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有多残酷累累白骨2米高汉周读书

文/食堂

01

宝元三年(年)正月,宋夏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年,李元昊再次大举进攻宋朝。

三川口之战一战,宋军惨败,前线最高指挥官范雍被撤职。

在李元昊的打击下,宋朝有意放弃潼关以西土地。

西北形势异常危急。

宋仁宗下令,韩琦火速奔赴西夏战场担任陕西安抚副使。

韩琦领命之后,又推荐朝廷启用范仲淹。

范仲淹还没赴任,同年五月,战事再起,宋朝塞门、安远失守,大宋再遭重创!

宋仁宗赶紧任命夏竦担任陕西路经略安抚使,接管鄜延、环庆、泾原、秦凤等陕西四路军政大权。

两个副手,分别是韩琦和范仲淹。

其中韩琦主管泾原路,范仲淹担任主管鄜延路,再任命庞籍为鄜延路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主管粮草调集。

三大名臣聚首西北。

夏竦上任后,啥事都没干,就只请求增兵、增粮、增钱。

经过几次扯皮,宋仁宗顶着巨大压力,大手一挥,向西北征集天下粮草,增兵20万。

钱也不能少,宋仁宗先从国库拿出万贯,再自掏腰包,从私库拿出万贯。

而这只是开战前预支军费。

宋仁宗下了血本,意思只有一个,举全国之力报仇雪恨,搞定李元昊!

02

这年八月二十八日,范仲淹来到了鄜延路的延州府,上任后,改革军制,奏选良将;修城建寨,屯兵营田;安抚诸羌,发动百姓;以守为攻,以战迫和!

因为有了范仲淹,李元昊再也不敢来骚扰本应是最危险、最薄弱的鄜延路!

夏人相戒曰:“小范老子(范仲淹)腹中自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范雍)可欺也!”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接下来看韩琦。

李元昊不敢惹范仲淹,于是就去招惹韩琦。

这年九月十四日,李元昊给了韩琦一个下马威,突然杀向泾原路镇戎军(今宁夏固原)西北的三川寨!

一场血战下来主将镇戎军西路都巡检杨保吉战死,三川寨失守,之后北宋连失三堡!

韩琦这下被砸得有点晕,但他反应十分快。

第二天,就派三个都监刘继宗、李绛、王秉分兵救援!

紧接着又派泾州驻泊都监王珪(因善使铁鞭,号称“王铁鞭”)率三千骑兵驰援!

可王铁鞭还没到三川寨,就被西夏军重重包围。然后他率部杀出重围,来到镇戎军城下。

王铁鞭请城内增派援兵,但城内不同意,只用绳子坠下粮食给他们。

王铁鞭也是狠人,等部队吃饱后,直接率阵杀敌,连杀数将,大振军心!

而后韩琦又率泾原路钤辖郭志高驰援,收复三川寨!

但李元昊铁了心的要找韩琦麻烦,接着猛攻镇戎军。

镇戎军是泾原路最大的军事据点,其战略地位仅次于首府渭州(今甘肃平凉)。

李元昊只要拿下它,就可南下渭州、泾州(今甘肃泾川北),打穿直达关中的通道!

因此尽管韩琦刚上任不久,但他绝不容有失!

面对这种局面,如果是范仲淹,会死守到底;

如果是范雍和夏竦,则只会求援;

但他是韩琦!

韩琦坚信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他坚信只有进攻,才能打击李元昊嚣张气焰!

于是韩琦一面调集泾原路各部火速增援镇戎军,同时把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悄悄调了过来。

环庆路统领庆州、环州、邠州、宁州、乾州,并不归泾原路管,但韩琦是陕西安抚副使,说话也管用!

而后韩琦让任福带上泾原路和环庆路的精兵,还有他儿子任怀亮、侄女婿成暠去偷袭白豹城(今陕西吴旗西)。

白豹城在庆州(今甘肃庆阳)东北里外,北邻西夏重镇叶市,东接后桥诸堡及金汤城,是李元昊之前深入宋朝境内建立的重要军事基地,直接控制着东进鄜延、南下庆州的交通要冲。

说起来,白豹城已经远选脱离了韩琦的防区!

但韩琦不管,反正都是打李元昊,打哪不是打?

结果白豹城一战,任福大胜,直接拿下白豹城,战果丰硕,俘获无数!

任福一战成名!

李元昊被迫撤军。

韩琦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取得宋夏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胜!

03

从这已经看出韩琦和范仲淹的分歧了。

范仲淹是坚定的主守派,铁了心练龟缩大法,他的战略方针就一个字——守!战略目标也一个字——和!

