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耕田水到渠成/
智者
知难而进
正在出发的路,就是最好的路。
三跨
一战上岸
总分
复试逆袭
纠结考西政还是川大?刚开始2个小时只能记忆1页半重点笔记,对实务题一无所知......
这是来自22级「田心考研·西政新传专硕课程」的「树一只」同学备考初期的情况。
作为三跨考生的「树一只」同学通过正确的规划、恰当的“驭心术”以及适合的学习方法在9个月之内从新传小白成长为西政准研究生。其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借鉴。
??????
后考研时代
我们更需要一些备考“钝感力”
——22级西政新传专硕经验贴
树一只
大家好,我是树一只,报考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初试总分,复试小小逆袭,梦幻地顺利上岸。
我本科是普通双非院校的管理相关专业,既不是知识体系扎实的本专业学生,也不是英语专业、计算机专业这样有硬核能力、占优势的跨考生。相信有很多和我情况相似的朋友们和当初的我一样,备考初期慌慌张张、举目茫然。不过没关系,9个月的备考,让我从最初2个小时只能背1页半田心笔记(听完课程、读完2遍书后开始背诵)到考前过完了6遍笔记,从写不出实务题到各种题型都基本掌握,从第一次模拟考试剩50分题没时间写到考场上精准把握时间。所以别担心,做好当下该做的事,要相信正在出发的路就是最好的路。
下面我就从考研准备、考研心态和备考建议三方面,结合自身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经验吧~
考研准备
考研,不仅是一场知识储备的考试,更是一场对我们能力全方位的考查,其中包括自我评估和自我规划等等能力。
选择有时比努力更重要
△来自田心的西政明信片
自我评估能力主要体现在择校上。最初择校时,我在川大和西政两所学校中纠结很久,也曾问过田心可不可以先购买川大的课程后续再更换成西政。后来考虑到自己跨考这一情况,并对自己多年来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进行了衡量,再对两个院校考试侧重点、招生人数等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最终决定直接备考西政(没有劝退川大的意思,个人感觉川大更适合灵活机变、专业知识扎实的同学)。我认为,无论哪所学校都不能也不应直接被纳入“红黑榜”,而是要结合自身目标与能力来进行综合考量,让正确的选择帮助我们扫清一些不必要的障碍。
持之以恒的计划形成自己的节奏
跨考生怕的就是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时间不够用。但不要焦虑,而要早早做好计划,切片化管理备考时间。整个备考期间,“计划安排”就像是我的指南针,我知道,只要按照计划顺利完成所有任务,就能够在上考场前做到基本冷静和淡然(公共课考完当天我只看了大概1个小时的专业课,就选择早早睡觉,养好精神,不再慌乱地塞知识)。
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比如在多长时间内把专业课的书背一遍(我在上考场前总共按计划背了完整的6遍);短期计划则会把每天的时间分为几段来安排学习任务,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效率做适当的调整(不要贪多哦)。
这种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完成任务的正向激励确保了这场长线战斗的持续进行,也不会再在意别人是不是很“卷”,自己完成任务的时候还可以适当地开心放松,刷刷手机。有时把眼光放“短”一点,只看每天的收获,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状态,才是打赢持久战最有用的武器。
考研心态
信息轰炸中,我们更需要一些“钝感力”
必须承认,考研是一场信息战。我们在各大平台上用各种方式进行信息的收集,甚至有些信息都不用我们收集就会涌入我们的眼中。如#报告称年考研报名预计超万人#类似的信息将会从我们备考之初一直持续到考研调剂系统关闭。有些时候,容易引起焦虑的信息像鞭条不停地抽打我们的神经,让我们无法静下心来。作为跨考生的我,在面对这样的信息时,显得更加诚惶诚恐,也曾被“别人专业课背了几遍啦”“报录比怎么又增加了”等等的信息影响情绪、消磨时间。
那怎么办呢?我认为,要像田心的学姐所讲的那样,决定考研后,在备考过程中不要考虑报录比,只用考虑怎么把分数考高。“他人即地狱”,对外界信息不要过于敏感,打败焦虑的方法,不是内耗,而是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立马行动起来,屏蔽那些无用的信息,踏实背书,平静地去面对白纸黑字的书本,去背诵那些真正可以支撑我们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知识点。
