这里“悱”,是可达之势,势如破竹。那老师就帮他达其词,帮他说出来,他一下子就洞然明白了。

“不悱不发”,他如果功夫没到,没有自己走过那思考过程,就不要跟他说。因为你说了,他也没体会,轻飘飘过去了,还觉得老师说的没什么东西。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隅”,是屋角。“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就是举一反三。

他“愤”了,我启发他。他“悱”,我马上说给他听。接下来,就看他自己能不能举一反三。能举一反三,证明他机智灵活,那就“复”,再详细给他讲,这样我举一他反三,我举三他不就反九了吗,进步就快,快马加鞭推着他走。

他若不能举一反三,说明这人比较呆滞,不能触类旁通,那我再怎么跟他讲,他也是茫然无绪,不可强求,就不要再给他讲多了,反而给他添乱。

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华杉详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孔子如果在有丧事的人家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孔子如果当天为吊丧哭过,这一天就不唱歌了。

“不饱食于丧者之侧”,这是恻隐之心,对别人的遭遇表示同情。《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人人都有的。王阳明说,如果看见一个小孩在井边要掉进去,谁都会拉他一把,没有说谁是坏人,就想看着他掉下去听个响的,这就是恻隐之心,就是良知。

旁边有人家办丧事,虽然跟自己没关系,但是也感同身受,心怀同情,吃不下饭,潦草吃一点就算了。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如果当天去吊丧哭过了,这一天就不再唱歌,这是不忍之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这也是一种慎独,刚刚在人家丧礼上哭过呢,回来又自己乐呵歌唱,就感觉在人家丧礼上歌唱一样,不忍为之。

古代帝王遇到天灾地震或饥荒,一定要减膳、撤乐,急急救援抚恤,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别人在受苦,你却置酒高会,那就要被骂为禽兽了。

郑玄注解说,“君子哀乐不同日”。如果一日之间,既以哀事哭,又以乐而歌,那便是哀乐之心无常,达不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致中和的中庸标准。

还补充一点,吊过丧,就停止歌唱一天,这样说来,孔子每天都唱歌了。

正是如此,刘宝楠《论语正义》考证,《鲁诗传》:“士大夫日琴瑟。”《曲礼》:“士无故不撤琴瑟。”

弹琴唱歌,这是君子士大夫每日陶冶情操的修养功课和娱乐活动。

学会放弃

命与道。君子专注于道——提高自己。对命——机会——则安然待之。若天降命于我,我必行道于世。如果没有那命,我把一身本事带进棺材,也不遗憾。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华杉详解

孔子对颜回说,有用我的,则将此道行于世。没人用我,便将此道藏之于身。也只有你我二人,能做到这一点了!

我们常说,怀才不遇,那郁闷啦!孔子不郁闷,把一身抱负和本事安然藏之,这是他的价值观,也是修养。

前面《里仁篇》,子游说过:“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对老板,对朋友,他不听你的,就算了,你如果啰啰嗦嗦、琐琐碎碎、唠唠叨叨,非要他听你的,一定自取其辱,反被疏远。

要学会放弃。跟做生意一样,人人都想推销,但上赶的不是买卖。也有的人不推销,你给我机会,我谢谢你,为你效劳;不给机会,我不纠缠你,马上放弃。有了这种态度,反而能专注于自己的价值,提高自己,等待下一次机会。因为我们的问题都不在于没机会,而在于自己不够优秀。所以要把时间首先投资于自修,而不是推销。

孔子对机会也是很积极的,也能放弃一些不太紧要的原则——比如去卫国见南子。但是,当他发现在卫国并不能实行他的道的时候,他马上就放弃,走了,六万斗的俸禄也不要了。

这是命与道的关系,君子专注于道——提高自己。对命——机会——则安然待之。若天降命于我,我必行道于世。如果没有那命,我把一身本事带进棺材,也不遗憾。

我们容易接受“志在必得”的思想,鼓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主要是自己心里太想得到,实在不愿意罢休。但现实不是这样。就看今天中国,几代领导人,差不多都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机会都是命运降临的,不是自己争来的。相反,志在必得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往往适得其反。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对颜回说,能有这个心态的,也只有你我二人吧!

子路在旁边听着急了。老师把颜回抬得那么高。颜回成独一无二的了。那我呢?我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呢?

他就找了一个问题:“子行三军,则谁与?”老师,如果您要带兵出征,您带上谁?

子路问了一个他认为答案已经设计好的问题,就是他嘛!因为子路豪勇,有武功,本身又兼着老师的保镖。到了打仗的事,自然就是带我子路了。在这一方面,我子路就是独一无二的啦!

这点小心思,哪逃得过孔子的眼睛。

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暴虎”,是徒手搏虎。“冯河”,是没船没工具,木头也不抱一根,徒身过河。都是粗勇无谋之事。孔子说,不怕死的人我不带。我带那临事而惧,知道害怕,能小心谋划的人!

孔子是敲打子路,因为子路就是不怕死。最后也因为不怕死,不必要地送了死,把孔子伤心死了。

老师什么都能教会你,就是教不转你的性格啊!

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天道酬勤,这是可求

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华杉详解

孔子说:富贵如果可以求得来,就是给人拎鞭子在马车前面喝道开路的低贱工作,我也愿意干;如果求不来,那我还是顺从自己的喜好吧!