而韩琦是彻头彻脑的主战派,一心进攻,战略方针就一个字——攻!战略目标也一个字——灭!

两人一个稳妥保守,一个冒险积极!

这次胜利让韩琦信心爆棚,趁此大胜,向宋仁宗提出一个疯狂的建议:

兵分五路,征讨西夏,一劳永逸,赶尽杀绝,彻底搞定李元昊,重振国威!

韩琦的计划,范仲淹是极力反对的!

而朝廷里的大臣对此更不以为然,抱以白眼。

你小子狂什么狂?你以为你谁?还五路进讨?

可能是宋太宗伐辽失败的阴影太大,也有可能宰执大臣们被李元昊打怕了,他们找出一箩筐韩琦计划必将失败的理由。

甚至还有人觉得韩琦别有用心,是在挑逗官家对三川口惨败的愤怒情绪,是在怂恿官家,以达到他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

韩琦强压心中怒火,转而征求顶头上司夏竦的意见。

“夏大人,你说吧,支持我还是范仲淹?”

夏竦也觉得难办,都是左右手,现在两人闹分歧,怎么办?且两人意见都不容他忽视。

夏竦眼睛一转,耍了个滑头,不说同意,也不说反对。

“这么大的事只能官家做主!”

于是韩琦带着尹洙,屁颠屁颠回京请示官家旨意!

回京后,韩琦面临的是一场舌战,一次次刁难!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官家被说服了,同意韩琦攻夏计划。

但是五路变两路,由他主管的泾原路和范仲淹的鄜延路联合出兵,其它三路则被以各种理由砍掉。

谁也不知道韩琦这会有没有一种日了狗的感觉,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决定出兵。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定在隔年(年)正月上旬,对李元昊发动猛攻,不克不归!

可新年刚过,韩琦就差点晕了过去!

官家突然下令,鄜延路不出兵,要打你自己去打吧!

WHAT?

其实是范仲淹给官家连写了三封奏章,直接改变了官家的主意!

要么说在大宋会写文章还是有好处的,韩琦亲自进京争取到的东西,远在西北的范仲淹写写奏章就轻而易举的搞定了!

韩琦马上派尹洙(两人共同好友)去延州,劝范仲淹回心转意,助他出兵伐夏。

韩琦相信,只要范仲淹肯帮忙,李元昊就死定了!

但范仲淹打定主意,非但没同意,反而劝韩琦放弃这样的军事冒险主义!

范仲淹和韩琦是很好的朋友,但这无关友谊,这是两个骄傲的人的坚持。

韩琦最后没办法,被希望转向了庞籍。

因为庞籍此时不仅是鄜延路二把手,还负责整个陕西路的军需钱粮。

结果庞籍的消息有好有坏。

好消息是,庞籍答应了韩琦的计划;

坏消息是西北四路都要钱粮,没法只供你韩琦一人!

说来说去,闹到最后,韩琦主张的五路攻夏,最终变成了一路攻夏!

韩琦以一路之力对抗李元昊一国之力!

韩琦的攻夏计划胎死腹中!

这就是宋夏第二次大战的战前准备!

04

宋夏战火重燃。

还没等韩琦去打李元昊,李元昊再次率大军杀到。

开战之前,李元昊玩了诈降的一招——

不仅派人去泾原路见韩琦求和,还派人去鄜延路见范仲淹求和。

面对李元昊的求和,韩琦理都不理,我信你个鬼!老子要弄死你!

而范仲淹却不经朝廷同意,开始和李元昊进行谈和工作。

当然,范仲淹也不是范雍这样的饭桶!

当即回书一封,提出8条求和条件,派韩周带着此信回见李元昊…

(范仲淹因为这事差点掉了脑袋~)

韩琦也罢,范仲淹也罢,李元昊的诈降之计都失败了。

于是撕掉了伪装,率十多万精兵,进攻北宋!

李元昊又耍了个滑头,耍得很妙,尤其是在他遇上的是韩琦的时候。

这年二月,李元昊率领十万大军从折江(今宁夏同心)进发,经天都寨(今宁夏海原),沿瓦亭川(今葫芦河)南下。

李元昊首先声称要攻泾原路首府渭州,另外分兵攻打怀远(今宁夏西吉东部),诱宋军深入,实际主力却埋伏在六盘山下的好水川口(今宁夏隆德)。

面对李元昊来攻,一般有三种方法:

第一,呆在老家,拼命向友军求援,回家保塔,万事大吉。这是最单纯的防守!

