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李攀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于年5月12日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自学诗歌和古典文学。
年,李攀龙中举,后成为进士,先后在刑部、顺德府、陕西提学司等地任职,有政绩,但也因病或丁忧多次告归。
年,李攀龙在顺德府建造了白雪楼,作为他的读书吟诗之所,也是他与友人交流的场所。他为人孤傲,不合者辄戒门人终不见之。
年,李攀龙被起用为浙江副使,后又升为河南按察使,但不久母亲去世,他哀伤过度,年9月18日病逝。
01《长相思·秋风清》
秋风清,秋月明。
叶叶梧桐槛外声。
难教归梦成。
砌蛩鸣,树鸟惊。
塞雁行行天际横。
偏伤旅客情。
这是一首抒写思乡的小令。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这四句描写了秋夜的景象,秋风和秋月都是清明的,梧桐树的叶子被风吹动,发出沙沙的声音,传入词人的耳中。
词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要做一个回乡的美梦,却发现很难实现。此处通过对比秋夜的明净和词人的忧郁,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无奈。
砌蛩(qióng)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这四句继续描写了秋夜的声音,砌边的蟋蟀在鸣叫,树上的鸟儿被月光惊动,飞起来。
天空中,南飞的雁群成行排列,横过天际。这些声音和景象都是秋天的特征,也都是引发词人思乡之情的因素。
词人感叹这些物象偏偏伤害了旅客的心情,增加了他的孤寂和寂寞。
02《塞上曲送元美》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这是一首李攀龙送别友人王世贞赴边塞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这两句写的是边关战事的紧迫情况。白羽指插有鸟羽的军事文书,表示十万火急,要快速传递。如霜出塞寒,形容白羽的颜色和塞外的寒冷,也暗示了战争的危急。
胡烽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边警,烽是烽火,古时用烟火报警。不断接长安,意思是边境频繁告急,战报直达京城。
这两句用了羽书、胡烽等战争的意象,极写了边事的严重,句式急促,紧迫感跃然纸上。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这两句写的是出征将士的心情。城头一片西山月,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景色。
西山是京城西郊的群山,与边塞、胡烽相呼应。一片月既能衬托情意,又能暗示时间,渲染气氛。
多少征人马上看,表现了离乡远征、抗敌卫国的将士们,在马上看着高悬空中的明月,心中涌起思乡之情和立功之志这两句既有唐代边塞诗中常见的雄豪悲壮的格调,又有一种缠绵的情致。
这首诗是李攀龙送别王世贞奔赴前线,并勉励其勤劳边务,以分国忧的诗作。诗人借鉴了唐代边塞诗的风格,但也透露出对现实的担忧。
全诗仅四句,前三句着力写景,渲染气氛,为后一句抒情奠基。诗歌笔调凝练,意境雄阔,风格劲健,颇得边塞诗的神韵。
03《和聂仪部明妃曲》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这是一首李攀龙和聂仪部的明妃曲,以王昭君出塞和亲为题材,表现了她对汉宫的思念和对匈奴的悲哀。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这两句描写了王昭君在天山下雪之后,北风凛冽的环境中,抱着琵琶在马背上弹奏的情景。
这里用了借代手法,用天山、北风、雪来代表匈奴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突出了王昭君的异乡寒苦。
抱得琵琶马上弹,既表现了王昭君的音乐才华,又表达了她的哀怨情绪。这里用了对比手法,用琵琶和马来对比文化和野蛮,高雅和粗俗,汉族和匈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这两句描写了王昭君在一曲结束后,仍然痴痴地仰望青海湖边的明月,仿佛还在汉宫中。
这里用青海月来代表匈奴的夜晚,用汉宫看来代表王昭君的思乡之情。曲罢不知,表现了王昭君的茫然失神,徘徊犹作,表达了王昭君的难舍难分。
用青海月和汉宫看来对比远方和故乡,异域和中原,孤寂和繁华,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04《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这两句描写了送别的场景,青枫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细雨萧萧,秋天的景色远望起来,像是进入了楚国的迷雾之中。
这里用了“飒飒”和“凄凄”两个声音和情感的联想词,增加了诗句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同时,用“楚迷”暗示了友人要去的江西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地方,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不安。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祝福,问道有谁会向这只孤单的小船(指友人乘坐的船只)表示同情和怜悯,因为友人是一个流离失所的客人。
然后说白云相送友人去往大江西(指江西省),这里用了“白云相送”这个常见的送别意象,表示友人即将消失在天边,也暗示了友人的高风亮节和超然物外。此处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敬重和惜别之情。
05《平凉》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
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这首是一首抒情边塞诗,诗人以平凉城为中心,展现了边疆的风光和军事情况,同时表达了自己对边塞的眷恋和向往,以及对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遗憾和惭愧。
诗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诗中的历史和现实交织,思想和情感交融,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边塞画卷。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平凉城的西北方向眺望远方的景象,春天的风景显得萧瑟凄凉,太阳斜照,仿佛快要落入天边。
平凉是明代的一个边防重镇,位于甘肃省东部,与陕西、宁夏、内蒙古等地接壤。诗人用“见天涯”来表达自己对边疆的无限眷恋和向往,也暗示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这两句回顾了平凉城的历史变迁,曾经是汉代名将班超的驻地。诗人用“王孙”来指代这些昔日的风流人物,用“朱门”和“弟子”来指代当时的权贵和士大夫。
诗人感慨这些人已经不在,只剩下青草覆盖的道路,而自己也没有机会进入朝廷或者富贵之家,只能在边塞徘徊。
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这两句转换了视角,从平凉城向外展开,描述了边塞的军事景象。宛马是西北良种的战马,汉苑是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
诗人用“如云”来形容宛马的数量和气势,用“开”字来表达宛马出栏的壮观场面。秦兵是指明代边防军队,胡沙是指西域的沙漠。
诗人用“二月”来指代明代每年春季对西域进行的军事行动,用“走”字来表达秦兵的勇猛和迅速。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这两句抒发了诗人的心声,表达了自己想要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诗人用“万里”来形容边塞的广阔和遥远,用“封侯”来形容军功的荣耀和价值。诗人用“笔”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和武艺,暗示自己有文有武,可以为国效力。
诗人用“愧”字来表达自己的遗憾和惭愧,因为自己虚度年华,在谈论经学中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诗人用“鬓有华”来形容自己已经老去,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结:李攀龙主张以汉魏古文和唐诗为法,倡导文学复古运动,反对宋元以来的训诂学和词赋风气。他的诗歌以七律和七绝为优,声调清亮,意境雄浑,词采俊亮,注意章法结构和精细描写。
李攀龙的诗歌多抒发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出孤傲、清高、哀怨、不合时宜的个性。他的诗歌也有反映现实的作品,如《广阳山道中》忧旱问饥、《赵州道中》面对潦水。他的乐府诗则过于求古,失去了乐府的神韵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