前面说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里又说富贵不可强求,都是说命与道的关系。有没有,是命,追求什么,是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如果强求,不是自取其辱,就是自取其祸。

《孙子兵法》说了一样的思想:“胜可知而不可为。”胜利是可以知道的,有没有胜算,但不可强求。没有胜算,硬要冲上去打,那就有身死国灭的危险。

胜利怎么可以知道呢?那是计算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有实力,才能打。

我们每天在媒体上都能看到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故事。那些故事都是不完整的,都是冰山一角。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看人家参加选秀节目,一夜成名,你也去吗?你有那个天分才艺吗?你看某人开发了一个应用,10亿美元卖给了大公司,你也去,却不知道那位兄弟从小就是学霸,从清华念到哈佛,在开发这个成功的应用前,他已经开发过30个失败的。还有若干和他同样背景、同样努力的同学,还在办公室打地铺做开发呢,他是成功的那位幸运儿而已。

希望复制别人的成功,就跟希望复制别人中彩票一样可笑。

富贵是可求,还是不可求呢?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天道酬勤,这是可求。看见股市火了,把房子也抵押了投入股市,希望人无横财不富,就很可能收获“人无横祸不死”,不可求。

这段话,大概是有弟子跟孔子讨论“财富梦想”,孔子回答,我也想发财,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别成天惦记着发财,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孔子是不是真的愿意为富贵做执鞭之士呢?当然不是。在卫国,拿着六万斗的俸禄,但当他发现卫灵公只是把他当门面人物供着,并不真正给他做事的权力,不施行他的治国之道,他就走了。而刺激他做出离开的决定的,正是一次跟卫灵公出行,孔子并不是前面开道的执鞭之士,而是“第二号人物”,卫灵公和夫人南子的车在第一辆,他的车是第二辆,招摇过市,孔子“丑之”,觉得自己像个供表演展览的小丑,很羞耻,就挂印而去了。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离开了卫国,不带走一片云彩。

孔子所谨慎的三件事:斋戒、打仗和生病

原文

子之所慎:齐、战、疾。

华杉详解

“齐”,同斋,斋戒。齐,就是祭祀前把思虑不齐的地方弄整齐,交给神明。

孔子无事不慎,而他慎之又慎,最慎重的,有三件事:斋戒、打仗,和生病。

孔子曾说:“我不与祭,如不祭。”如果我自己没有亲自参加祭祀,就等于没祭。我不能说叫别人替我磕两个头,一定要自己亲自出席。同样,如果自己参加了,但是斋戒不严肃、不整齐,没有按规矩来,心不在焉,也跟没祭一样,神明祖先,都不会接受。

第二个谨慎的,是打仗。《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打仗是关系人民生死和国家存亡的大事,也关系到自己的生死,所以一定要谨慎。

上文子路问孔子,如果打仗带上谁。他认为他最勇猛,老师一定说带上他。孔子讽他说,我不带不怕死的去,我带那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曾国藩后来带兵平定洪杨之乱,就是儒生带兵的典型了。

第三个谨慎的,是自己生病。孔子平时就注意保养身体,平和性情,不饱食醉酒,不宴游无度,起居饮食都有规律。若不幸生病,时间是最好的医生,休息是最好的药。一定停下来,加意调养,审择医药,不敢有丝毫大意。

拼什么别拿身体去拼。我们常常不太注意自己身体,孔子呢?他是太注意自己身体了!这个要学习!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

原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华杉详解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为之沉醉,三个月都不知道肉味。感慨说:“想不到韶乐之美,达到如此境地!”

先说这韶乐,“韶”,是舜帝的礼乐。舜的时代是极治之世,社会最和谐的时候,其音乐也美盛到了极致。孔子曾经说,舜的音乐,尽善尽美。而周武王的音乐,尽美,但没达到尽善。因为周武王的天下是征伐得来,有威武正义,也有杀气腾腾。而舜的天下是禅让而来,庄重平和,洒向人间都是爱,只有爱。

舜的后代封在陈国。后来陈国公子陈完,因为陈国内乱,逃到齐国,改姓田,叫田完。他的子孙后来夺取了齐国政权,取代姜太公的后代,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代齐姜”,所以韶乐,就成了齐国的国乐。

孔子是什么时候去齐国,听到韶乐呢?《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说,是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鲁国内乱,孔子也到齐国避乱,给齐景公的丞相高昭子做家臣,也希望通过这个渠道能引起齐景公的注意,能在齐国施展抱负。后来也终于有机会和齐景公问对,景公几次问政于孔子,也敬重他,但齐国大臣,包括名臣晏婴等,都排挤他,景公也就放弃了。孔子不能得到重用,又回到鲁国。

就在这个时期,孔子认识了齐国太庙的乐师,《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比《论语》里多了两个字:“学之。”

所以这个三月不知肉味,不是听了一回,就三个月都不知肉味,是听到之后就想学,学了三个月,每天沉醉在那音乐里,不知肉味!

孔子论正义与哈佛大学的正义公开课比对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华杉详解

“为”,帮助、支持的意思。

冉有问子贡:“老师支持卫君吗?”子贡说:“好,我去问问他。”进去,问:“老师认为伯夷、叔齐是怎样的人呢?”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啊!”子贡又问:“那他们有怨言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德,也实现了仁德,何怨之有?”子贡出来,告诉冉有说:“老师不支持卫君。”

这一段啊,像打哑谜,确实也是在打哑谜,我们细细来解读:

卫君,是卫出公辄(zhé)。为什么要问孔子支不支持他呢,这是因为他的继位问题,觉得他得位不正,他的政权合法性受质疑。

辄的父亲蒯聩(kuǎikuì)是卫灵公的太子。因为他得罪于权势熏天的卫灵公夫人南子,逃亡国外,卫灵公也驱逐了他的门人。

蒯聩怎么得罪南子的呢?前面说过,南子有淫行,和在卫国做大夫的宋国公子宋朝私通。卫灵公呢,不仅不生气,还纵容。蒯聩去宋国,宋国乡下农民小孩唱歌哄笑他:“你们的母猪满足了,把我们的公猪还给我们吧!”蒯聩受辱,受不了,回来就阴谋要刺杀南子,被南子察觉暴露,卫灵公大怒,所以他跑掉了。

卫灵公死后,国人立了蒯聩的儿子辄为国君。

但蒯聩是太子啊,他得到晋国支持,晋国赵鞅也想掺和一把,带兵护送他回国继位。但辄不让他爹回来,双方打了一仗,卫国胜了。蒯聩没能回来。

那么,辄的做法,是否正义呢?他是应该自己继位,还是应该让父亲回国继位呢?