第二,先死守老家,绝不出去给李元昊打伏击的机会,命令各地自主作战,坚壁清野,层层抵抗,形成有层次防守,等到对方按耐不住,发动反击,一击毙命。

第三,以自己为饵,诱敌城下,派出精兵,打个反伏击!以攻代守,完成攻守转换。

第一种,是最笨的方法,有个成语叫“围城打援”,就是专门为此设置的,而这就是范雍的方法。

第二种是最稳妥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这是范仲淹的方法。

第三种是最激进的方法,极具进攻精神。而这就是韩琦的做法。

韩琦的做法,顺利的话,就能掌握战争主动权,获得最大的战果;

但是不顺利的话,就会输得很惨!

韩琦和范仲淹的做法谁优谁劣?

其实也很难说...

05

这年二月十日,韩琦制定作战计划。

首先,他没有在渭州城固守,他直接来到了镇戎军,迎头拦住了李元昊,等待李元昊来攻,先力挫对方锐气。

然后,他派人去前面勘察地形,发现前面有名叫羊牧隆城的地方。

此城东南方就是笼竿城,笼竿城北面是六盘山,而六盘山下有条河,叫好水川,极适合打伏击。

请注意,韩琦是派人勘察过地形的!

再之后,他把镇戎军里所有精锐都交给了任福,再招募义勇,以任福为帅,耿傅为参军事,泾原路驻泊都监桑怿为先锋。

与其配合的还有钤辖朱观、都监武英等人,其中还有之前大放异彩的王铁鞭!

最后,他命令任福从镇戎军出发,向西进抵怀远寨,然后转向南,经得胜砦,抵达羊牧隆城,作为奇兵,伺机破敌,以直接进攻敌人后方,若不利于战,则据险设伏,成为伏兵!

等到李元昊攻城不克,回军途中,精疲力尽之时,伏兵尽出,任福数千轻骑杀将出来,与其配合的朱观、武英一起上,一举毙敌!

而后韩琦大军再看看有没有机会反攻西夏,有最好,没有也能给李元昊重挫!

这就是韩琦不惜以身为饵,特意为李元昊准备大餐,精心策划的杀招!

在韩琦的设计里,任福是杀手锏,是绝不能让李元昊察觉的伏兵,绝不能冒进迎敌!

因此他特意下令:

“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

——如若你任福擅自开战,暴露行迹,就算有功,也要斩你项上人头!

从布置上看,韩琦设计了一个完美的战争布局!

于是这场战争就有意思了。

最先进攻的李元昊在准备打伏击,原本防守的韩琦,大军前移,先守后攻,也准备打伏击!

攻守双方都准备打伏击,并且伏击点都惊人的相似。

这样一来决定此战胜败的关键就在于谁能打谁的伏击!

06

二月十三日,任福率军悄悄到了捺龙川。

然而就在这时,任福听到了一个消息。

镇戎军西路都巡检常鼎等人正与西夏军战于东南方的张义堡!

这个消息就此成了这场大战的转折点。

任福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他想都没想就率军冲了上去,把韩琦特意交待的命令扔到了脑后!

由于任福率领的是精锐中的精锐,张义堡一战,任福大胜,毙敌数千,西夏军立刻奔逃!

然后任福又下了一个勇敢的决定,下令追击,一追就是三天!追到了六盘山外的笼竿城。

任福万万没有想到,这是李元昊的诈败之计,为的就是诱敌深入。

看到这,你或许会觉得任福擅自追击,就是一个大笨蛋。

可是,任福虽然有错,但他的追击路线其实也没有太背离韩琦设计的路线,他也是奔着韩琦设置的伏击点去的。

当然,他出现了偏差,一头钻进了李元昊的伏击圈!

这点任福不知道,韩琦也不知道!

不知敌情的错误,任福犯了,韩琦也犯了!

而倒霉的是,任福此时还根本不知道自己钻进了李元昊的伏击圈!

任福停下了脚步,平静的在笼竿城扎营,此时他的友军朱观、武英屯扎在隔着六盘山的笼洛川。

而王铁鞭则驻扎在羊牧隆城,都离的不远。

他们准备休整一夜后赶往羊牧隆城汇合,然后认真执行韩琦的伏击战术。

二月十四日,朱观、武英拔营而起,进至姚家川,准备奔赴羊牧隆城,与王铁鞭汇合;

而任福以都监桑怿为前锋,率军出六盘山,沿条河,向羊牧隆城前进!

然后赶到羊牧隆城5里的地方。

请注意,这条河叫好水川!

就在这时,桑怿发现了好水川河边摆放着五六个很奇怪的盒子,每个都不太大,但里边传出了鸟的鸣叫声!

