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珮閣古琴書目草錄第二版下,附評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琴史研究及材料

古代材料:

蔡邕(漢)著,孫星衍(清)輯校:琴操;pdf

桓譚(漢)著,嚴可均輯:新論;上海人民出版社(卷十六琴道)

朱長文(宋)著,林晨編著:琴史;中華書局

僧居月(宋):琴曲譜錄,(有多個版本,詳拙作關於則全)古籍庫、pdf

趙希鵠(宋):洞天清祿集,古籍庫(又中美碩士有校勘本,caj)

汪元量(宋)著,孔凡禮輯校:增訂湖山類稿;中華書局

某(明)輯錄:琴苑要錄,瞿氏轉抄本,經傳累葉齋

夏澍芳(明)編:琴苑,經傳累葉齋

劉珠(明):絲桐內外編

王坦(清):琴旨;中國書店影四庫本

評:若要了解乾嘉時期乃至天聞閣的琴調紛爭,必讀王坦、王善二人。

曹庭棟(清):琴學內外篇;pdf

孫真湛(清):琴學圖攷;pdf

日用類書太多不錄

范煜梅编:历代琴学资料选;四川教育出版社

近世材料、史話:

晨風廬會琴紀錄;經傳累葉齋影

經傳累葉齋輯:近代報刊琴學文集第一期

張友鶴:琴學源流、學琴淺說;經傳累葉齋輯影

評:精論頗多,下啟查顧,實在先聲。

今虞琴刊;吳兆基百年重印王壽鶴藏本

Laloy:LaMusiqueChinoise;pdf

評:有一段溪山琴況的法譯,其對於溪山琴況的把握還是比較精道的,他也與京滬國樂界有所接觸。

高羅佩(vanGulik,R.):琴道;pdf(又有王建欣譯本)

評:其中一些材料甚是稀罕,足見高羅佩目力不凡。其譯文也頗有客觀。

許健:琴史新編;中華書局2

林晨:觸摸琴史;文化藝術出版社1

評:材料豐富,敘述翔實,文字清通。

林西莉(瑞典)著,許嵐、熊彪譯:古琴;上海人民出版社9

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中国音乐家学会山东分会编:山东省文艺志资料;

張世彬:《幽蘭譜》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學報第五卷第一期

何謙編著:幽蘭—古琴家李仲唐口述實錄;太白文藝出版社1

評:一手材料,珍貴珍貴。

琴上百年,琴者9.10

戴曉蓮、李適強編:上海古琴百年紀事;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評:大好書,清末部分的許多是搜羅報刊而成,非常全面;國朝相關的許多內容是從一手材料出的,價值很高。

嚴曉星編:民國古琴隨筆集(增訂本);西泠印社9(海豚書館舊版)

又高羅佩事跡(海豚書館舊版、西泠印社新版)

又莊劍丞古琴文稿(毛邊本)

又查阜西與張充和

又梅庵琴人傳

又七弦古意(論集,為免重出,錄此)

又近世古琴逸話

又條暢小集

又秋籟居憶舊(陳兄所贈)

評:每出必精,非常好。材料非常深入,考證詳細,尤其敬佩嚴曉星先生對地方文物文獻的熟悉,且極能觸類旁通。

方繼孝著:陳夢家和他的朋友們;三聯書店

評:此書令人倍感痛心,夜讀冷汗直冒。感歎查阜西先生劍膽琴心,在多少人之上,為吾輩楷模。

楊曉主編:蜀中琴人口述史;三聯書店

陶藝編:梅曰強紀念文集;(又師所贈鸿之、张玉新:琴中无相;商务印书馆5)

王風:琴學存稿;重慶出版社

評:著眼宋季、元、明初較多。當先讀饒宗頤先生琴論再讀王風此作,其中以其墓志銘考證為最緊要。一些推論在引用是宜審慎。

梁基永:松盧琴學論稿;重慶出版社

評:研究潞琴、廣東琴史精絕。大呼陶朱公。

凌瑞蘭:琴齋夜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7

評:高中讀到的時候覺得非常有趣,今天看來或許作為研究不夠深入。然而仍是一本很好的琴學隨筆,每一個課題都可以作為起點挖掘下去。秋塞吟一脈已有嚴曉星先生作過考證,而憶故人尚可進一步探索。另外對古琴的曲式學這塊兒實在是缺乏研究。

山寺美紀子著,徐樑陶熠譯:碣石調幽蘭第五之研究;重慶出版社

評:國內“研究”幽蘭的許多對幽蘭的學術研究不太了解,頂多也就接觸一些非常古老的材料。幽蘭研究實錄之後,還有許許多多的幽蘭研究,有些並不那麼易得。而此書翻譯精良,容易得到,作者又對多個方面皆有詳述,內容充實全面。尤其感歎寫本時代傳承不易,荻生徂徠用心良苦,我輩今日坐享其成且有不計其數的資料,真是慚愧慚愧。