当时卫国人,支持辄的意见还是很多的,有一个说法,叫“不以父命辞王命,不以家事辞王事”。蒯聩是父亲,辄发兵和亲生父亲作战,不让父亲回国继位,这是违背了父命,是家事。但是,辄继位,是王父,也就是他的爷爷卫灵公传位给他,这是王命,是王事,是国事。国事大于家事,所以辄是正义的。

这就像哈佛大学的正义公开课。这也是一个案例,辄,正义还是不正义?

冉有不知道老师的态度,就问子贡。子贡说,他去问老师。

他进去,却不直接问卫国之事,而是问伯夷叔齐。这是子贡智慧情商之高明。他不直接问,就避免老师直接回答表态。当时师徒一门都在卫国,孔子言辞影响很大,要避免表态站队之嫌,为老师招祸。

子贡就问,老师认为伯夷叔齐是怎样人哪?

孔子说,古之贤人呐!

伯夷叔齐兄弟的故事,前面讲过,是一个让国的故事。二人是孤竹国王子,伯夷是太子,是老大。但他父亲喜欢老三叔齐,临终时遗命立叔齐为君。叔齐说,君位是大哥的,我怎么能接受!怕国人拥立他,于哥哥不义,跑了。国人要立伯夷,伯夷说,父亲已经把君位传给三弟,我怎么能违背父命!他也跑了。兄弟二人跑到一处,结伴流浪。孤竹国人没办法,立了老二做国君。

到底怎么样是正义的,两兄弟也捋不清,总之自己不能不义!都逃了。

二人听说周国很好,国君很有道,很正义,就结伴投奔周国。到了周国,正赶上周武王出师伐纣。哥俩一看,这还得了!以臣伐君,不义!拦在马前不让走,苦苦谏劝。

上来这么两个神经病,武王的卫士不耐烦,要杀他们。姜太公说:“这是义士,不要伤害他们。”把他们拖开了。

武王灭纣,建立周朝,二人发誓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

伯夷叔齐做得对吗?这是人类永恒的问题!就像哈佛大学正义公开课上讲的,道德正义的两个原则,结果主义和绝对主义。结果主义认为道德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该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对外界的影响。绝对主义的道德原则则认为,道德有其绝对的原则,有明确的责任和权利,无论所造成的结果如何。结果主义中最有名的学说是由18世纪英国哲学家边沁提出的功利主义,绝对主义的代表人物则是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康德。

伯夷叔齐就是康德了。

孔子是边沁还是康德呢?

这个问题我也不敢回答。至少孟子不是康德,孟子是支持伐纣的。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他说纣不仁不义,是国贼,不是国君,诛杀他,就是杀一匹夫,不是弑君。

过了一千六百年,朱元璋读到孟子这句话,勃然大怒,把孟子的牌位从孔庙里扔出去了。

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有没有怨言,孔子说,求仁得仁,何怨之有!

这句话,是典型的绝对主义道德原则了。道德有其绝对的原则,有明确的责任和权利,无论所造成的结果如何。结果是自己饿死,也无怨无悔,求仁得仁。

“明白了,老师!”子贡拜退,出门告诉冉有说,“老师不支持卫君。”

孔子支持让国,自然就不支持争国了。

张居正讲解说:“盖惟孔子为能谅伯夷叔齐之心,惟子贡为能谅孔子之心。一问答之间,而父子兄弟之伦,昭然于天下矣。”

读书如此,就是神交古人了!

补充一下,卫国继位之争,还有更多故事。

卫灵公死的时候,并未传位给辄。灵公死,南子传灵公遗命,立少子郢(yǐng)为君。郢推辞不受,他说:“没有!父亲没有传位给我!父亲临死的时候,我就陪伴在旁,他若传位给我,我一定知道。我都不知道,您怎么说他传位给我呢?我哥虽然流亡了,但是他儿子辄还在,应该立辄。”

所以辄的继位,其实是他幺叔郢的让国。

得道之人

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华杉详解

“疏食”,“疏”,就是粗,粗粮,高粱,和小米、大米相比,就是粗粮,吃得不好。

“肱”(gōng),初中学生理卫生,肱二头肌的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

孔子说,吃粗食,喝凉水,枕着自己的胳膊睡,我也乐在其中。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那天边的浮云。

《吕氏春秋慎人篇》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得道之人,穷他也乐,富他也乐,因为他所乐的,不是穷,也不是富。得了道,穷富都一样,就像四季运行,天气变化,任他来去。

这还是在讲命与道。我追求的是道,贫富是命。道,我孜孜以求,乐在其中。命,我安然接受。

我们常说改变命运。你想改变命运,心理就难免失衡,也可能不择手段。孔子接受命运,但接受命运并非不努力,而是努力追求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这得道之人,到底是得了什么道,和咱们这么不一样呢?

这要回到《大学》里讲的“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要去的方向,知道自己的边界,哪些事可以干,哪些事不可以干。这有方向感,又有边界感,人就踏实了,这叫志有定向。有志向,就内心安静,内心强大,不为外物所移。

所以得道,主要就是立志。内心强大,是因为志向坚定。

你问问自己,你的志向是什么?

我们常常问小孩子,长大了你想干什么呀?

把这问题问问自己,你已经长大了,你想干什么呀?