学会享受孤独
△自习教室
我认为,考研也是一场场不停和自己较劲的心理战。从大学入学到考研备考前,我几乎和室友形影不离,觉得一个人去食堂吃饭“好奇怪”。考研期间,为了更有效率,室友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单打独斗,只偶尔在周末互相约着吃个饭,放松一下。尤其是暑假期间,我选择留校在寝室学习,室友有的选择回家,有的每天奋战图书馆。我从起床到晚上10点都是一个人待在“沉默”的宿舍里,回荡的只有自己不停的读书、背书声,一开始觉得自己好孤独,后来渐渐地发现,当自己每天完成制定的任务后,充实感代替了孤独感,我甚至学会了享受孤独。回首备考的这段长期攻坚战,我最怀念的居然是这段独自作战的日子。那些吞咽难题、咀嚼知识、收获进步闪着光的日子成为了我一步一步上岸的阶梯,也造就了一个更加成熟独立的自我。
备考建议
政治
不需要太早开始,暑假期间开始就好。把徐涛的强化课当作一种放松(他真的太有趣)安排在自己每天学习比较疲软的时间段。肖大大题不仅在于做,而且一定要复盘,有些人三刷四刷,却只管刷而没有对易错知识点做一个总结和回顾,常常是搬起芝麻又丢了西瓜的状态。后期背大题答案,肖大大当然yyds,但近年来也有反押题倾向,最好尽力集各家所长,完善自己的答题库(尤其是马克思原理二十多条,一定要全部自己理解,做到可以阐述的程度,因为很难压中哪一条)。最后,一定要撑过最后两周背大题的日子,不要放弃,也许你觉得背了也白背,脑子一片空,但是相信自己,拿到卷子,你一定下笔有神,如有天助,坚持下来,你的政治成绩往往会给你惊喜。
英语
英语向来是得阅读者得天下,不仅要认真做阅读真题,还要认真翻译全文,对于不理解的句子结构和单词做好笔记,一一攻克。西政专硕虽然是考英语二,但我把英语一近20年的真题也全部做了一遍,因为真题永远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其它的模拟卷都很难达到真题的水平,所以用好真题,尤为重要。
支撑阅读的一定是单词量,如果你现在还在看单词课的话,建议早早停下,太浪费时间。单词硬背就好,看似枯燥但却是最高效的办法,用好单词软件,逐步提升效率。
另外,作文早点开始背诵和练习。作文写作是很难短期提升的能力,10月就可以着手准备啦(本人11月开始背王江涛20篇,明显感觉很吃力,来不及了),建议买专业考试作文纸,每两天定时练习一次,把各种题型都要练习到,做到万无一失~
专业课——实务篇
△每次课程作业都做好记录
专业课实务部分是跨考生相当头疼的一部分。我暑假刚开始练习时,每次写消息或者评论都会花费田心的老师所要求时间的1.5倍,甚至2倍。整个就是一头雾水,摸不着章法,但是还是强迫自己不放弃每一次练习的机会,写的慢就多花点时间,然后交给老师批改修正。老师的指导以及发布的其他小伙伴的优秀作业,潜移默化地帮助我参透其中的要领,渐渐提升效率,慢慢地学会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组织答案并且体现自己的闪光点。另外,各个题型都要练习到,西政的实务题型考的很广很全面,无论是常规的消息、评论、策划,还是编者按、微博消息等都要统统”吃透”。
专业课——理论篇
△背田心重点笔记
我个人认为,西政的参考书很少,真正需要完全精细背诵的只有《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和《传播学教程》这两本。但同时也意味着,这两本书将会考察得非常细致,尤其是传播学相关的理论和知识点,每背诵一次,几乎就等于多得了几分,因此一定要把握好书本的知识,在背诵的同时搭好知识框架,不要让知识成为散落一地的碎片,而要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触类旁通。适度的专题拓展当然是有必要的,它可以让我们在数以千分的答卷中,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是切忌过度追求前沿和拓展,往往会得不偿失。同时,理论结合案例会让你的答题更鲜活更有说服力,所以也要注意案例积累哦~
小Tips
1.如今的考研早已过了公共课过线就万事大吉的时代,报考作为“卷王”的新传专业,公共课一定要重视,奔着保分、争分的心态去积极备考,合理划分时间。
2.模拟考非常非常重要,不要畏难,因为就算上考场前,你都一定会觉得自己没有复习完。我总共参加了三次模拟考,第一次时间结束大概还有50分的题没有时间写,第二次还有30分的题,第三次还有10分的题,上考场后不急不慢地写完后大概还剩个5分钟,所以“多次练习+肾上腺素”二者缺一不可,考试之前,我们能把握的就是多次练习,再难也要硬着头皮写,写完题你就胜利了一大半。
3.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