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清冽的风,夹带着路两侧水杉树叶的抖动声,扑面而来。行驶在南通市通州区最长的农路——海五公路上,良好的通行路况、秀丽的乡村风光,让司机乘客不禁为道路的“颜值”惊叹,
海五公路全长55公里,道路功能设施齐全。两排水杉簇拥的路段是海五线十总段,春夏碧绿、秋冬斑斓的树木和笔直的道路相映成趣,车辆穿行其间,构成一幅多彩画卷。年底,它被评为度江苏“平安放心路”样板路,人们称这条郁郁葱茏的水杉大道是通州公路线上的“塞罕坝”。
这只是南通通州农路众多优秀品牌中的一个小切面。自“四好农村路”开展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细心督促下,通过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各方责任,弘扬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塞罕坝”精神,在通州公里的农路中,修建起了许多这样品质高、路域美的农路与桥梁,给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年,在“四好农村路”的助推下,通州在全区县乡道以及干线公路周边片植中山杉、香樟、海棠、银杏等行道树,另有景观树丛生香橼、红梅、玉兰等绿植共.万亩。这些公路绿化不断为这座城市增添着生机和新意。
在农路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就是脱贫攻坚的资源和底气。但对于公路规划者、建设者来说,这个“绿”并不只是种树那么简单,他们要在修建道路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做出科学、合理符合当地人需求的规划,既要维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又要以最小的成本实现道路的高质量。要把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到交通建设上,把生态环境的代价降到最低,实现经济与生态同发展的完美统一。
最优合理工期组织集中施工,最大通行效率减少出行干扰,最大保护手段减少环境污染,“苏式养护”理念在通州不断升级延展。在省道通州东沙大道路口至如皋交界处2.82公里长的大中修现场,建设者们深刻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推行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为基本宗旨的“绿色施工”“环保施工”,实行半封闭施工、半通行模式。隔离、警示、远端绕行标志一应俱全,洒水车、除尘、雾化设备“站列”等候。期间各种工程机械、车辆、人员顶住高温“秋老虎”所散发的“威力”,轮番上阵、交错而行,一丝不苟地实施着工作步骤时,这些“站列”的器械立即开动,全成进行降尘处理。
施工方利用铣刨机对长米、宽11.15米实验段破碎面层进行铣刨,出于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目地,铣刨后现场产生平方米的废料大部分将被运送至沥青拌合厂再生利用,做成厂拌沥青混合料,用于后续工程摊铺。无用碎砖石则做好清扫、打理、规范废弃处置。此次大中修对多平方米公路基层薄弱处运用20公分免养水稳新工艺,大大缩小养生期,一天就可以成型,能有效节约时间,缩短工期,减少汽车多行绕路产生尾气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以前村里大多是土路、坑洼不平,走起路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土。可修起路来,又担心影响环境。现在南通通州的公路建设不但重效能,更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使得群众出门方便了,环境也变好了。”通州区十总镇新河边村村民单华亲眼见证着通州农路的改变。
在“塞罕坝”精神和理念的指引下,通州公路通过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统一起来,实现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明显优化,质量明显提升,养护全面加强,真正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路域环境优美整洁,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适应小康社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通讯员左蔚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