得道很简单,能回答这一个问题,你就得道了。

程颐注解说,孔子乐的不是疏食凉水,而是疏食凉水,也不能改变他的乐。又说:“须知所乐者何事。”你得知道到底什么事能让自己快乐。否则穷也不快乐,富了更不快乐。因为穷的时候,至少还有一个富的追求。富了之后,更没追求了,抑郁症了。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是《论语》的名句了。孟子说:“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而得天下,孔子不为。”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程序正义”。正义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

所以这“得道”的追求,追求的都是过程,而不是结果。首先是立志,志有定向,有方向,有边界,然后前进,努力!在过程上努力,在每一时每一事坚持原则,之后能接受任何结果。

过程和结果,这是好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社会制度命题,读者可以自己深入思考,反复琢磨,用儒生的话说:“当熟玩之!”

不义之富贵,过程不好,结果也不一定好,像天边的浮云一样,靠不住。

易经64卦,就是人的生活境遇中64种可能遇到的情况

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华杉详解

“加”,通“假”,假如多给我几年,五十岁就开始学《周易》,就能没有大的过失了。

这一段,《史记孔子世家》有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tuàn)、《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晚年喜欢钻研《周易》,详细注解了《彖》《系》《象》《说卦》《文言》。他读《周易》,韦编三绝。韦编,是把竹简穿起来的熟牛皮条,他把书简都翻烂了,牛皮条断了多次。他说,老了,如果多给我几年,我对《易经》的文辞和义理,就更能充分理解掌握了。“彬彬”,前面我们解读过,是掺杂均匀的样子,文质彬彬,文辞和义理都通了。

孔子说这话时,已到晚年,差不多七十岁。他说我学《周易》晚了,如果五十岁就开始学,多学几年,我就弄得更通了。

五十是知天命之年,周易是至命之书。刘宝楠《论语正义》说,学易经,是学习做圣人,不是为了趋吉避凶。有天地,就有易,就有变化。《易经》,就是概括总结了天地和事物变化之道,从一件事的开始到结束,你需要注意什么。学通了《易经》,则天地之道著,天下之理得,就可以成为圣人了。

《易经》不是一部占卜的书,而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哲学著作,儒家将之列为五经之首。儒家和官方不断拔高它的哲学理论高度。民间则不断发挥它的占卜神秘功能,《易经》也就变得越来越神秘。

《易经》是周文王在被纣王关押的七年间,在狱中所作。相传是伏羲氏最先画了八个单卦,并重叠组合成六十四卦,周文王在此基础上写了卦辞爻辞。了解周文王,便知道他不是日日以占卜为事,而是中国文化之王,研究的都是仁德与义理。他在暴君纣王的监狱里,生命悬于一线。他要推演各种情况变化的可能性,以及每一种情况该如何应对。七年无事,他干脆把天地人事变化的各种可能性都总结出来,所谓“君子居则观其象,动则观其变”,把事物的表现与本质,以及变化规律,都总结提炼出来,成64卦,爻。

比如《易经》的爻所处位置代表事物不同阶段:

初爻:代表事物开始;

二爻:代表事物崭露头角;

三爻:代表事物大成;

四爻:代表事物进入更高层次;

五爻:代表事物成功;

上爻:代表事物终极。

比如乾卦:

乾卦初九:潜龙勿用(龙在深渊里藏着,事物刚开始,不要急于作为,轻举妄动);

九二:见龙在田,利在大人(龙出现在田野,事物开始崭露头角,才华为人所知,遇贵人,得栽培相助);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事物小成,不要骄傲,要勤奋、小心、谨慎、谦虚);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可能跃升,也可能不动,人生拐点);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如日中天,大功告成);

上九:亢龙有悔(龙飞过高,事物终极,物极必反,慎之!慎之!)。

这样看,不就是我们的人生境遇和义理的方法论吗?

《易经》64卦,就是人的生活境遇中64种可能遇到的情况,每一卦有六爻,而条爻,则表现了不同的状态。在这些状态中,你可以在你所处的境遇里,找到你正处在的那个状态。在这个境遇,目前这状态下,你该怎么办,《易经》就提供了一个思考路径,和行动指南。所以孔子说学通《易经》,可以无大过,少犯错。

在这个境遇,这个状态下,下一个状态是什么,《易经》也提供了变化的规律,你在64卦、爻中对号入座了,找到自己现在的境遇和状态了,下一个状态会是什么,《易经》里已经写明了。那么它不就有预测的功能了吗?

怎么找到你现在所处的是哪一卦、哪一爻呢?你当算命的书,就拿几个钢镚去扔。你当哲学书,就自己去查找,去琢磨。

读书、写作、朗诵,是学习的三大功夫

原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华杉详解

雅言,现在叫普通话,清朝叫官话,春秋时就叫雅言,官方口音,又叫正,正音。《诗》,是《诗经》;《书》,是《尚书》。

雅言的说法从哪儿来呢?从周公来,周公是中国文化礼仪制度的缔造者、集大成者。在他的伟大贡献中,包括一本中国最早的词典,叫《尔雅》,“尔”,或作“迩”,接近的意思。“雅”,一个牙,一个佳,牙是用来干什么的?用来咬文嚼字的。佳,指犬齿,古人视为发音的基准牙。尔雅,就是用词要接近准确,发音要接近标准。

各地有各地的方言,以什么地方的发音为雅言呢?当然是以首都的发音为雅言。比如现在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在周朝,就是以国都镐(hào)京的语音,也就是西安话为雅言了。