姚品文輯:朱權研究史料文獻彙編;重慶出版社

評:如果切實要做研究,仍然要去找一手材料,但這本書可以做一個指南。且其中有一些古籍的序跋,未必人人能夠翻閱,故而收入一本挺有意義。可見臞仙精博通,總愛搞些ostensibly虛頭巴腦的東西。另外,收錄了寧獻王陵寢的概況及朱權部分子孫的信息。把希仙直接和朱宸濠劃等號似乎不妥。不過從其所收錄的寧王後裔來看,似乎除國之後就不再用“仙”了。

裴曉秋:沙堰裴氏琴學遺緒;重慶出版社

評:只為沙堰琴編而購此書。某不才,景仰裴氏細膩的注釋文字,入微的音樂感知,多受其啟發。此書是裴鐵俠先生孫女據江嘉祐所贈刻本《沙堰琴編》打譜的合集,無其它內容。

顧穎:清機小錄;團結出版社

顧穎:雲門琴譚;廣陵書社9

評:所收材料有可觀者,譬如枯木禪撫琴照片一張。

顧鴻喬:西蜀長歌行;香江科學出版社

評:排印一般。然此書提醒我們要在更大的context中探究琴史的發生,而不能僅在於琴。

梁承忠:琴人胡瑩堂之行跡考述,民

評:是學位論文,值得一閱。又一次強調要在大的歷史背景下考察琴史。

张斌:宋代古琴文化考论;南京大学出版社4

評:此書我未及通讀,然從cnki下載讀過其博論,但涉北宋,主校琴史。

汪铎编:琴道(合订本);内部交流壬午春

評:是變為純用臆說之前,然個中仍要簡擇。

郑磊编:浙操徐门之后;西泠印社出版社

評:所載嚴曉星文好。其餘有為展會而拼湊的感覺。

散見材料(不作評):

趙聞禮(宋,理宗時人)輯:陽春白雪(錄徐南溪詞瑞鶴仙);古籍庫

俞琰(宋):書齋夜話、爐火監戒錄;古籍庫

周密(宋):齊東野語、浩然齋雅談;古籍庫(擬購)

周密(宋),鄧子勉點校:志雅堂雜鈔、雲煙過眼錄、澄懷錄,中華書局

戴表元(元):剡源集;古籍庫

王逢(元):梧溪集;古籍庫

王惲(元):秋澗集、玉堂嘉話;古籍庫

吳澄(元):吳文正集;古籍庫

袁桷(元):清容居士集;古籍庫

趙孟頫(元):松雪齋文集;古籍庫

鄭玉(元):師山文集;古籍庫

楊維楨(元):鐵崖先生古樂府;萬有文庫,商務印書館

烏斯道(明):烏斯道集;浙江文叢,浙江古籍出版社2

宋濂(明):文憲集;古籍庫

倪謙(明):倪文僖集(錄徐公墓志);古籍庫

何喬新(明):椒邱文集;古籍庫

汪文斌(明):潛口西山汪氏流芳譜;國圖藏明嘉靖鈔本(擬截圖,然而太糊了)

張岱(明):陶庵夢憶;pdf

沈嘉轍(清):南宋雜事詩;古籍庫

王世襄:錦灰堆;三聯書店

方志、書目不錄

其他研究:

琴翼;經傳累葉齋影

易存国:中国古琴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吴钊:绝世清音;古吴轩出版社5(老师所赠)

蔡良玉:古琴艺术英汉双语小辞典;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7

評:用起來要慎重,未必都對,前後也有術語不統一的情況。

杨青、徐元:古琴艺术知识问;人民音乐出版社1

葉明媚:古琴文化藝術,翻印本

陳曉音:《幽蘭》(三譜比較),民

音樂學律學

姜夔(宋):白石道人歌曲;溪山餘事影疆村刻本

張炎(宋):詞源;影光緒娛園刻本

評:白石道人歌曲自不必說,張炎的詞源除了提及了楊纘、徐理、毛敏仲之外,還有對彼時音樂理論的記錄,比較清晰,意義重大。

林謙三(日本)著,錢稻孫(譯):東亞樂器考;上海書店出版社

林謙三(日本)著,郭沫若(譯):隋唐燕樂調研究;商務印書館(初版)重印

評:旁引梵文材料待日後一閱,以sa為羽,可備一說以正俗論。

李玫:東西方樂律學研究及發展歷程;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7(福建教育出版社中國傳統律學已贈)

李玫:“燕樂二十八調”文獻通考;科學出版社9

評:征引皆重要文獻,備查。

李玫;中立音音律現象研究;超星

評:李玫妙通文獻,能夠從中發現重要材料,然而不著意打譜,有時仍有臆測。如中立音中五知齋一章雖多妙筆,然七七之論,有待商榷。

童忠良等:中国传统乐学;福建教育出版社4

謝俊仁:審律尋幽;重慶出版社

評:其書、陳長林文集、喻輝論文、吳文光丁承運五音調論文都是基礎中的基礎。

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0(已贈)

崔憲:曾侯乙編鐘鐘銘校釋及其律學研究;人民音樂出版社

評:鐘律和琴律有一定的類似之處,或許也有相關,然而曾鐘的音律網絡至今也並未完全確認,此書材料還是比較多的,雖然未必處處都能達到正確的定論,但由於其清晰周全,適合一讀。

