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与仁乐

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论语》中,常常将“礼”与“仁”、“乐”两个概念并提,是因为“礼”与“仁”、“礼”与“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缕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礼”的内涵。

一、“礼”与“仁”

“仁”和“礼”是《论语》中两个最为重要的概念,通常我们都认为“仁”是“礼”的内核,而“礼”是“仁”的外现。这样便把“礼”和“仁”两个概念联系了起来,隐含在其中的是“礼”和“仁”存在一致性。《论语·八佾》篇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仁,那么他怎么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不仁,那么他怎么对待乐呢?也就是人只有达到“仁”,才能正确地对待礼乐,从而说明“仁”与“礼”是存在内部一致性的。但是,《论语》中有两处分别提到孔子对管仲“仁”与“礼”的评价,值得探究: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

第一段引文评价管仲说“如其仁,如其仁”,第二段引文却说“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一方面,孔子肯定了管仲的“仁”,如此直接地评价一个人“仁”在《论语》中并不是常见的现象。另一方面,孔子又直接说明管仲不知“礼”。如果从“仁”和“礼”是一致的,既然管仲都已经达到了内里的“仁”,却如何会违背外在的“礼”呢?所以,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似乎有些矛盾。应该如何理解呢?我认为,在“仁”与“礼”之间,孔子更看重的是内里“仁”。外在表现有不符合“礼”的地方,并不妨碍一个人达到“仁”的境界。

二、“礼”与“乐”

《论语》中的“礼”和“乐”是两个并列的概念,“礼”是礼仪制度,“乐”是音乐制度,二者都可以用来修身、治国。“礼”和“乐”在《论语》中同时出现的频率要稍稍高于“礼”和“仁”同时出现的频率。《论语》中“礼乐”二字作为一个词出现的句子有: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论语·先进》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有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论语·先进》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论语·先进》

“子路问成人。子曰:‘……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季氏》

当“礼乐”作为一个词出现时,往往是指礼乐教化。所以,也可以见出孔子是十分重视礼乐教化的。那么,礼乐教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是达到“仁”。从礼乐教化对个人的修身之用,到礼乐教化对君子的治国之用,都是为了达到“仁”。所以《论语》中才会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达到“仁”之后才能更好地、更正确地对待、发展礼乐。

所以,“礼”、“乐”、“仁”三者综合,便可发现,“仁”是“礼”和“乐”的根本;“礼”和“乐”是“仁”的表象。作为根本的“仁”是基本不变的,而作为表象的“礼”和“乐”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29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