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风云张家口的高光时刻北京日报客户端

正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塞上风云记》讲述了清末北方商贸重镇张家口及有着“北方丝绸之路”美称的张库大道的故事,张家口的兴起、发展和最终成为塞上名城,与北京都城地位奠定以及由此而来的长城地带政治、经济形势的变迁息息相关。

明仁宗、宣宗以后,随着防御理念的变化,长城开始大规模修筑。宣德四年(年),张文主持修筑张家口堡,其位置北倚长城,西对辽金元古道,南控洋河谷地,东临清河,处于蒙古族三条南下通道的结合点上,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张家口以后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从建城始,经过五十余年的沧桑变迁,到明末时张家口已成为汉族与蒙古族互市贸易的重要场所,已从单纯的武城转变为一座繁华的塞外商城。清雍正五年(年),中俄开设恰克图互市,张家口又成为中俄贸易的中转站,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俄罗斯与中国通商的愿望由来已久,康熙四十七年(年),清政府批准以经由伊尔库次克-库伦-张家口的商道作为俄国商队往返的官道,张库商道初现雏形。雍正五年,中俄订立恰克图条约,开辟了中俄恰克图互市,“张库商道”向北延伸到了恰克图。同时,为了加强对中俄、汉蒙贸易管理,清政府规定凡出关贸易者必须持有理藩院颁发的“部票”。张家口理事同知首先代理藩院颁发“部票”,乾隆年间又改为张家口的察哈尔都统署颁发。乾隆二十年(年),清政府禁绝了俄罗斯商人直抵北京的通商贸易,张家口成为中俄贸易的必经之路。

恰克图条约签订以后,中俄贸易迅猛发展。从贸易总量上来看,18世纪40年代,每年交易额为40万到60万卢布;到十八世纪末,贸易额达到近万卢布,到了19世纪中期,每年平均贸易额更是达到了.2万卢布,较互市之初增长了20倍。贸易规模的扩大带来的是商号的繁荣,康熙初年张家口旅蒙商号有30余家,雍正十三年(年)发展到90多家,到乾隆十三年(年)增长到了多家,至道光年间,旅蒙商号共多家,规模也更为庞大。《塞上风云记》即以张库大道繁华往事为背景,再现了张家口这座旱码头当年对外贸易、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盛景。

图源:年《图画日报》

从贸易的商品上看,经由张家口输出的商品,主要为丝绸、棉布、茶叶,且各时期所占比例不同。互市最初阶段,各类丝织品为中国输俄的主要货物。随着贸易不断向民间发展,价格低廉、经济实用的棉织品逐渐取代丝织品,成为对俄输出的主要商品。乾嘉之际,茶叶输俄数量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年英法大战封锁了欧洲海路之后,张库商道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主要的大陆贸易商道,由此刺激了张库商道茶叶贸易的迅猛增长,整个十九世纪,张库商道几乎可以称为“茶叶之道”。俄罗斯经由张家口输入中国的商品则以毛皮为主。年之前,俄国毛皮对华出口额约占对华出口总额85%。

随着中俄贸易的不断发展,张家口的金融业也开始兴起。乾隆元年(年),山西商人王荣廷出资四万两,在张家口开设“祥永发”账局,经营存款和放款业务,成为张家口,乃至整个北方地区最早的一家金融机构。随后又出现了大升玉、大全玉等规模较大的账局,张家口成为中国北方金融业的起源地之一。为了弥补账局不经营汇兑业务的局限,道光初年,山西商人又创办了票号。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张家口已有锦泰亨、日升昌、日新中、协同庆等票号总号或分号12家,不同银号、不同地区间资金往来活跃。

英美日法等国商人在沙俄之后也纷纷云集张家口,开设洋行、货栈,收集皮张、药材,倾销煤油、洋布、砂糖等。清末京张铁路通车以后,在张家口的外资洋行相继设立了44家,其中美国16家,英国10家,俄国8家,日本6家,德国、意大利各1家,张家口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内陆商业城市。

由于对外贸易中的被动地位,晋商逐渐退出了茶叶贸易,将大量资本转入金融业,张家口的山西票号出现了回光返照似的繁荣。清末国有银行开始发展,国外金融资本也插手张家口金融市场。原张家口堡城高墙厚,票号、银号、洋行等多集中于此,特别是堡内的棋盘街、鼓楼东街和兴隆街,形成了金融业的聚集区,张家口成为塞外金融业的中心。根据笔者实地考察,仅现在有迹可循的清代后期至民国初年票号、银号、银行就有20处,湮没无存的银号、钱庄数量应当更多。

年以后,张家口与通商贸易密切相关的旅蒙业大小商店达到了一千四五百家,每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1.2亿两白银,成为北方地区重要门户。特别是、年间,徐树铮率军驻守库伦,为张库商道的畅通提供了保障。张库公路的通车,更是改善了商道的交通运输条件。张库商道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张家口的大小商号达到了余家,银行上堡6家,下堡32家,贸易总额达到了1.5亿两白银。民国版《万全县志》对此记述:“张家口清光绪中叶,商贾幅臻,市面繁荣,殷实商号,麋集市圈。光绪二十八年大境门外元宝山开为商场,遂为陆路大商埠之一。”年,察哈尔省成立,省政府与万全县政府同驻张家口,张家口成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日、美、苏三国在张家口设立领事馆,张家口由明代一处军事城堡发展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号称“华北第二商埠”。

遗憾的是,没有强大国力的支撑,民国初年张库商道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风云变化,张库大道沿线的政治环境日益不利,商贸往来迅速凋零。张家口商号关门歇业者达半数以上,勉强维持下来的商号也遭受了沉重打击,张库商道逐渐断绝,塞北都会张家口昔日繁荣的贸易景象成为历史。

来源:北京日报副刊作者:王洪波

本文刊发于7月2日北京日报古都版

图片来源:除注明外均来自影视海报

新媒体编辑:刘扬

流程编辑:郭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56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