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萧墙”这个成语至今还在使用,虽然在人们的日常用语中使用的频率不是太高,但是报刊上的书面语中还是会屡屡出现,用来形容祸乱产生于内部,灾祸、变乱由之内部原因所致。那么,到底什么是“萧墙”?为什么“祸起萧墙”就是祸乱产生于内部呢?
“萧墙”一词最早出自孔子之口。《论语·季氏》篇记载道,春秋末年,诸侯兼井,当时把持鲁国国政的季康子打算征伐鲁国的附属国颛臾(今山东省费县西北),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季路都是季康子的家臣,二人前去向孔子通报这一消息。
孔子听了之后说道:“冉有,这不正是你的过错吗?颛臾是从前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山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鲁国的臣属啊,干吗还要去征伐它?”
冉有其实是赞成征伐的,此刻一听老师这样说,赶紧撤清自己:“这都是季康子的主意,我们俩可没有这么想。”
孔子一眼就看穿了冉有的用心,继续批讲道:“冉有啊,周任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尽自己的力量去承担自己的职务,如果实在做不好就辞。’有了危险不去扶助,摔倒了不去搀扶,那还要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刚才的话也说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一看老师不依不饶,嘟嘟囔囔地说:“颛臾城墙坚固,还靠近季康子的封地费邑,假如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季康子子孙的后患。”
孔子一听更不高兴了,说:“冉有啊冉有,君子最痛恨的是那种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却又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辩护的人。国和家不怕穷,就怕不平均;不怕人口少,就怕不稳定。财富平均了,人们就不会感觉到贫穷了;百姓和睦了,就不会觉得人口少了;国政稳定了,就不用担心亡国败家的危险了。做到了这些之后,如果远方的人们还不来归附,就要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来归附的,就要让他们能够安心地住下去。如今你们俩辅佐季康子,远方的人不来归附,你们却不能招徕他们;国家分崩离析,你们却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动用武力。怕只怕季康子的祸患不在额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萧墙”,郑玄注解道:“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原来,“萧”通“肃”,“萧墙”就是国君的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面对大门,像一扇屏风,因此又称“塞门”和“屏”,作用当然是为了遮挡外人的视线。
臣子要进入室拜见国君,必先经过此门,到了这扇门,一想起将要见到最高领导人,立马肃然起敬,故称“萧墙”(肃墙)。所以孔子所说的“萧墙之内”就是指宫内,宫内当然也就是内部了,后人于是用“祸起萧墙”比喻内部的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