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聪明不聪明,哪一门课最能体现出来数学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关于“聪明”的解释不止一种。智商高、脑子快,叫聪明;文章出色、处事精明,叫聪明;与世无争、安贫乐道,也叫聪明……

既然这里讨论的是学生,那“聪明”指的必然是学习上的“聪明”,也就是智商。能体现高智商的因素,有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字运算能力、理解能力。这样说来,数学和物理这两门课无疑最能体现学生智商的。化学虽然也是理科,但主要靠的还是记忆。

那么,数学和物理,哪一门更能体现智商呢?笔者认为是数学。

以笔者以前所在的重点高中为例。当时就有一个现象,学校的学生,每年在物理奥赛中获奖的,比在数学奥赛中获奖的人数多很多。平时也有类似现象,数学好的物理普遍比较好,而物理好的数学却不一定好。

也许有人说,数学就是数字的推理计算,物理则除了用到数学知识外,往往需要在脑中想象一些运动的过程,也就是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别忘了几何也属于数学,高中的三维几何题异常复杂,往往只给出几根线,就让人想象在各个不同的角度、位置去添加各种辅助线,否则题目就解不出来。所以,几何学所需要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弥补学物理的所需,几何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即使头昏脑胀也无法构建出物体的运动过程。

此外,根据笔者自己的经验,物理成绩是可以通过多做题来获得有效提升的。其实,高中时期的物理题,物体、流体的运动状态就那么几种,复杂的题目往往是几种运动状态的组合,只要把各种类型的题目做熟了,即使空间想象能力差一点,脑子转得慢一点,也很容触类旁通,见招拆招。

数学就不同,有时候,脑子转不过弯就真的转不过弯来,不懂的话想半天都不懂。几何也是如此,图形千变万化,空间想象能力差的,越想脑子越乱。

不过,无论是数学学得好、物理学得好,还是两者都好,这种智商上的聪明是远远不够的。

近的来讲,高考可不是光理科好就行的,像语文和英语这样的必考科目,即使脑子再聪明,也还要靠不断积累和记忆,学不好的话,总体成绩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远的来看,如今的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文科的,如果理科也不错的话,以后写出的文章材料,往往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学理科的,文章材料写得好,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尤其是职位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文科方面的能力更加重要,甚至会成为主要能力,你看哪个领导的主要工作不是写材料?

真正聪明的学生,应该是会懂得统筹规划时间,把该学的都努力学好。而那些偏科的人,即使智商再高,也不能算聪明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40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