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有什么偏方 http://m.39.net/pf/a_4699279.html(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汉末天下大乱,曹操、刘备、孙权三大集团最终得以在诸侯混战之中脱颖而出,这与这三大集团中的谋臣们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在曹操集团草创期间最为重要的谋士是荀彧,刘备集团则是诸葛亮,而东吴集团的最为关键的谋士无疑是张昭了。裁剪正是因为这位被孙策、孙权誉为“谋主”、“张公”的张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孙策才得以白手起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迅速拿下江东,奠定了割据东南的局面,孙权也才能够以十九岁的年龄顺利接掌江东大位并逐渐发展壮大。就算到了三分天下之后,张昭仍然在东吴政坛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裁剪不过,令人惊愕不已的是,孙权不但没有将这位众望所归的东吴士人领袖任命为丞相,反而自建国之后就一直直接或间接的打压张昭,屡次和张昭发生激烈冲突,甚至不惜采用黄土塞门、火烧其门的极端方式来羞辱张昭,弄得这个老骥伏枥的江东老臣晚年无所事事,只能以著书立说聊以度日,这一些都与张昭的志向和理想相去甚远。裁剪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功绩卓著、名满天下的顾命之臣晚年遭遇如此境地呢?从今天开始,本系列就来说说张昭。裁剪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生于永寿二年(公元年)。张昭少年时期就勤奋好学,曾经跟随白侯子安一起研习《左氏春秋》,同时还擅长隶书,是当时徐州一带较为出名的青年书法家。早在十几岁的时候,张昭就与琅琊郡的赵昱及东海郡的王朗闻名徐州一带,同时这三人也是关系密切的好友。裁剪延熹八年(公元年),年仅二十岁的张昭被已经郡里推举为孝廉。按照东汉的官员选拔制度,被推举为孝廉,就意味着迈出了步入仕途的第一路,之后大都会被朝廷提拔为郎官成为朝廷的正式官员。但张昭却推辞不去,而是与好友王朗一起参加了东汉末年的一次关于旧君名讳问题的大辩论,并从此一举成名。裁剪这次的辩论是由时任汝南主簙的汉末大儒应劭的观点引发的。应劭主张要为汉光武帝以来已经去世的五十六位帝王、诸侯王及其亲属避讳。为此应劭还专门撰写了一篇名为《旧君讳议》的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该文已经问世便在汉末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激烈的讨论。对于应劭的这种观点,张昭难以赞同,便为此写下了一篇《宜为旧君讳论》的文章加以批驳。裁剪张昭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劭所提出的君臣之间的亲亲之义及尊尊之情都会逐渐的衰减减低,四世则穷,五世则降,六世则竭。张昭还通过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种种君臣同名的现象加以举例,认为应劭的观点进退失据,虽说是为了尊重所谓旧君的名讳,但却将避讳的问题说的过了头,变成了难以收场。而将旧君五十六的名讳列出并要求后人避讳,不仅违背古训,同时也难以在现实中得到实行。裁剪纵观张昭《宜为旧君讳论》一文,不仅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同时也切中要害,反映出年青时期的张昭所具备的勇于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坚持自己观点的思想性格。因此,该文问世之后很快便得到了徐州名士陈琳的高度评价,张昭也因此名声大振。不过,此时的张昭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汉末社会的日趋混乱即将给自己的人生造成多么大的影响和冲击。参考书籍:《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