他跟任福将盒打开,里面的鸟全部飞出。

而这就是李元昊进攻的信号!

准备已久的李元昊大军闻讯而出,好水川之战就此爆发!

07

任福此时已经来不及去想为什么李元昊会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自家主帅设置的伏击点了!

任福的反应是及时的,马上下令桑怿冲上去,为大军布阵争取时间!

桑怿的冲阵也是英勇的!

但好水川是一片平躺的谷地,根本就没有缓冲的余地!

于是,还没等他列阵,西夏大军冲了过来!

任福只能迎头而上,身先士卒,与西夏大军交战。

大战两个时辰后,宋军开始崩溃...

就在这时,任福似乎想到了办法,马上令桑怿和自己儿子带队冲向一座高山。

希望占据这个山头,据险而守,等待援军来救。

这确实是任福的一线生机,因为救兵已经火速赶来。

但李元昊是比他更先到好水川的,他精心布置的伏击圈,又岂会让任福抓住生机。

宋军刚往山上冲,山头就出现了西夏军队!

西夏人居高临下,有如泰山压顶,

山下的任福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儿子和桑怿阵亡。

这下不用打了,每一个宋军都知道死定了!

任福的亲兵劝他逃命,虽然很有可能逃不了。

任福拒绝了,他高呼道:

“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耳”!

说完继续战斗...直到他的军队,一个活口都没有了。

任福阵亡,接下来就轮到朱观和武英了,他们在姚水川被包围了!

他们的情况要好一点,两个原因:

第一,他们是李元昊的二号围捕对象;

第二,韩琦火速派来的两千骑兵,在渭州都监赵津的率领下火速赶来。

但也好不了多少。

又是两个时辰。

这支宋军也崩溃了。

首先赵津阵亡,然后武英重伤,宋军一败涂地,濒临绝境!

这个时候武英劝参军事耿傅逃命,因为耿傅是文官。

但是,耿傅选择了沉默!

武英急了,又道:

“英乃武人,兵败当死。君文吏,无军责,奈何与英俱死?”

耿傅还是选择沉默,然后率军冲阵。

这个时候没有了武人和文人的区别,都是大宋军人!

然后耿傅和武英一起阵亡!

朱观运气好点,带着一千败兵败将冲出了包围圈,并且很幸运地找到一段残垣断壁。

他依靠这段残垣断壁,拼命射箭,等待援军。

还好,老天爷没有抛弃他们,泾原路都部署王仲宝亲自率军及时赶到战场救援,朱观得以生还。

此战,除了朱观,两支宋军,任福父子、桑怿、武英、赵津、耿傅、等余名将校无一生还,士兵阵亡过万。

08

再来说说王铁鞭。

当任福和西夏大军激战之际,羊牧隆城里的他得知了消息。

为了尽可能的给任福一线生机,他率领全部个勇士倾城而出,向李元昊十万大军疯狂冲阵!

一次,两次,三次...不知冲了多少次,却始终都没能为任福大军冲开一条狭窄的生路!

然后王铁鞭的部下怕了,他们也是人,也怕死!

王铁鞭杀了几个逃兵,以激励士气,但是没用!

谁也不傻,谁都看得出来再冲必死无疑!

王铁鞭没办法,默默跳下马。

士兵们松了口气,以为他放弃了。

这个时候,王铁鞭向东叩拜,然后悲叹道:

“臣非负国,力不能也,独有死报耳!”

这是王铁鞭为大宋许下的诺言!

然后,世间再无绝世猛将王铁鞭。

“杀数十百人,鞭铁挠曲,手掌尽裂,奋击自若。马中镞,凡三易,犹驰击杀数十人。矢中目,乃还,夜中卒。”

战争进行到这已接近尾声。

王仲宝赶到战场后,李元昊像往常一样立刻撤兵回国。

好水川之战就此落下帷幕!

09

怎么评价埋身的好水川宋军将士?

宋史也因此评价道:

“好水之败。诸将力战以死。噫!趋利以违节度,固失计矣。然秉义不屈,庶几烈士者哉!”

虽然败了,但死得英勇,死得壮烈!

但结局无法更改。

韩琦第一时间上书,把败军之罪都揽在自己身上。

但夏竦派人去打扫战场,在任福的身上搜到了韩琦当初亲手写的军令。

好了,罪魁祸首找到了,就是任福不听将令,与韩琦无关,他只需要负领导责任!而不是直接责任人。

请不要误会,夏竦这么做不是为了韩琦,而是为了自己。

如果主要责任人是任福,他的责任要小很多。

夏竦的说法迅速被朝廷采纳,韩琦也没有为任福辩解。

就这样,任福成为好水川之败的罪魁祸首。

其实阵亡是任福最好的结局,他死了,哀荣可保;他活着,活罪难逃!