推广普通话,是历代王朝的重大政治工作,《周礼》——又是周公制定的——规定,每隔七年,各国诸侯的“象胥”,也就是外交人员、翻译官,要到镐京来统一培训一次。一是正音,二是君命文辞的统一翻译。每隔九年,瞽史,指乐官和史官,要来京培训一次,也是集中进行文字和读音,包括乐音的规范训练。给人正音,还要给乐器调音。“正于王朝,达于诸侯。”所以中国能维持统一国家到今天三千年之久,跟推广普通话也有很大关系。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是山东人,平时讲山东话,他什么时候讲普通话呢?读《诗经》《尚书》的时候,他用普通话读。行礼仪,有正式礼仪活动的时候,他讲普通话。

读诗书为什么要雅言呢?首先,读诗书,一定是朗读,不是默读。古人要求,读圣贤经典,一定要朗读出来,比如我们现在学《四书》,一定要反复朗读。小时候我读书,妈妈常在旁边提醒我:“读出声音来!”如果默读,只是眼睛在看。朗读,则嘴巴在发音,耳朵在听,有音韵,有抑扬顿挫。不仅脑子在记,面部肌肉还有“肌肉记忆”。比如你要背诵一篇文章,默读是很难背下来的,一定要朗读,这样比较,就更知道朗读和默读的区别了。

如果你自己写文章,更要反复朗读,读出声音来。你一朗读,就知道什么地方要改。如果你是编剧,给演员写台词,或写广告文案,你会发现,演员拿到台词就会念出声音来,一读他就想改你的台词。为什么,因为他读着不顺溜、不舒服。因为你自己没有事先反复朗读过。

读书、写作、朗诵,是学习的三大功夫。如果只是拿本书在看,功效很低,因为你没写笔记,没朗诵,根本没什么收获,损失了80%,自己还不知道。

一定要多写,写作推动思考,也提高思考标准,你没理解那么深,一写,就越写越深。你没理解那么全,一写,就越写越全。

朗诵学问也很大,朗诵别人写的东西,是将自己投入进去,理解、体验和记忆。朗诵自己写的东西,就是检查和修改,不朗诵,改不好!

朗诵呢,就一定要用正音,用普通话。音正才能意正,所以孔子朗读诗书,用雅言,普通话。

执礼,是正式礼仪活动,那更要讲普通话,这是政治原则。就像香港一回归,香港官员宣誓就职,也必须用普通话,年的时候,他们讲不好,用广东话笑称普通话是“刨冬瓜”,但也要认真刨。刨了十几年,现在都刨得不错了。祖国统一,文字要统一,发音也要统一。

叶公好龙的龙,就是孔子吧!

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华杉详解

这个叶公,名诸梁,字子高,楚国大夫,封地在叶,所以称叶公。叶公也是有能耐、有政绩、有名气的。

叶公问子路:你觉得你们老师是什么样人呀?子路没有回答,回去汇报给孔子。孔子说:“你怎么不回答呢?你回答他,就说我是一个一发愤学习起来,吃饭都忘了,学有所得,就高兴得忘了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的人!”

叶公问子路,子路为什么不答呢?因为他不该问,子路也没法答。

孔子到了叶,叶公多次跟他讨论政事。《史记》记载,叶公问政,孔子回答说“政在来远附迩”,就是“近者悦,远者来”。治下的人民很开心依附,外面的人想移民过来。

叶公又跟孔子讨论为人正直的标准,他说我们这儿有一个正直的人,父亲偷羊,儿子举报了他。孔子对此大不以为然,说,父亲保护儿子,儿子包庇父亲,那才是人伦正直,所谓“大义灭亲”,不是义,也不是正直。

所以他两人呢,不太能说到一块儿。但孔子名气那么大,叶公把他请来了,也请教了,用不用他呢?叶公拿不准,他就去问子路:“你觉得你们老师这个人怎么样?”

如果他没有见过孔子,他这样问是合理的。他跟孔子交流过几回了,去问徒弟怎么看师父,这显然是他自己没判断,不靠谱了,也不太礼貌。所以子路不回答。

孔子一听,也明白了,说,你怎么不回答呢,你回答嘛,你也不用跟他说师父多大本事,师父就是爱学习!著名学者,就是著名学习者;学问大,就是勤学好问的瘾很大!

道不同不相与谋,孔子带着弟子们离开了叶。

后来,出了一个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那叶公,就是这个叶公。有人就说,这故事,是孔子的徒弟们编的,那孔子就是那龙了。叶公好龙,龙请来了,他左看右看,左试右探,这龙,行吗?

天才论:天才是否需要学习?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华杉详解

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我是喜欢历史,喜欢古人的智慧,喜欢研究古人的典籍,非常勤敏地用功,努力学来的。

这话,必是有人恭维老师是天才,是“天纵之圣”,老师的自谦之词。

看上去也简单,不过《论语》每一句话,都“当熟玩之”,特别是你要知道,两千五百年来最有学问的人,都“熟玩”过,并且有无数讨论和智慧的机锋,要联系起来熟玩。

先说这“生而知之”。

前面也说过几次,儒家把人的悟性学识分成“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三个层次。

生知安行,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仁义的道理,生下来就知道,按那个去做,心里就安心。自己没守规矩,自己就不安心,不得劲,浑身难受,马上要调整过来。

学知利行,是学习到了,懂了,知道遵守道德礼义是对自己有利的,所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要大胜,得靠德。对义利之辨,懂得义就是最大的利,于是他也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这是学而知之,利而行之。

困知勉行,是被困了,被惩罚了,知道不守道德礼义要吃亏,最终害了自己,那他也勉强自己去遵守。

朱熹注解说,生而知之,是气质清明,义理昭著,不用通过学习才知道。

尹氏注解说,孔子是生知之圣,他总是讲好学,并不是自谦或勉励他人。因为义理道德,是可以生而知之,但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你必须要去学习,才能知道,才能验证你生而知之的那些道理呀!用今天的话讲,道德文章不靠学,科学技术得靠学。

后来,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提出每个人都是生而知之,不学而能,这就是王阳明说的“良知良能”,所有的东西,你本来就会!为什么不会?因为学多了,学歪了!

