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阀有六个原因造成阀门故障及后果

工业蒸汽需要高压输送,经减压后供给用汽设备。使用高品质稳定的低压饱和蒸汽有以下优势:

A、可以通过控制压力来精确控制工艺温度,保证生产成品的质量。

B、降压后使用的设备、阀件采购成本更低,也提高了设备安全性和寿命。

C、压力越低,蒸汽的热焓值越高,更节约蒸汽。

因此,减压阀是否能长期无故障的稳定运行,是工业领域非常重要的环节。

但在实际应用中,95%以上的减压站存在问题!今天,我们就这些问题及其潜在的后果,与大家作简单分享。

1、减压阀种类

存在的问题:

很多用户把直接作用式减压阀,应用在入口压力波动大,或后端蒸汽负荷波动较大的场合。

比如,用在为多台设备供汽的蒸汽主管道上,而且设备的开启数量和运行状态变化不定。

造成的后果:

减压阀出口蒸汽压力,随着入口压力的变化而跟着波动。低负荷时,减压阀失灵,下游压力过高,不利于节能和设备安全。

安全阀经常起跳。减压阀寿命短,停机更换率增加,影响生产。

建议:

由于直接作用式减压阀的工作原理决定,任何进口压力的变化或后端蒸汽负荷的变化

都会改变作用在主阀上的力,进而改变下游压力,因此在选择该类阀门时必须慎重。

当需要精确控制压力或流量较大时,可以使用先导式减压阀。

由于先导式在任何负荷和压力的变化,都会被导阀隔膜感应到,并相应地调整主阀的开度,确保下游压力的稳定精确。

选择减压阀的第一要素是,根据应用选择合适类型的减压阀。

针对负荷较小,入口压力比较稳定,且压力控制要求不高的应用,可选择简单且经济的直接作用式减压阀。

对于其它各种情况,先导式减压阀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无负荷时下游压力不允许升高的情况。

若下游压力要求低于0.1MPa,也应首选先导膜片式减压阀。

2、减压阀选型

存在的问题:

现场调研发现,95%以上的减压阀口径选型偏大,约50%的减压阀口径大了两个规格。

例如DN的管道,未经选型直接就用DN减压阀。

造成的后果:

减压阀投资增加;减压阀出口压力波动大,安全阀起跳频率高。

减压阀阀芯磨损加剧,寿命短。用汽设备高压运行,影响节能和生产安全。

建议:

任何一种控制阀都不能选型过大或过小,减压阀也是如此。

必须根据实际的工作压力(入次压力和二次压力)和流量来选型。

当选型过大,就会造成阀门长期在小开度下运行。

当阀芯太靠近阀座时,流速会倍增,湿蒸汽流过也会产生抽丝和冲蚀现象,导致内密封面过早磨损。

另外,阀芯的任何微小移动,都会导致流经阀门的流量大的波动,导致下游压力的振荡,控制不稳定,同时还会产生巨大的噪音。

选型合适的减压阀,不仅成本下降,压力控制更精确稳定,而且寿命更长久。

减压阀缩径安装,需注意采用偏心变径管。

在同样排量下,先导式减压阀的口径,通常要比直接作用式减压阀小。

另外,当减压比较大或流量波动较大时,可以多个阀门串联或并联使用。

3、标准减压站布置

存在的问题:

多数工况未按照标准减压站布置。只简单安装了入口截止阀和减压阀。

甚至连过滤器,疏水阀,安全阀都省略不装。

造成的后果:

减压阀经常受到杂质或冷凝水的干扰,导致减压失控;

减压阀出口压力波动大,用汽设备高压运行,影响设备安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减压阀前后无截止阀切断,不能在线维护。

建议:

由于减压阀是通过蒸汽在内部流通,产生的自作用力来调节控制压力。

蒸汽从入口到达出口,途中需经过很多精密且复杂的狭窄通道,利用蒸汽平衡力推动各活动部件运行。

一旦进水或杂质,都会打破内部平衡或造成卡堵。

为了延长减压阀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建议按照标准减压站布置。

在减压阀前端3米内,安装汽水分离器提高蒸汽干饱和度,安装目的过滤器抵挡杂质,以保证蒸汽清洁干燥。

如不能安装汽水分离器,也建议设置集水井,再安装疏水阀组,有效避免冷凝水冲击到阀内。

如果下游管道或所连接的设备,不能承受上游蒸汽所产生的最大压力,那么在下游必须安装安全阀。

为了方便在不停汽的情况下维护,减压阀前后和旁通都应设置截止阀。

4、减压阀安装位置

存在的问题:

减压站远离用汽设备的情形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将减压阀安装在锅炉总分汽缸的出口,蒸汽减压后低压长距离输送到用汽点。

造成的后果:

蒸汽输送管路所需口径变大,投资增加。蒸汽散热损失增加,能源浪费增大;

蒸汽含水多和管道、阀门、设备腐蚀加剧。水锤发生率提高,设备效率降低。

建议:

为了避免压损,单台设备的减压站尽量靠近设备安装,最远不超过6米。

如总管一级减压,需合理规划位置和二次压力。如有需要,减压阀后管径需合理扩大口径。

减压阀避免安装在前后管道有落差或爬升,如“凹”字型最低点的位置。

若减压阀后有爬升管道,会导致冷凝水或杂质逆流进减压阀,必须安装止回阀防护。

5、减压阀前后管道

存在的问题:

减压阀前后管道口径相同的情形更是普遍,减压后扩管者凤毛麟角。

造成的后果:

A、减压阀后管道口径能在低压下满足负荷要求,意味着减压阀前蒸汽管道口径过大,浪费投资,增加管道散热损失。

B、下游管道口径因蒸汽压力降低而显得相对偏小,使得蒸汽压力损失大、管道磨损加剧、水锤更加严重。

同时,因蒸汽流量无法满足工艺要求而影响生产。

建议:

所有上下游的管道及其它附件都必须正确选型,以确保唯一的压降只在减压阀内产生。

如果截止阀和减压阀同口径,它们会比正确选择的阀门产生更大的压降。

6、减压阀安装间距

存在的问题:

减压阀后紧挨着压力表,控制阀等阀件。

造成的后果:

经过减压阀出口的蒸汽是湍流絮乱的状态,造成压力表跳动的假象,误以为是减压阀故障。

絮乱的汽流也会干扰控制阀、自动开关阀的运行。

建议:

A、当减压阀的出口装有控制阀(开关阀或比例调节阀)时,间距至少是30D的直管段(D是减压阀的口径)。

B、当减压阀的出口装有安全阀时,间距至少是30D的直管段。与阀后压力表间距至少保持1米。

C、当装有另一个减压阀时,间距至少是30D的直管段(二级串联减压)

综上所述,减压站在蒸汽供应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不加以规划和优化,就会面临多种问题和潜在后果。

因此,在设计和维护减压站时,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以上内容由中隆鼎控编辑#秋实之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05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