而宋仁宗呢?

出了这么多钱,用了这么多贤臣,得到的却是将士英勇奋战,不幸战败的消息!

他甚至只知道好水川这个小地方在西北,却不知道为什么大战会在好水川爆发!

他对好水川真相一无所知,他被瞒得死死的!

夏竦、韩琦在骗他,范仲淹、庞籍也在骗他,前线的每一个名将,朝堂上的每一个名臣都不会傻乎乎的对他全部说实话。

而这些人正是他必须要倚重的国之柱石。

同样是欺君,小人物欺君是死罪,大人物欺君是为国欺君。

就算宋仁宗事后知道了,恼恨之余,也只能大度的原谅他们啦!

就这样,文官的脸面保住了,宋仁宗的脸面保住了,大宋的脸面似乎也保住了,都是武将的错...

但是好水川之战败得太惨,舆论工作还是要做的。

这年四月,夏竦和韩琦通通被贬。

夏竦觉得自己很倒霉,这TM都韩琦害的!

范仲淹最惊险,因和李元昊私自通信之故,差点人头落地,但他运气好,因为吕夷简保他,反而罪过最轻。

仅仅一个月后,范仲淹就改知庆州,兼环庆路都部署司事。

追责就此结束。

接下来还是想着怎么善后吧!

不久,陈执中全面接手西北军政大权,顶替夏竦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夏竦改知永兴军!

但是,陈执中和夏竦不和。

宋仁宗没办法,又和了一把稀泥,把陕西大权分割。

夏竦在鄜州,陈执中在泾州,范仲淹则调回了庆州,韩琦在秦州。

10

宋夏战争进行到这,大宋军队被李元昊牵着鼻子走!

原因很简单,何时打,在哪打,怎么打,全部由李元昊说了算。

李元昊打大宋,绝不仅仅是只能打陕西四路,他还可以打河东路。

知道韩琦为什么主张自己主动打西夏了吧,宋夏国境线实在太长了,李元昊可任选目标,任意打击。

范仲淹的方法确实可以保住鄜延路,可大宋能做到每路都像鄜延路一样吗?

就算能做到,大宋财政吃得消吗?

果然,这年十月,李元昊在河东路闹了个天翻地覆。

宋军败得太惨!

宋仁宗下令,陈执中被贬陕州知州,夏竦被贬河中府知府,两人被剥夺陕西一切军政大权,同时陕西路一分为四!

范仲淹知庆州,主管环庆路,统兵5万;

韩琦知秦州,主管秦凤路统兵2.7万;

庞籍知延州,主管鄜延路,统兵6万;

王沿知渭州,主管泾原路,统兵7万!

四人各自兼任本路的马步军都部署、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

这年十一月,范仲淹给宋仁宗上了封奏章——《上攻守二策状》。

在奏章中,范仲淹详细的研究了攻和守两个战略方针。

然后范仲淹积极防守,迫夏求和的主张得到了贯彻执行。

四路主帅开始化身韩修城、范修城,庞修城,王修城。

此后,修城成为宋朝对付西夏的唯一答案,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是修城开道。

当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史书有了那句:

“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然而,北宋却也永远无法灭夏。

11

好水川之战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宋军战败之后,韩琦回渭州时,他看到了一个让他终生难堪的场景:

渭州城涌出几千名披麻带孝,举着灵幡,抛洒纸钱的百姓。

他们都是好水川阵亡的将士遗属。

他们拦住韩琦的马,痛哭流涕道:

“汝昔从招讨出征,今招讨归而汝死矣,汝之魂识亦能从招讨以归乎?”

——我的儿啊,你跟着韩琦一起出征,现在韩相公回来了,你们却死了,你的灵魂还能跟着韩相公回来吗?

韩琦闻言,羞愧难当,只能泪流满面,狼狈而逃!

而他这辈子最大的耻辱,还在后头。

张元同志写了首耳熟能详的诗: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此诗一出,韩琦贻笑千秋!

与之而来的是,好水川那些浴血奋战的败军之将永远被人遗忘在了历史角落,只有想嘲讽他们的时候,才会把他们搬出来鞭尸。

PS:在今天宁夏西吉县境内有一处白骨积层遗址,最厚叠压骨层达2米左右。被考证为公元年的好水川古战场遗址。皑皑白骨,默默向人们诉说着千年之前这场战争的惨烈!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76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