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的千古愁
琵琶《塞上曲》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其二》
提及边塞秋景,我们脑海里总是浮现一副荒芜的景象。天玄地黄,宇宙洪荒——茫茫大漠,定格了天地最原始最神秘的混沌状态。
▲荒漠
沙漠和荒原里的暴风里,乱沙迷眼,一轮白日定定挂在斗篷一般的穹顶上,冰冷地照射下来,地下无一物不在四处逃窜,绕成球状的蔓藤植物滚动不停,起伏流动的沙丘不断改变着地形。
风停,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种种无限肃杀悲凉的意象开始浮现,在画面的细微之处点缀。在这片不毛之地孕育出的生命,无力、寂寞而又倔强。
在这里,看不到繁华市井里的时过境迁,它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抹去其中遭遇过的来来往往。
大漠毫不留情地让商旅在迷目的飞沙落地之后彻底绝望,见证了无数古来征战的寥寥幸存者,也悄悄风干并埋没了许许多多具白骨。
然而,总有些印记是无法拭去的。
李白曾在《塞上曲》一诗里感慨“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当军渡黄河、临瀚海、战胜休兵,匈奴平息,胡汉人民得以和平无恙。茫茫瀚海,沙浪寂寂,萧条万里和平。
这些印记,是战士在出征前立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一腔热血,是开辟丝绸之路之时“异域驼铃风雨路,汉唐气象大胸怀”的浩浩汤汤,是诗人赏景挥笔写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绝句。
▲长河落日圆
然而,除了战争,在我们扎根的民族记忆里,还有许许多多美丽而柔弱的身影,她们为了守护了边疆数年和平献身自己,每每在我们怀古塞上的时候,她们的身影便会浮现。
其中最著名的,当昭君莫属。
溯洄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初年,她告别了大汉故土,登程北上。一路北风凄厉,马嘶雁鸣,在这无边无际的荒原里,只有那寥寥一行人穿过漠北荒原。离开生活多年的故土,去往荒蛮塞外,她心意难平。
飞沙肆虐,凌冽的寒风浸透着,直入肌骨,她裹紧衣衫,轻轻回头瞥望向渐渐远去的汉宫,不知此生何时才能再见故乡,唯有断肠悲凉。
▲沙漠剪影
跋涉路途漫漫,眼见胡关愈发接近,她情绪涌上心头,遂抱起琵琶,弹奏了一曲《琵琶怨》以消解心中无限悲凉。
凄婉绵长的音韵在塞外的空中回荡,琵琶独有的一张一弛令闻者肝肠寸断。天空掠过的一行大雁,也仿佛听闻了这凄凄切切的琵琶曲,又见弹奏之人如花似玉的楚楚美貌,一时竟然忘记了挥动翅膀,纷纷掉落在地上。
这段奇伟瑰丽的传说,当她踏上漫漫出关路途,当一曲琵琶弹奏而出,就注定不朽。到后来,便是家喻户晓的“昭君出塞”。“沉鱼落雁”的典故,也自此而生。
▲王昭君
也正是这个身影,在千千万万人心里萌芽印刻下来的形象,成为了多少后世诗人怀古抒情的对象,多少艺术作品精神世界的引子,多少构筑起中国文化底蕴的点点滴滴——她倾国倾城、颠沛流离,却又伟大、且神秘。
昭君出塞一举为汉匈关系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成就一段千古佳话。然而,人人都赞叹“何如一曲好琵琶,鸣镝无声五十年”,昭君背井离乡时心中的万般愁绪,又有几人知?
还属文人艺术家心思细腻。自古以来,不乏有大量笔墨,旋律倾注在了这位女子的内心世界里。
王安石撰诗“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怜惜这柔弱女子的沉浮命运,想象着她思乡情切的孤寂却无从吐露的情绪:“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昭君出塞
然而,如木心先生所言,“文字至多是快跑、慢跑、纵跳、缓步、凝止,音乐是飞翔的。”
文字,是宿命要入言诠。而音乐,有着它独有的流动性与维度,表现微妙的情愫时的感染力无可比拟。
相传为昭君本人所作的《塞上曲》,通过这种无可比拟的力量,此曲渲染了她对故国的无尽思念,及对遥遥无期的异乡生活的哀怨悲切。
▲关山月《高原激流图》
婉转凄切的情绪构成了这首琵琶传统大套文曲,由五首独立小曲《思春》、《昭君怨》、《泣颜回》、《傍妆台》、《诉怨》综合而成一整体,曲谱最早见于李芳园的《琵琶谱》。
哀怨惆怅,凄楚缠绵,塞外一片荒凉之景在嘈嘈切切中勾勒而出,借着此景,配合着弹奏上的推、拉、吟、揉及擞音、带起等技法,委婉柔美的旋律里,那位孤寂愁怨的女子的楚楚形象便在一片离愁别绪的氤氲中烘托而出。
乐曲由琵琶慢拨出关上路的引子始,天高、地远、白云、黄沙,衰草、胡杨,秋风、孤雁、人喊、马嘶、旌飘,铃摇……意象在一线一柱中表现得栩栩如生,最终以琵琶轻弹风送铃声人马隐去止。
▲《塞上曲》从宫苑春思,到昭君怨,湘妃滴泪,妆台秋思,再至最后思汉,整首曲间琵琶奏出的那令人撕心裂肺震撼心灵的哀怨旋律,使听者不由动容泪下。
告别大汉故土登程北上之前,昭君本是平民女子,只因绝美容貌,十四岁便被选入宫。因自尊自爱,不愿贿赂画师以取悦君王,得罪了画师毛延寿。毛恼羞成怒,在已然画好的肖像用丹青上点下一颗丧夫落泪痣。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李商隐词间讥讽带着慨叹,一诗记载下了毛延寿这一笔的落下,以及王昭君因这一笔从此被改变的命运轨迹。
“长有”二字,犀利而深刻地道出了宫廷中的悲欢离合与命运无常。从昭君的命运,诗人望见了那个无奈的时代里千千万万个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身影,只得在一次次“隔生春”的轮回中虚度光阴消耗青春。
▲王昭君
直到匈奴五单于之一的呼韩邪单于来朝觐见请求和亲,此时昭君已在深宫多年,如一朵明艳的花苞在无人问津的孤寂长夜等待,从豆蔻年华的少女悄然长成亭亭玉立的尤物。
早在西汉初年,迫于匈奴的强大势力,朝廷便已采取选宗室女与其和亲,以笼络这些桀骜不驯的野蛮民族。此消息在宫女们中传开,虽有荣耀与功勋的诱惑,但面对远离故土远嫁荒凉之地匈奴这般未卜的前途,她们依然纷纷避之不及。
这些美丽柔弱的身躯,浮萍般地漂泊在乱世中,被诬陷,或利用,被抬举,或贬低——面对自己美貌带来的财富或是厄运,她们自己却无能为力,一切却只能听天由命。
▲边塞
曾有人置评曰:中国乐曲作品中,写景者数《春江花月夜》,写情者,当属这首《塞上曲》为最。
此时此刻,聆听琵琶一曲,让人不禁联想到白居易所著《琵琶行》里那含着愁怨低眉信手轻轻拨奏琵琶的女子: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琵琶行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命运,昭君却又何尝不是在那个繁华却又落寞的角落里,这般地拨奏着琴弦,将寂寥诉说给边塞的风声。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一曲琵琶曲,承载着属于她,也属于许许多多与她拥有相仿命运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