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的战争克里米亚战争与尼古拉一世

在俄国史中,有一个颇为热络的话题,就是尼古拉一世的自杀与-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事件过去几乎年了,但这个话题至今还不绝于耳,余音袅袅。

史书上是这样说的,据说俄皇尼古拉一世身体健硕,像壮士一样的体格,58岁时几乎还有青年人的活力。但一场克里米亚战争打得他焦头烂额,节节失败,让他这个执政30年,气吞山河,指点江山,企图包揽裁判欧洲事务的天皇老子,一下子羞辱难当,万念俱灰,于是乎向手下讨来毒药,吞下后呜呼哀哉了。但官方马上辟谣说,他是肺炎病重而亡。

沙俄皇帝尼古拉一世究竟真相如何?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克里米亚之战是如何引发这一事件的,让人们迄今议论纷纷。不可一世的沙皇与克里米亚战争的发生

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简要地说,是因俄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矛盾的激化,同时也是由俄国与法国、英国之间在中东、巴尔干一带的冲突而引起的。实际上,这是为各国争夺日已衰落的奥斯曼帝国的“遗产”,获得欧洲优势,霸占中近东而发生的一场战争。具体说,是为争夺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出海口——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特权。但开战的理由和借口,却另有一番说辞。在俄国方面,有两个借口:一是要土耳其当局向俄国交出在土耳其的波兰侨民(因为波兰侨民一向反俄,特别年代波兰起义后,沙皇政府更以捕灭波兰起义者为己任),土耳其坚决予以拒绝,非但不交出,反而示威性地把波兰起义者编入了本国的军队;二是,俄国以维护巴尔干斯拉夫人的宗教信仰为借口,要这些基督教和东正教信徒监管巴勒斯坦的“圣地”(当时巴勒斯坦属于土耳其)。英法在头一个问题上站在土耳其一方;在后一个问题上,主张由英法的天主教派管理这块“圣地”。但土耳其当局在“圣地”问题上犹疑不决,起初支持法国,接着在俄国的压力下,又转而支持俄国。于是,法国强烈反对,以封锁海峡相威胁。土耳其接着又屈服于法国的压力,改为维护法方权益。

沙俄利用这一争端,决定下力气解决这里的问题。这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趋向衰落,俄国想要对其下手,瓜分其领土的欲望日益滋长。俄以上述“圣地”问题要挟君士坦丁堡,否则,就要让奥斯曼治下的两个多瑙河公国,以及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走向独立,置于俄国“保护”之下。于是,尼古拉一世派使者前往与土耳其进行无礼蛮横交涉。

冲突急剧升级。年7月,俄皇尼古拉一世派8万大军占领多瑙河公国,并准备派兵包围博斯普鲁斯海峡。此前,英法舰队已排兵布阵。于是,在年10月拉开了战幕。

克里米亚战争的进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年11月到翌年4月,是俄土在巴尔干半岛展开的战争行动;第二阶段,从年4月到年4月,英法开始干涉克里米亚,海军舰队先后在波罗的海、白海、勘察加半岛发起进攻,用以牵制俄军兵力,接着俄军在外高加索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随后双方在黑海沿岸,集中兵力于克里米亚半岛,最后围绕争夺俄国控制的黑海咽喉要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展开决战。英法军队采取逐渐缩小包围圈的战术,最后用门大炮轰击俄军的工事,以该地陷落标志着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

战争,往往是主战者、发动者倾全部国力,以一国多年积蓄之财力、人力、军力为赌注的一场大赌博。

战争,是炮弹横飞、尸横遍野的野蛮游戏,也是血流成河,尸堆如山,家国破碎,黎民遭殃的巨大悲剧。战争是百姓的炼狱,也是野心家实现梦想,统治世界的人肉筵席。

战争超常残酷,刺激人心,刺透了良知者的良心,也刺出了黑心者的黑肝烂肺。良知者,发出呼吁的善言;黑心者,亮出狰狞丑态,也从喉管里挤出疯狗般的吠声狞叫。每逢战争,是各色人等充分亮相表演的大赛场、大舞台。对战争当事者,战局胜败,性命攸关:战绩辉煌,长国运,增威风,现英雄本色;败绩连连,颜面扫地,国运衰败,国人喊杀,万民追责。这造成了一种全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39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