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获奖理由
全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作为黑塞中期作品代表作的《荒原狼》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哈立·哈勒尔作为一位鄙视现代社会生活的正直作家,在无情的追捕和孤独的自闭中开始处于精神分裂的状态,在读过《评荒原狼》后,认定自己就是同时存在“人性”和“狼性”的荒原狼,此后他常常在公共聚会中发表自己的反战言论,而这些言论给他带来的是来自狭隘民族主义者的排斥,这些排斥使他更加孤独。
后来他遇到了赫尔米娜,不仅仅获得了肉欲的满足,还结识了音乐人帕布洛,他逐渐在各种感官中忘掉了忧虑。
最后他在看到赫尔米娜和帕布洛的亲密相处,“狼性”爆发后将赫尔米娜刺杀。
其中主人公哈立正如黑塞的一个映照,他主张反战的言论以及由此得到的排斥都与黑塞自身的经历如出一辙;
赫尔米娜则是黑塞的女性映照,文中在哈立和她见面的时候曾说她像哈立的一位男性故友应当也是一个印证,在作品中,赫尔米娜也是哈立心中的阿尼玛(可以理解为完美女神的形象),她对哈立有着引导的作用,她将哈立从自杀的痛苦中解救出来,最后一步步引导哈立亲手将她刺死,也有评论家认为赫尔米娜是哈立的女性的镜像,她的出现只是在治标不治本的层面解救着哈立,而只有当她被刺死后,哈立才真真正正的得到解脱;
音乐人帕布洛在作品中不仅仅存在于现实世界,还存在于如同理想幻境的魔剧院中,因此他更像是哈立的自性(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原型自我,英文为self,与意识自我相对应)映像,他是真正解救哈立的人,正如“莫扎特”、“歌德”等“不朽者”一样;
而“莫扎特”、“歌德”等“不朽者”则是一种力量强于帕布洛的一种理想存在,象征着一种神圣的精神信仰引导着哈立逐渐摆脱痛苦。
《荒原狼》与黑塞的其他作品一样拒绝集体的强制力量,强调个性与孤独;
而这部作品又不同于他的其他作品,其中大量运用了心理意识流,具有德国特色的抽象哲思。
作为优秀的超现实主义小说,大量理想梦幻的场景以及意识流和象征的运用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知识分子内心的痛苦和矛盾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读者,他处于人性和兽性的临界处,既拥有着高尚的思想,又充斥着阴暗的欲望,因此在魔剧院中,作者使主人公看到无数个分裂的自我。
然而这部作品又是一部净化心灵的灯塔型作品,在作品最后,作者使主人公在莫扎特的引导中去求得肉与灵的和谐统一,正如黑塞曾指出《荒原狼》的宗旨是指出一种永恒的精神信仰,在维持信仰的同时,揭露出那个时代对精神的蔑视,以及这种蔑视对于那些具有高度文化、高度精神修养者的摧残。
《荒原狼》出版后在德国引起了轩然大波,继而被译成近二十种文字,在处于反战情绪高昂而产生信任危机的西方(欧洲和美国)青年之间形成一阵阅读高潮。
这部作品对于年轻而迷茫的十六七岁的学生应该是冲击极大的,在我读完这部作品之后也是很久都有一种胸腔很闷,想哭但是又觉得缺氧而不能将泪水涌出的感觉。
小时候读这部作品的时候也曾为自己心中的“狼性”而感到自豪,而随着走入社会,在回头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有一种既懊恼又无奈还恨自己的感受。
我们都曾不耻于沦为只有“人性”的人,我们都曾清高过,都曾骄傲过,都曾认为自己不凡过,然而呢,随着进入社会,我们开始隐藏着对小市民的蔑视而做着小市民,也开始回避着对秩序的鄙视而遵从着秩序,我们逐渐成为我们看不起的人,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内心很恨自己,恨自己怎么就活成了这个样子,活成了“跪”着的姿态。
然而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权利金钱的时代,无论再怎么痛苦,我们也得挣扎着向前“爬”(生活),因为我们在社会里就无法摆脱责任而完全地去追求自我。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在幻想着拯救世界、拯救人类,所以很多人小时候都想做医生、警察,甚至是超人。
然而生活总是让我们“打脸”,长大后的我们连自己都拯救不了,我们都是在“苟延残喘”又如何去实现儿时做超级英雄的理想呢?