这个,特别深刻,特别普遍!

上文提到,孔子感叹说:“这大路上怎么没人走啊?难道人们出门不是从大门出来的吗?门前就是大路啊!路上怎么没人啊?”

就是说圣人之道,简易平常,即便是个傻子,他出门也自然在这路上走,怎么路上没人呢?

因为人们都学习翻窗户、翻墙去了,都学找小路去了。大路摆在那里太寻常,不够高科技,要去学点厉害的!

人们为什么“学坏”了呢?因为贪巧求速,不愿意按部就班,不愿意日积月累,老想跨越式发展,弯道超车。都去找弯道了,结果弯道超不了车,因为弯道大塞车。直路呢?直路上没车。用王阳明的话说,都走到“断蹊僻径”上去了。

陆九渊就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你本来就会,你不要去学那么多,你学不完。那不学,怎么会呢?陆九渊说:“我在无事时,只是一个无知无能的人。一旦有事时,我便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

陆九渊没赶上什么大事,没能证明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王阳明赶上了,证明了,他剿土匪,平叛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这便是心学的力量了。他说的不学,不是不学习,他比谁都勤奋,他是不要朱熹那个格物致知的学法,他和王阳明,都强调学习是为了不断擦亮自己的良知良能。我总结两个永不离开:

一是永不离开常识,不断回归常识,常识即良知。

二是永不离开最终目的,始终为最终目的服务,而不是陷在“问题”里,这就是良能。

王阳明说,不断地致良知,就能遇之左右而逢其缘,怎么干都得劲。

陆九渊和朱熹,是学术对头,陆九渊批朱熹的学习法是支离破碎,朱熹则批陆九渊只是禅!根本不是儒。不立文字,又讲顿悟,那不是禅么?都去顿悟,学校也不用办了。

在我看来,朱熹的学习法,是普通人的学习法。陆九渊的学习法,是天才的学习法。心学的良知良能,本来就是指天才,而且认为人人都是天才,是后天学习蒙蔽了自己,要学会重新发现和擦亮自己的天才。

陆九渊更认为自己是了不得的天才了,他专门写了一首诗自诩:

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好大气魄!可惜朱熹不知道,这首诗有原作,是另一个天才写的,而且真的是禅,唐代的智通禅师,原诗是:

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

出头天外看,谁是个中人。

陆九渊有没有读过智通这首诗,我不晓得。

回过头说孔子,孔子是不是天才呢?当然是天才了。他又天才,又勤奋,所以他成了至圣先师。

中国人不信神,这是从黄帝的孙子颛顼传下的政治遗产——绝天地通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华杉详解

孔子诲人不倦,但有四件事是从来不跟学生讲,也不跟别人讨论的:怪、力、乱、神。

“怪”,是怪异之事。什么木怪石怪,山精水怪,比如现在谁要说尼斯湖水怪,孔子是不会参加讨论的。或者20世纪80年代很火过一阵子特异功能,孔子也是不会提的。这叫“语常不语怪”。只讲日用常行,不讲怪异神迹。

“力”,是勇力。那时候人们常谈的是一个大力士,叫奡(ào),说他能陆地推舟,冲锋陷阵。这样的事,孔子避而不谈。历代大力士不少,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和奡经常相提并论的,还有后来秦国一大力士叫乌获,能扛千斤之鼎。他和奡连在一起,就是“荡舟扛鼎”的典故。还有比如我们读《水浒》,鲁智深力气大,嫌树上鸦雀叫声烦人,他徒手把树给拔了。这事你要去问孔子:“老师,人真能有那么大力气么?”他不跟你讨论。这叫“语德不语力”,立身处世靠德,不靠力气大。

“乱”,是悖乱、叛乱,或者乱伦之事。这叫“语治不语乱”,只讲正面教材,不讲反面教材,怕学生跟着学坏。

前面怪、力、乱,三条,“怪”是荒诞不经,骇人听闻,惑人心志;“力”是倚强凌弱,以众暴寡,血气之勇,不顾义理;“乱”是以下叛上,人伦大变;都是不合理,不合义之事,所以孔子不谈。

最后一条,是“语人不语神”,只讲人事,不讲神话。

儒家并不否定神,但也不肯定神,因为谁也没见过神。前面我说过,儒家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相当于是“如有神论”。祭神,如神在。头顶三尺有神明,假如他有,假如他在,按有神监督来要求自己,但是不谈论神,因为搞不清楚。

宰我曾经问孔子:“黄帝活了三百岁,黄帝是人还是神呢?他怎么能活三百岁?”

这个问题涉及黄帝,孔子不好正面回答,他说:“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前面孔子不是说吗:“我不是生而知之的人,只是喜欢历史,喜欢古人的智慧和典籍,勤奋学习而得罢了。”他不会像摩西那样,说十诫是神在西奈山上亲自传给他的。孔子不讲神。

孔子对自己的思想来源,说得很清楚,不是神授的,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梦见周公。孔子的思想体系,就是从尧帝、舜帝、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再到孔子,一脉相承,这就是中国儒家道统的源头。

不信神,甚至是不许信神的思想,实际上早于尧舜,而是要追溯到黄帝时代,黄帝的孙子颛顼(zhuānxū)建立的一个政治传统,打了一场政治战役,叫“绝天地通”。

“绝天地通”,顾名思义,就是断绝天和地之间的沟通。谁在沟通天和地呢?是巫师们,他们自称自己能沟通天地,代天传话,发号施令。

绝天地通,是在颛顼打败南方九黎部落之后。北方的文化比较先进,而南方部落愚昧迷信落后,各种怪力乱神很多,巫师一煽动,就以为得了神力神助,就敢举旗造反。所以颛顼取得军事胜利后,专门派两位最得力的大臣,去发动一场“绝天地通”的政治运动,清除神教,禁止任何人代表神灵说话。

