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真的看不起管仲吗

史记《管晏列传》中有一句话:“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就是孔子小看他,那么孔子真的看不起管仲吗?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也称管子。管仲是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哲学家,周穆王的后代,被尊称为“春秋第一相”。管仲一生经历充满传奇,他扶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尊王攘夷”,在政治、经济、行政、军事、外交等方面,实行了诸多改革,智勇双全,功绩卓著,他的雄才大略,使当时的齐国国富兵强,也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威震一方的霸主。后世人们对管仲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自三国的诸葛亮,诸葛亮平生的偶像有两个人,一个是管仲,一个是乐毅,人们熟知诸葛亮的“口头禅”就是,“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管仲比孔子早年,对于这位前辈,孔子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论语》中,认真研究一下,发现孔子对管仲的看法,并不完全是司马迁《史记》中说的“小之”,应该是有褒有贬、有批有赞。

孔子的批评主要在《论语》第三篇《八佾》中:“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在这里,孔子确实抨击管仲“器小”(小器),并列举了两个方面,一是“不俭”,二是“不知礼”。

“不俭”是“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三归”指什么,历来说法很多,一说齐桓公赏赐的三处家产,“归”,有去处之意;一说娶三姓女,就是娶三个女人做老婆,古代女子嫁人曰“归”;还有一说指“市租”,放贷收回的粮食。“官事不摄”是说每个官员都不兼职,官吏臃肿,人数太多,总之孔子认为管仲为政不节俭。如果是娶三个老婆,那就更严重了,因为春秋之前一般人都是一夫一妻,只有诸侯王才有三宫六院。

“不知礼”是说管仲僭用齐君才配享受用的待遇。“邦君”是指齐国国君,刘邦以前“国”称“邦”,“塞门”现在指影壁或照壁,是宫室才有的,“反坫”是国君在招待邻邦元首的宴会上用来放酒爵的台。也就是说,管仲越级使用君王才能使用的东西,违背礼制。

从这一段评价看,孔子批评管仲言辞激烈,一点也不客气,孔子应该是否定管仲的。但再往后看《宪问篇》,并不完全是这样。这一篇孔子说管仲好话的有三处之多,当有人问孔子对子产、子西和管仲三人的评价时,孔子回答:“人也。”《论语译注》将“人也”翻译成“人才”。这里,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应该是正面的,至少对管仲的能力和才干是肯定的。

后两处分别是子贡和子路问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管仲、召忽曾经辅佐公子纠,是公子纠的人。齐桓公即位后,逼鲁国杀了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召忽也自杀身亡,所谓“从主死节”。管仲不但没有“从主死节”,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等于投降了齐桓公。因此,子路、子贡都觉得管仲不能算“仁”,便问孔子。殊不知孔子却回答:“如其仁!如其仁!”肯定管仲的“仁”,因为管仲使“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而“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没有管仲的辅佐,就没有齐桓公的英名,老百姓也得不到恩惠。孔子甚至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野蛮人了。不轻易许人以仁的孔子,这里却毫不犹豫地许管仲以“仁”,如果管仲像召忽一样“从主死节”,为主尽忠,那么就不可能有齐桓公的“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管仲没有“从主死节”,是“小不仁”,而管仲帮助齐桓公建功立业,是“大仁”,由此可见,孔子主张的“仁”,是“大仁”;孔子主张的“忠”,是“大忠”,而不是“愚忠”。

管仲虽然功绩显赫,使齐国由弱变强,使齐桓公最终当上了霸主。但他的做法并不符合孔子倡导的“王道”思想,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岂能因为周朝政治衰败,齐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成就王业,而只称霸主吗?因此,孔子瞧不起管仲,与管仲的才能无关,“不俭”“不知礼”也不是管仲主要的毛病,孔子痛恨的是,管仲大力度改革旧制度,没有勉励自己的君主实行王道,这与孔子的儒家思想是相悖的。孔子看得起管仲的,是他的才能;看不起管仲的,是他对旧制度的反叛。孔子对管仲爱憎鲜明,毫不掩饰,通读《论语》,孔子对管仲不管是批是赞,都尊称管仲的字,可见孔子还是很敬重这个前辈的。

来源开封日报

编辑周章龙

编审王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94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