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怀念中国通傅高义

白癜风最好治愈方式 http://m.39.net/pf/a_4442970.html

本文转自;

视频拍摄于年5月16日,傅高义在家中接受《环球》杂志记者专访

文/《环球》杂志记者杨士龙

哈佛大学荣誉退休教授、著名中国问题学者傅高义当地时间12月20日在医院去世,享年90岁。

年7月出生的傅高义,是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前主任、社会学家、汉学研究学者,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和日本问题专家。在一般读者看来,他是个才高学富、著作等身的权威学者。而和他有过个人交往的同事、朋友,都往往谈及他的风趣、幽默和乐于助人。采访过他的华文记者则有一个共识,傅老温文儒雅,可以说是一个把儒者风浸淫到骨子里的美国学者。

最直接的,英文叫“EzraVogel”的他,给自己取了“傅高义”这个中文名,即可见其中国文化之修养。傅高义曾解释,他父亲是波兰犹太人,姓“Vogel”,德语发音近“傅高”,名“Ezra”首字母“E”音近“义”,“我知道在中文里,u义u也意味着有很高的道德标准,这正是我想追求的。”

傅高义和家人在邓小平雕像前合影。图片由傅高义的儿子提供

“我父亲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

傅高义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年)和亚洲中心首任主任(-年)。年退休后,其研究方向转向历史学。年,他81岁时出版《邓小平时代》。此书被视为向西方客观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的重要著作。年89岁时,他出版了《中国和日本:面对历史》,回顾了中日两国多年来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历史。

“我的父亲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他一直希望中国能与日本和美国建立更好的关系。为了实现这一愿景,我们这三个国家的下一代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傅高义的儿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教授史蒂文12月21日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电子邮件采访时这样说道。

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夏天,史蒂文曾和父亲、继母夏洛特·伊克尔斯一起在广州中山大学度过了一段时光。年中国广东省率先进行经济改革后,年傅高义应广东省政府的邀请,花了八个月的时间研究该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年他出版《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一书。

“80年代当然是见证中国转型的一个不可思议的时刻uu我父亲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夏洛特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组合。他们可以跟不同行业的人、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交流。”史蒂文回忆说。“我陪父亲和夏洛特到当地的工厂和公社进行各种实地考察。夏洛特和我有时会抱怨那里的条件,那里没有空调,只有简单的食物,但父亲毫不气馁。他特别喜欢与人交流,追求新知。”

史蒂夫说,在俄亥俄州一个小镇长大的傅高义是个好丈夫,也是个好父亲。在过去的25年中,他每个假期都要办家庭大聚会。年的家庭团聚活动原定于他去世的那一天通过Zoom进行。傅高义另外一个儿子大卫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生活工作,女儿伊芙在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他的姐姐费伊·布斯冈在马萨诸塞州戴德姆,孙子辈总共有5人。

傅高义与姐姐费伊·布斯冈BenRosser/摄

傅高义和夏洛特结婚41年来一直是互相支持的伴侣。两人在前20年间坚持每天跑步。当傅高义的膝盖开始变得虚弱后,他们在后20年间一同骑自行车。就在他去世前不久,他甚至一天骑四英里(约6.4公里)。

傅高义最初学的是社会学,研究美国家庭问题。年至年,他花了两年时间在日本学习日语并开展研究,由此成为研究日本社会的专家。20世纪60年代,他开始学习汉语,为去中国旅行做准备,并在此之后成为研究中国社会的专家。傅高义很有语言天赋,精通日语和汉语,并终生对语言学习保持很高的热情。面对面接受我们采访时,他首选讲中文。

“谁也没想到中国发展这么快”

傅高义是记者来美工作后的第一个专访对象。那是年12月的一天,我和同事们赶到他位于哈佛校区的家里时,夜幕已经降临。房子是个两层的小楼,一楼客厅布置得很简朴,洋溢着东方文化的气息。尽管做了不少功课,但见到傅高义本人,我还是有一种对面坐的这位慈眉善目、中文流利的清瘦老人是个传统中国文人的错觉。当时谈及新政府对华政策,老人认为,特朗普团队执政经验少,国际和外交知识有限,对中美关系情况不了解,两国关系面临挑战。但他本人认为,美中应该选择合作,“毕竟两个国家的关系太重要了,对全世界的影响太大了,所以不能不合作”。

年5月16日,傅高义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家中读书。王迎摄

年5月16日,我和同事们再次去傅高义家访问,那次谈的时间比较长,话题也从世界形势、中美关系、中国改革开放,谈到了他个人成长和学术研究经历。他还特别高兴地预告说,自己的新书《中国和日本:面对历史》即将出版了。大家不由得对老人肃然起敬,我们这些年富力强的人有什么理由抱怨工作生活辛苦呢?在大家七手八脚布置拍摄场景灯光时,傅高义又悄悄到隔壁看书去了。

“中国发展这么快,我没有想到,恐怕没一个外国人能想到,甚至不少中国人也没想到,”那次采访中,他再次对中国发展之快表示赞赏。

“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至少每年去一次中国,我发现中国人生活的情况越来越好。”年10月那次访华期间,他还体验了中国高铁,“高铁非常好,跟日本现在也差不多了”。

在傅高义看来,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决策“了不起”,是它将中国推上了飞速发展之路。

进入耄耋之年的傅高义对中美关系依然十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66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