历朝政府对绝天地通都高度敏感和重视,因为无数叛乱都是怪力乱神鼓动,比如五斗米教黄巾军,比如洪杨之乱,洪秀全代天父天兄传言。所以清朝对白莲教等民间神教高压打击,都是绝天地通的思想根源和政治传统。

拜师,不是他比我强,而是每个人身上都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华杉详解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论语》里人人都会背的名句了。但真要懂得这意义,能按这样去做,并且做到,形成习惯意识,那就没几个人了。

朱熹注解说,三人同行,其中一个人是我,另两个人呢,一善一恶。对那个善的,我跟他学,对那个恶的,我对照自己,看看他身上那恶,我身上有没有,如果有,赶紧改掉。所以他们两位,都是我的老师。

这样看就明白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一定得看下一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不看下一句,就会有误解,以为是三个人必有一个能做我老师,实际上是人人都可以做我的老师,从正反两个方面。并不是指他比我强,才能成为我的老师。

尹氏注解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

老子也有一句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好的人和行为,也是我们学习自省的案例资源,反面教材也是教材。

我们天生是善于发现反面教材的,谁在人后不说人?我们总是在说别人坏话。如果养成一个习惯,把说别人的不是,都记下来,一条条对照自己,这毛病我有没有?这样不好的事我干过没有?然后一条条注意改正。那保证进步飞快!如尹氏言:“进善其有穷乎?”

子贡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老师不是不跟人学习,他是没有固定的老师罢了。

哪国都能任用孔子,唯有宋国,绝对不能

原文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华杉详解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

桓魋(tuí),是宋国司马,掌宋国兵权,又是宋景公的男宠,在宋国权势很大。桓魋的弟弟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孔子离开卫国后,周游各国,寻找机会。因为司马牛的关系,到了宋国。桓魋因为担心孔子威胁到自己的权位,想要杀死孔子。

《史记》记载,孔子从卫国到了曹国,又从曹国到了宋国。在宋国,和弟子们在一棵大树下讲课习礼。桓魋派人去杀他,没找到,把那棵树伐了。

弟子们非常担心害怕,孔子就安慰他们,人的死生祸福皆系于天,若天无意于我,必不会给我如此之德。既生我德,便是天命,桓魋能奈我何!

说归说,孔子还是和弟子们乔装打扮,连夜离开了宋国。

张居正讲解说,天命不可以不安,人事也不可以不尽。知祸而避,是明哲保身。以义安命,是乐天之仁。这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桓魋为什么要杀孔子呢,他在宋国骄奢淫逸,无法无天,孔子来搞他那一套,首先就是君臣父子,就会限制他的权力。所以他和孔子势不两立,一定要把孔子撵走。

撵走就撵走,何至于要杀掉那么狠呢?还有一个背景,孔子在宋国,可以说是敏感词。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是宋国司马,执政掌权的。在宋国另一个大夫华督——华姓始祖,就是我的先祖了——发动的政变中,和宋殇公一起先后被杀。孔家就跑掉了一个,孔防叔,逃到鲁国,是孔子的曾祖父。所以孔子家世,本是宋国贵族,和宋景公、桓魋等,实际上是同族。他的先祖孔父嘉的被杀,有不得人心的原因。因为他和宋殇公一起,连连征战,十年打了十一仗,百姓苦不堪言,华督就是以此为号召发动兵变的,甚至杀了国君,迎立公子冯。

但是,华督杀孔父嘉的初心,实际上是为了得到他美貌的妻子,这也是人尽皆知的,孔父嘉也有冤情。如果孔子在宋国执政,他不仅是职业经理人,也有重返董事会的资格,所以哪都能任用他,唯有宋国,绝对不能。

圣人之道,都是最基本的原则,和最简单的道理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华杉详解

孔子说,诸位以为我有什么学问本事隐藏起来没教给你们的吗?我没有什么对你们隐藏的。我哪一个行为不是和你们在一起呀?我一切都是公开无保留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这话有意思,也有很普遍、很强的现实意义。

弟子们觉得,老师之道,深不可测,一定是隐藏了什么,没有教给大家,否则我们怎么学不会、赶不上呢?说不定,还有密室弟子,悄悄传给了他!我们其他人不知道啊!就把这疑问给老师提出来了。

孔子又可气,又可笑,还有点委屈,把“我老丘的为人”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

儒家和佛家、道家或武林门派都不一样,没有衣钵传人,不会半夜三点钟把某个弟子叫到师父房间去,传给他衣钵或绝招。所以孔子去世前,也没有指定哪个弟子继承他的衣钵,做儒林领袖。圣人恨不得把他的思想方法教给全天下的人,更不会对弟子们有差别。

为什么呢?因为圣人之道,简易平常,都是最基本的原则,和最简单的道理,每天都在说给人听,做给人看,但人们察觉不到,总以为还有什么高深的秘笈!就像你出门,不假思索,出门就是大道。你一思考,就嫌这道不够巧,不够妙,不够快,要另辟蹊径,就走到偏僻小路断头路上去了。所以孔子感叹说:“这大道上怎么没人啊?难道人们不是从大门出来的吗?出门就是大道啊!”

人们确实不走大门,他不相信事情这么简单,他一定翻窗户,翻墙出去。孔子的弟子们也是这心态,他们不相信就这么简单,师父肯定还有翻窗户、翻墙的招,没教给我们啊!