崔宪:探律集;超星

王光祈(民国):翻译琴谱之研究;中华书局经传累叶斋

陈应时:琴律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5

評:僅用於參考其材料,其研究則不可盡信,不從曲譜出發故多有臆說,陳長林、謝俊仁已有辨證。

尹溧新:古琴乐理实用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曲類:

崔令欽(唐):教坊記、南卓(唐):羯鼓錄、段安節(唐):樂府雜錄、王灼(宋):碧雞漫志、方培成(清):香研居詞麈;遼寧教育出版社

朱權(明):太和正音譜;pdf

魏良輔(明):曲律、王驥德(明):方諸館曲律、沈寵綏(明):度曲須知、徐大椿(清):樂府傳聲;昆曲演唱理論叢書;三聯書店4

楊蔭瀏、陰法魯:宋姜白石創作歌曲研究;音樂出版社,後人民音樂出版社重訂

劉楚華主編:宋韻遺珍—白石道人歌曲重構;商務印書館

丘瓊蓀:白石道人歌曲通考;pdf

高文、丁紀園:白石道人歌曲譯譜新注;河南大學出版社

卞趙如蘭的白石道人歌曲研究(擬購)

劉崇德編:現存日本唐樂古譜十種;未購(梁兄惠告可從日本網站下載)

智化寺文獻(擬購)

葉棟、劉崇德、陳應時、王克芬等書、譯譜詳超星,不一一

西樂(部分):

劉志明:和聲學;全音樂譜出版社,民90

劉志明:曲式學;全音樂譜出版社,民99

平均律如何毀了和聲,又幹你什麼事(已贈)

堀內敬三著,邵義強譯:西洋音樂史;全音樂譜出版社,民94

觸類旁通

王冰(唐)注,林億(宋)校正:元本黃帝內經素問;國家圖書館出版社9

郭熙(宋):林泉高致;pdf

評:全是經驗之談,鮮有空文,楊氏琴學叢書中就有結合琴曲與繪畫。讀林泉高致,更是可資打譜

陳繹曾(元)著,慈波輯校:陳繹曾集輯校;人民文學出版社7

評:和臞仙有關。同時陳氏的文說全是經典實在之論。琴譜中頗有文氣故,亦爾可資打譜。

陳會(明)撰,劉瑾(校補):神應經;收中醫古籍珍本集成;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4

評:和臞仙有關。

董其昌(明):畫禪室隨筆;pdf

計成(明):園冶;pdf

黃成(明)著:髹飾錄(四種);經傳累葉齋影蒹葭堂本、德川本;國初羅振玉題本;三聯刊王世襄解說本

評:彈琴不可不知漆工,此書又是基礎文獻。

王露(民國)編著,李華萱等整理,李榮聲執筆:玉鶴軒琵琶譜;人民音樂出版社

評:可見心葵先生嘗研究唐宋音樂,並用琴法於琵琶。

徐謙(民國):筆法探微;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評:本想寫《歷代書法論文選》《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但那實在是另一個領域了,大大超出了觸類旁通。因此只取這一本寫得最明了的書。筆法產生的筆墨效果與古琴的聲後走手用韻大有相通之處。帶有旋律意義或是反(anti-)旋律意義的走手線條,要出兩頭明白,不斷變化,充滿力量,我稱之為筆意;而裝飾性的左手效果如種種吟猱逗觸喚要避免成為旋律化,而欲其渲染,故而稱之為墨法。用筆法鐘頭中尾鋒之分,轉、折、往復、啄、波磔、趯、掠、勒、戰、擺、攫、換、滾、換等等皆可在琴中相應,而筆力之用力,亦可資左右手。

王光祈(民國):中國詩詞曲之輕重律;pdf已佚

徐立孫,針灸發微;江蘇人民出版社

評:西學衝擊下,主動發掘功能主義的視角,來用更理性的話語書寫中醫,對經絡臟腑的認識較為深刻。其中許多取穴方法也值得參考,譬如列缺。

高羅佩(荷蘭)著,施曄譯:長臂猿考;中西書局5(朋友所贈)

評:太可愛了

馮勝利:漢語韻律詩體學論稿;商務印書館20

馮勝利、王麗娟:漢語韻律語法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

評:以韻律學的眼光看待世界詩律,根據相對凸顯律RPP(relativeprominenceprinciple)來構築基礎詩律模式,不同的詩律單位、附加特征,可以有不同的組合原則,形成多種多樣的詩律模式。而這點可以運用在非齊整律的詩句分析,也就把陳拙、則全、陳繹曾的理論往前推進了一大步,節奏的問題有了韻律詩體學的科學闡釋。

Ps友人借閱:

虞和欽:和欽文集——性理論、文辭我見;民25

評:虞和欽於韓文公、江西詩派多有用工,又探究古體詩律中平仄,可以一睹。

王韜(清):淞濱瑣話;齊魯書社

许云珩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3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