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英文为什么要学语法?
答:为了尽早摸到英文的门。
问:连英国人、美国人他们自己都不学语法,我们为什么还要学语法?
答:因为你既不来自英国,也不来自美国,更不来自其他说英语的国家。这个问题就相当于说:“连鱼都没学游泳,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学呢?直接跳进去就行。”
是不是很有意思?
这是张满胜老师在《英语语法新思维:句子成分超精解》的序言中所做的比喻,十分生动。下面引张满胜老师的几段话。
“鱼儿会游泳,就像母语人士说母语,是自然习得,是一种本能;岸上的人,不会像鱼儿那样生来就会游泳,必须经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学会游泳,这就像非母语人士必须经过后天努力才能学会说外语一样。非母语人士学语法,就相当于岸上的人学习泳姿。不学泳姿,你就学不会游泳;不学语法,你就不会说地道的外语。对于岸上的人来说,要想进入水里畅游,就必须学习游泳;同理,学外语,需要学习它的语法。所以,对于英语来说,我们就是站在岸上的人,我们要学会游泳,才能在英语的水中畅游,而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学英语语法。因此,以后不要再反驳说:老外不懂英语语法就会说英语,或我们也不懂中文语法但照样会说中文。这就相当于说鱼儿没有学过游泳就在水里游,那我也要跳进水里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一个从未学过游泳的人,如果因为看到鱼在水里游而跳进深水里也想游泳,那么他即使不被淹死,也会呛水。”
语言虽是习来的,不是学来的,但在习一门外语之前,必须先学。不学就等于零,什么都不会,习什么?拿什么习?
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是学语法的方式。
一提到语法,有些人就头疼,觉得语法枯燥。
其实,语法是个十分有趣的东西,觉得语法枯燥、无聊,可能是学语法的方法不对。
我最初学英语时,尤其注重语法的学习,因为我尝到过语法的甜头。比如我掌握了感叹句,那我就可以读懂感叹句这一大类句子。或者说我掌握了被动语态,我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就可以读懂大部分被动语态的句子。课文不用背,句子也不用背,弄懂一个知识点就能掌握一大片句子,那种英语水平直线上升的爽劲至今我都回味无穷。这就是以点带面,触类而通,学的是本质,本质可以解释表象,你天天在那儿背课文,课文是背会了,可是问问自己,真的理解吗?
毫不夸张地说,我刚学英语的那段时间,心情格外地好,每天早上都特别高兴,因为我又迎来了新的一天,美好的一天,进步的一天。那种进步是明显可以感受到的,反馈特别及时。
一学就通,而且是触类旁通,英语水平突飞猛进。看到这样的效果,你还会觉得语法枯燥吗?
当然,要想一学就通、一通百通,肯定要付出一定代价。
书上的语法读不懂就反复读,一句一句地读,一边思考一边读。一遍没学会再学第二遍,今天没弄明白明天接着搞,绝不能浮躁,心要静。不下功夫绝对不行,只是你下功夫背课文见效慢,你下功夫学语法见效快。该严肃时就严肃点,不能做什么事都嘻嘻哈哈,你看的是语法,不是故事。况且英语教材上的语法并没有多复杂,作者说的都是人话,既然是人话那怎么可能看不懂?只不过有些人写的易懂而有些人写的难懂罢了。你要是实在觉得某套教材不适合你,那完全可以试试其他教材。
任何事都离不开一个“悟”字。学语法一定要带着思考去学,这样才能学透。如果你懂得思考,你就会总结出书本上没有的内容,可以把书上的知识变得更简单,超越教材,这才叫学习。不思考,只是纯粹地跟着书学,那不叫学习。
语法内容很多很多,但最初学语法重在建立完整的框架,所以不必把每个知识都学得很深。有了框架就稳了,你可以通过这个框架看到语法中的每一个角落,以后学到的知识都不会逾越这个框架,这就是高度。
如果你学一段时间英语后发现书本上的语法太死板、太繁琐,那恭喜你,你是个善于思考的人。
一套英语初级教材学完后,可以找一些专门的语法书来读,把语法从头到尾梳理一遍。
我重点推荐旋元佑老师的《语法俱乐部》。这本书适合有一定英文基础的人学习。
知乎上有一种说法,说是英语于法界只有两类语法书,一类是《语法俱乐部》,另一类是其他语法书。这无疑是一种调侃,但从某角度来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也表明了英语学习者们对旋元佑老师的敬仰。
“一般文法书处理这个问题时,通常会列出一长串规则,再附注一大堆例外,这种文法书,坦白说对於学英文的人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本书中没有规则要背,自然也就不会有所谓的例外。经由理性的探讨便足以涵盖传统文法所有的规则,而且更深入、更灵活。”
这是旋元佑老师对自己所著的《语法俱乐部》的评价,这种评价丝毫不过分。
《语法俱乐部》就是与众不同,其他语法书告诉你语法是什么,而《语法俱乐部》告诉你语法为什么是这样。我相信任何人读《语法俱乐部》都会有恍然大悟、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
“在许多文法书上列为例外、要求学生背下来的东西,其实都非例外,反而都是很容易了解的。”
“首先,文法书上那些清单并不周全。而且,大部分的人不是懒得背、就是背不起来。就算死背下来了,又不能变通、一碰到变化还是不会。”
“一般文法书常列出以下的规则:大的地方用in,小的地方用at。但是这种规则不大管用。首先,大、小没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其次,这个规则也没有讲出重点:其实,in与at是「体」与「点」的差别。”
“一本文法书这样写,其他文法书照抄不误!一般文法书上的「规则」大抵如此:琐碎、繁多、观察不够深入、充满例外。”
旋元佑老师说的正是英语教育的现状。
无论读什么语法书,你都不能指望作者把每个点都讲到。好的书会告诉你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只教给你具体知识。可以想一想,学会知识与学会获取知识的本领,哪个更厉害?
语言是灵活的,书上没讲到的内容要靠我们自己去思考。旋元佑老师能写出如此优秀的著作,不就是因为他是个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人吗?他对语言的认知是他自己悟出来的,没人教他。这才是最高境界呀!
不懂思考,只是一味地背,书上列出一堆规则让你背你就背,你怎么那么听话?背完了不懂得灵活运用,那背了有什么用?你以为把书上的都背下来就万事大吉了是不是?别忘了,你的脑子除了能装东西,还能思考;除了能被动地接受,还能主动地创造。
当你觉得某个知识点比较复杂时,就可以动动脑子想一想,怎么能把它变简单?它的本质是什么?当然,“悟”需要一个过程,许多问题都是在无意间想明白的,所以如果有问题暂时没想出答案,千万不要心急,说不定哪天就通了。
《被动语态新说》和《揭开“反问句”的“神秘面纱”》,这两篇中叙述的内容完全是我自己的原创,我从没见过有人像我这样讲过。《归纳主语beadjtodo的几种情况》也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这就是独立思考。
多问几个为什么终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你请教别人得不到满意的答案,那为什么不请教请教自己呢?
学语法,终极目标是去除所有的规则,让每一个所谓的规则都顺理成章。把语法深入血液、深入基因,自由地阅读、表达。而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不可缺少的就是思考。思考表象背后的本质,思考规则背后的原因。
最后回答一下本篇之问。
问:语法到底该怎样学?
答:语法应不浮不躁地学、带着脑子学。
学习贵在思考,你我共成长。下次见。
许森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