“不走寻常路!”为什么这样的广告语能引起几乎所有人的共鸣,因为这就是人性的弱点,都想追新逐异,不愿意踏踏实实。孔子若听到,又要摇头了。因为圣人就是要你走寻常路,要在最寻常的路上,付出最不寻常的努力。但人们都不想下苦力,都想弯道超车。

凡事彻底,知行合一,才是儒家自修的根本。儒家讲的都是日用常行。凡事彻底,把日用常行,每一件最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做到最彻底。做到了,才能悟道,这叫知行合一。如果没做到,就只是会说些道理,你自己并不明白那说起来简单的道理,到底有多么深刻恰当!老师讲的,你都没去做,自以为知道了,还问老师还有什么没教我,怀疑老师藏了上树的招,老师气死了。

日用常行,勿忘勿助,凡事彻底,知行合一。就在日用常行之间,勿忘,每一件事,不要忘记遵循老师教的道理去做;勿助,不要急于求成,不要着急怎么还没效果啊,不要拔苗助长,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日日不断,事事努力,静候佳音。

这样下来,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至诚无息,无息,是日日不断之功,一刻也不停息。无息则博厚,就是厚德载物;无息则悠远,就是永续经营;无息则高明,活在他人想象之外。

最大的竞争力,都是笨功夫,都是时间积累。来得快的东西,别人赶上也快。来得慢的东西,成就了,就没人能撵上。

道理都太简单了,最难发现的,就是最显而易见的;最难遵循的,就是成天挂在嘴边的。我们不能伟大,因为我们不肯平凡;我们总是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因为我们轻视简单;我们总是没招,因为我们总想出绝招。

什么是忠呢?忠者,不自欺也

原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华杉详解

这是接上文,我没什么隐藏起来没教给你们的。那孔子用什么方法,教什么东西给弟子们呢,就是“文行忠信”。

“文”,是典籍文献,是课文,是诗书六艺,是学知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则能见闻广博、触类旁通,有聪明之资。

“行”,一是笃行之,是知行合一,学而时习之,在日用常行、遇事接物中磨练。二是老师的教学方法,文是言传,行是身教。朱熹说:“圣人作、止、语、默无非教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举不动,不言不行,都是教诲,学生要仔细观察,自己体会,在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问自己一个为什么,才能体会吸收老师的思想。

“忠”,什么叫忠?忠于谁?忠,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中谁的心?在注解《中庸》,谈忠恕之道时,朱熹说:“尽己之心曰忠,推己及人曰恕。”这算是“标准答案”。恕,是如心,别人的心就如同我的心。所以中是中自己的心,如是如别人的心。我想要啥,别人也和我一样想要啥,所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不想要啥,别人也不想要啥,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讲忠,源头是忠恕之道,中自己的心,然后将心比心,如别人的心,不是说谁要死忠于谁。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儒家才不讲死忠呢。

怎样做到忠呢?忠者,不自欺也。“忠”是中自己的心,你只要不自欺,就能做到忠了。所谓自欺欺人,人若欺人,必先自欺。因为人人都有良知,都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但都会给自己找理由,或者为了利欲,或者说他先对我怎样怎样,就心安理得、理直气壮了。

致良知,不自欺,就能做到忠。忠,不是忠于某个人,是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良知。

“信”,人无信不立。对人对事讲诚信,没有一丝欺诈。

先有忠,后有信,信,是忠的结果表现,忠发于心,而信周于外。程颐说“发己自尽为忠,循物无违谓信”。首先尽心忠实,然后在每一件事上都没有违背,则事事都笃实,没有不恰当的,这就是做到忠信了。

“文行忠信”,张居正说,如果做到这四条,则知行并尽,表里如一,德无不成,为学之道,再也没有比这四条更深刻的了。

孔子界定“正面人物”的四个标准等级:圣人、君子、善人、有恒者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华杉详解

孔子说,圣人,我是见不到的了,能见到君子,已经很不错了!

圣人和君子啥区别?圣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大戴礼五义篇》:“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圣人无所不通,能成己成物,其才其德,都到极致了。

所以圣人是看不到了,自己也不敢自居。

能成为君子吗?

君子,才德出众之名。才和德没有到极致,但也比较出众了,这就是君子。《韩诗外传》:“言行多当,未安愉也;知虑多当,未周密也。”言行思虑,大概都恰当,但还做不到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丝毫不差,不增不减,不偏不倚。这样的人,孔子说,周围还是能看见的。

孔子又提出了善人与有恒者。“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善人,我是看不到了,能看见有恒者,就满意了。

“善人者,致于人而无恶”。有志于仁,一件坏事都不干。这个标准又高了,谁敢说一件坏事都没干过?所以善人是仅次于圣人,比君子要高。所谓一个人一天不干坏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不干坏事,那就是善人。

“善人”,孔子说他也见不到。咱们也没见过。

能见到有恒者,就满意了。

“有恒者”,“恒”,长久之意,存心之有常者,有恒,就是有常,“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自己的立场、态度、看法、原则,始终有恒、有常、不变。比如孔子说,邦有道,就出来做事;邦无道,明哲保身,躲起来,不跟你死磕,但是不改吾志。我原来什么立场,还是什么立场,原来什么看法,现在还是什么看法,我不随波逐流。我守恒、守常、守住自己的人格。

我的观点不一定对,做法也不一定对,但我一以贯之,始终如一,不自欺欺人。立场、观点、态度有恒,做事也有恒心,要成为君子、善人,有恒是个基础。

有恒的人,比善人容易,不过也不多见。多见的是什么呢?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明明没有的知识学问,他假装他有。明明心中空虚,他假装满腹诗书经纶。明明没几个钱,他打肿脸充胖子;这样的人,就没法有恒。

这就是我们每天看到最多的人了,一打开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73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