而这部作品又是温柔的,它给了我们一丝光亮,它告诉着我们,“狼性”不足以为之自豪,“人性”也不足以为之耻辱,而最终的解脱则是“狼性”和“人性”在分裂中达到统一。
《东方之旅》以某一个盟会所发起的一项行动名为作品名,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H·H·作为成员加入“东方之旅”,然而这一行动却在中途解体,H·H·也就离开了这一盟会,日过境迁,H·H·重新找到里奥,通过考验后又一次加入该盟会,也担任了更加重要的职责,象征着H·H·重建信心与希望的过程。
其中H·H·正是黑塞的又一作品中的映像,特别在作品最后,盟会档案中显示H·H·于年成为卡尔夫(黑塞家乡)的公民。
另外,这部作品中的路线也与黑塞在年到年的多次旅行相近,并且H·H·的很多爱好也与黑塞具有耦合,因此可以判断这部作品是具有一定的自传性质的。
但是这部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不同于黑塞之前的作品,它不再专注于个人的探索,而是将目光转向个人发展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在这种关系的探索中成就个人心灵的完善和升华。
另外这部作品在叙述写实的表象下,大量地运用了暗喻和象征等手法,同时又将本应平行的时空交叠进而为故事和人物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而且在这部作品中,黑塞将尼采的哲学思想和中国的老庄哲学思想结合起来,整合出适用于人类重塑人与集体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哲学思想。
这一思想主要来源于黑塞自身的反战意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不幸深深刻在黑塞的脑海里;
同时德国民族主义逐渐嚣张并且政治也逐渐趋于法西斯,这使得黑塞预见更大的不幸。
而老子的哲学思想主张“无争”,庄子则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这与黑塞的反战和反对争功逐利的思想达到了相应的契合。
相比于《东方之旅》,同为黑塞晚期著作的《玻璃球游戏》则在思想上更加完整和成熟。
《玻璃球游戏》的故事背景在知识高度发达的卡斯塔利亚,其中都是知识精英,而玻璃球游戏则是一种集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游戏,其规则和程序则是一种高度发展的符号系统(可以暂且将其理解为一种类似数学、哲学或者音乐的一种规则)。
其主人公克乃西特是一个极具智慧的孤儿,被音乐大师推荐进入卡斯塔利亚读大学,在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便留在该宗教团体任教员。
他深入研究《易经》等中国哲学并掌握了玻璃球游戏,进而被誉为最高智慧的玻璃球游戏大师。
之后通过与历史学家约克布斯的交往,他逐渐意识到尽管卡斯塔利亚的知识及其发达,但是其世外桃源的存在形式并不能对现实社会进行影响,因此他辞掉了职务,走进世俗社会,在朋友家做朋友孩子的家庭教师,而结局是在他刚刚担任家庭教师时,在一次游泳过程中,不幸淹死于阿尔卑斯山的湖泊中。
这部作品辩证地讨论了精神世界(卡斯塔利亚)和世俗世界(自然世界)的关系,在西方思想史中,这两者往往是分裂的,正如这部作品最终展现的一样。
卡斯塔利亚是一个纯粹的精神世界,首先其中并没有父母和孩子的概念(主人公是一个孤儿,而且他们规定可以谈恋爱但是不能结婚和孕育),也就意味着这个世界中将世俗伦理的责任直接在根源上消灭了,其次其中并没有所谓金钱的概念,政府为他们提供物资,同时他们不需要竞争物资,像是一个理想的“共产社会”。
然而这一精神世界却是孤立的、封闭的,并没有任何可以找到与世俗世界的相关点,而两者连接的入口在最后克乃西特选择担任家庭教师的时候出现了,可惜的是刚刚建立的连通就在阿尔卑斯山的湖泊中被淹没了。
这部作品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其主人公已经具备了完善的自我价值体系,他已经不需要如之前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去探索自身的价值、整合自身的思想体系了,黑塞在这部作品中将视角完全的从自我这一小的角度扩展到了整个社会。
但是读这部作品对于我来说是痛苦的,因为其慢热性,导致我很多次在前半部分产生了放弃的想法,一开始它给我一种读文献的感觉,尽管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会相对乏味和无聊,但是读到将近一半时开始发现其广阔感,但是还是稍微来得晚了一点点,也许是我还不够心平气和的原因。
另外,这部作品让我联想到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卡斯塔利亚像是一个完美的象牙塔,它达到了知识和精神的高度发达,然而呢,它与社会的联系在哪里呢?
让我想起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位前辈和我说的话“你们这些刚刚从顶级学府出来的孩子并不知道工业上用的技术有多落后”,这也是很多长辈们所说的三年的研究生文凭并不比三年的工作经验来得值钱。
卡斯塔利亚的单纯,或者说是无责制又让我想起人人都在怀念着学生时代,难道学生时代就真的比工作之后清闲么,工作之后就真的比上学忙碌么,其实并不然,只是学生时代的我们肩膀上没有责任的担子和生活的重压,那个时候的我们尽管疲惫但是都是随心所欲,而如今的我们尽管没有厚厚的书本和排的满满的课程表但是生活的无奈和无力感往往能压到那一根触碰灵魂的神经。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