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陆秀竞第一次在老家杭州办展,一身清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汪佳佳

5月30日,“千岩竞秀——陆秀竞中国画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展。这是陆秀竞第一次在浙江老家办画展,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6月20日。

陆秀竞历任西泠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浙江省美协理事,杭州市美协副主席,浙江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政协诗书画社艺委会委员。师从著名山水画家顾坤伯先生,后得大师陆俨少先生亲授,又深受潘天寿、吴茀之、陆维钊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熏陶。

经多年创作实践、潜心经营,他的笔墨更趋苍润、浑朴、稚拙、朴素,于平淡中显现天然之趣,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本次展览展出了陆秀竞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创作的中国画作品近百件,通过3个主题呈现了画家50余年的艺术历程。第一个主题为“去塞求通”,以地理上的旅行和艺术上的跨越为主旨,展示了作者创作的与西北有关、色彩浓重的山水作品;第二个主题为“畛域无限”,强调作者跨国旅行的经验和对中西艺术融合的努力,展示了画家旅居国外,尤其是北美的视觉经验和艺术作品;第三个主题为“湖山胜览”,展示了作者创作的山水作品对南方传统,尤其是浙派山水的继承和发扬,还有色彩元素丰富的创新作品。

3个主题主要按照艺陆秀竞创作的年代顺序,结合专题研究,生动而深入的勾勒出陆秀竞的艺术人生、创作历程和文化追求。

在美院尝到“头口水”,还学会了做人

年,身为陆游后人的陆秀竞,出生于距离绍兴陆家祠堂只有两三公里的地方。一千多年前,陆游的祖父也于此诞生。出生书香世家,文脉一路延续。按照家族“钟灵毓秀”的排辈,陆秀竞排在“秀”字辈。祖父请人算命,算命师傅说陆秀竞五行缺土。于是,祖父便又给他定下“峥”为字,“千岩”为号。“这样一来,名、字、号里都有了土。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后来我的一生都在用画笔描绘这片土地,也算是应了这名字的寓意。”

祖父、父亲都爱画画,陆秀竞时常站在一旁看他们画,虽然他们没有教过陆秀竞,但耳濡目染之下,陆秀竞也慢慢培养了对绘画的兴趣。初中时,陆秀竞参加了学校的绘画兴趣小组。进入杭高读高中后,陆秀竞又担任学校的美术队长,跟着学校的美术老师学画画。

就这样,一路跟着学校美术老师学画画的陆秀竞糊里糊涂就去报考了中国美院。“那个时候胆子真大啊,也不知道怎么就考上了。“陆秀竞至今还记得考试时的情景。从中国美院的一个小窗户里,将自己的画作递进去,然后等第二天放榜就知道自己有没有报考资格了。陆秀竞也还记得自己考试时,山水这一科的考试科目是《放牧归来》。陆秀竞还没画完,监考老师就跟他说:”差不多了,你不要再画了,可以题款了。”陆秀竞这才心里有了底。

年,陆秀竞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山水专业。“我们那时候读大学,真是得到过大师们的真传”。陆秀竞读美院时,教学的老师是潘天寿、陆俨少、顾坤伯、陆维钊这些近现代书画大家。每次上课,三个老师一起教课,山水专业的学生总共只有5个人,几乎可以说是“一对一教学”。“几位老师,一边讲课一边示范,巨细无遗。如果看到我们哪里画得不对,他们就立马指出来,说你这里应该如何如何。”

陆秀竞说,在美院的学习生涯,对他的绘画事业最大的意义,就是给了他“头口水“。“这头口水很正宗,学习到的都是老祖宗最精华的东西。除了画画外,还学到了做人。我们老师教我们的时候,都是认认真真,倾尽毕生所学,同时一点架子也没有的,平时我们相处也很亲近。所以我们那一辈出来的学生,很少有吊儿郎当的。”

那有没有什么遗憾呢?

“有啊,就是那个时候大学明文规定不准谈恋爱,所以我也没能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校园恋爱,不像你们现在,多自由。”陆老那认真的模样把大家都逗笑了。

以墨为阵色为诗,开创自己的艺术道路

年,陆秀竞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自己人生中首个个人画展。

“北京的画展之后,社会各界的评价都还不错,我这才心里有了底,才敢在家乡再办画展。”对陆秀竞来说,这场画展比去年在北京办的画展意义还要重大。

“办这个画展,也没有想从中得到一些什么东西。活了一生,画了一生,到我这个年纪了,就想对老师、对学校、对家乡做个汇报。用你们年轻人的说法,就是晒一晒。”陆秀竞幽默地说。

绘画之外,陆秀竞还喜欢四处游历,看最天然的山水。“中国我基本上都走遍了,我最喜欢去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在山沟沟里最纯朴忠厚的农民家吃几个本鸡蛋,在北方的窑洞老乡家吃一碗面,和他们交谈,我感觉就很好。”

退休以后,陆秀竞去美国旅居了十多年。喜欢新鲜感的他,在国外也没闲着。他四处旅游参观,尤其喜欢看博物馆、美术馆,还有那些保存完好的城堡、小镇。“看印象派,抽象派,都很打动我。所以我后期的作品色彩会更加浓烈一些,也是受到一些西方画作的影响。”

那么您怎么总结自己的风格呢?记者问。

“我的风格就是没有风格,因为我一直在探索的路上,现在算是找到一些路子了。”陆秀竞说的路子,就是“色”与“墨”的关系。中国画讲究清雅,颜色也就随之单调。怎样发挥推进中国画的色彩问题,又不失传统笔墨之美,陆秀竞一直在探思考。“中国画讲究’写意’,陆俨少曾说中国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像了失去意境,不像人家都不知道你画的是什么。”陆秀竞觉得,从这一点来讲,西方一些画派和中国画的意韵诗境其实是相通的。

于是,陆秀竞总结了潘天寿、林风眠、张大千等前辈所做的努力,也吸收敦煌壁画绚丽浓重又细致和谐的用色和简练传神的笔墨线条,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逐渐形成了“以墨为阵,色之为诗”的创作观。也就是以笔线墨韵为基础,先墨骨而后设色,做到墨不碍色,色不碍墨。淡色唯求清逸,重彩唯求古厚,寻求墨与形色的统一,不失中国画之本源。

“学得再像也是别人的,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路子,创出自己的风格。”对于学生,陆秀竞要求也很高:除了画技外,还要有修养,有个性,有时代性。“做到这几点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画家。”他说。

西泠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许多名号和荣誉加身,可是陆秀竞并不在意这些。“我从来不觉得我是大师,我永远也赶不上潘天寿。”那几位曾对他耳提面命过的大师总在他眼前,在他心中,高山仰止,令他时刻警醒自己不能为所取得的成绩有半分骄傲,又始终鞭促着他在艺术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淡泊,清雅,谦逊,不浮躁。陆秀竞人如其画。或许他在泼墨山水间,逐渐养成了这样的性格,也或许是这样的性格,成就了他那些唯美的山水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22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