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其中住即宫室被列为第三。宫室是人类生存繁衍的主要条件,也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凝聚地。我国古代先民居住宫室也是经历一个不断演进的历史进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宫室建筑文化。作为汉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汉字凝结和反映了我国丰富的宫室建筑文化。
有个成语叫登堂入室,语出《论语.先进》:“(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这里的升堂就是登堂,因为堂室是建立在高高夯实的台基上,要想进入堂室,就要拾级而上。孔老夫子在这里的表面意思是说子路已经登上堂了,尚未进入到内室。实际意思是说,子路的学问已经到乎正大光明之城,特未深入精微深奥而。我们现在在农村还经常说堂屋什么的,那么这个房子宫室到底是怎么发展过来的呢?堂和室到底是怎么架构在一起的,之前我也是没搞明白,这不专门查找相关资料,尤其是杨鸿勋先生的文章;还专门去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馆参观了“中国屋檐下---河南博物馆古代建筑文物展”,这一通搞下来,大约用了一个多月,终于是有点眉目了,赶紧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中国人居住讲究“风水”,《葬经》中描述了“气”的概念,说气“遇风则散”,“界水则止”,也就是说“气”遇到风就会被吹散,遇到水则停止向前运行。所谓风水,也就是对居住环境的考察,其核心评价标准就是这个环境能够“聚气”。
风水的本质思想其实非常简单易于理解,理想风水的原型就是原始人类栖息地的理想模式。这种理想风水格局一般要求屋子坐北朝南,屋子背后,也就是北方要有高山,因为高山可以阻挡寒冷的北风。屋子的南边不远处要求有“正弓”(即弯曲的向自己住宅两侧收拢)的河流,这样可以提供好的饮用水资源,同时没有水患水灾之虞。屋子应该处于树木和小山包的掩映之下,同时前方是平坦的开阔地,这样的住所既安全隐蔽又不至于交通不便,也便于狩猎和一般劳作生活。这样朴实的对于原始生活地选择的要求,用“风水”的语言来表达就是:人居环境应该能够包、围、拱、绕地“聚气”。
风水的理念系统在后世被发展的神乎其神,但其核心思想,却是植根于原始人类栖息地选择的基本要求。距今约20---7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栖息地的整体景观结构,就是满足风水“聚气”所有要求的一个例子。
大自然可以微笑着赐给阳光、雨露,造福于万物,也可以发怒而驱使雷电野火,造成山崩地裂而降祸于人们。
自然,指天然而非人为本有状态的宇宙万物。《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本是人鼻子形,用作指自己的自称代词;“然”是就这样了,“自然”就是自己形成这样的,与“文化”相对应。“文化”,是指人为干预过的一切,“文”,是人身上的文身,“化”,是两人倒转所显示的极大变化,二字构形的主体均为人。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先民一方面对大自然存在着亲近感和依赖性,另一方面又怀着极大好奇心与敬畏感,并运用日益发达的大脑来积极的改造者大自然。《易传》曰:“上古穴居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从居住发展史来看,利用自然山洞→挖掘穴窟而半穴居→地面建筑,这是上古居住的三大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缓慢而艰辛,用了是十万年的时光,其前期还伴随着“构木为巢”的居住方式。相比较而言,穴居比巢处应该发生早一些,因为构木为巢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先进的工具的,而就原有洞穴而居则相对容易一些。但二者出现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穴居和巢处是并行的。从考古资料来看,穴居多出现在北方和西部干旱、寒冷的地区,最初利用自然山洞,发展到稍事加工,然后进化到挖掘穴窟,再上升到半穴半房式的半穴居,最后发展为地面建筑。巢居起源和分布于南方潮湿而多林木的地区,巢居树上可以不受潮湿,又可避免猛兽虫蛇的袭扰,今天南方偏远乡村的“吊脚楼”还保存着先民巢居的一些特点,巢居从树上逐渐落定于地面,也具有相当漫长的历史,它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木构建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今天南方还大量保存的干栏式建筑及其复杂精美的穿斗结构,就是从构木为巢发展而来的。
构木为巢
干栏式建筑
“堂”“室”“宗”“庙”与我国建筑格局的变化
半坡“大房子”(目前所知最早的一个“前堂后室”的实例)→秦安大地湾F(向宫殿转化的初始的、过渡的形态)→偃师二里头“夏后氏世室”(“堂”“室”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完整的建筑单位)→尸乡商城西亳宫殿(“堂”“室”分离,各成单独建筑)→陕西岐山的西周早期建筑(“一颗印”式四合院)
仰韶文化晚期半坡“大房子”
半坡“大房子”坐落在聚落的中心广场西侧,入口东向广场。平面东西10.5米、南北10.8米;墙厚0.9-1.3米、高约0.5米;门宽1米。进门是一个大空间,中央有双联大火塘,后部有三个小空间,初具一堂三室的格局。前部为会议厅兼礼堂,后部为卧室,这种前部厅堂,后部卧室的布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个“前堂后室”的实例。
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类似邬壁的国家雏形遗址,在其建筑群中心部位的特殊建筑遗址F,显示出宫殿的雏形。F大约是半坡F1一类氏族“大房子”向宫殿转化的初始的、过渡的形态。秦安大地湾F是一座多空间的复合体建筑,主体为一梯形平面的大室。前墙长16.7米,后墙长15.2米,左墙长7.84米,右墙长8.36米。主“室”前面有三门,各宽约1.2米左右,中间有凸出的门斗,“室”内居中设直径2.6米的大火塘,左右接近后墙各有一大柱遗迹,形成轴对称格局。前部有与“室”等宽的三列柱迹,表明前部连接敞篷。这一建筑遗址反映如下特点:(1)位于聚落总体的中心部位。(2)为已知全聚落中体量最大的建筑,采用庄重的对称格局,大“室”中门设外凸的门斗,特别强调了中轴线。(3)主“室”大空间南向开三门,总开启宽度3.5米,加强了它的开放性以及敞篷的连贯性,显示出主“室”是堂的性质。(4)主“室”前部连结的开放性的敞篷,正是所谓前轩。堂前设轩这一格局,大有“天子临轩”的味道。(5)堂的正面并列三门沟通前轩,反映实用上的群众性和礼仪性,显然它不是一般的居室性质,而是一座具有重要功能的建筑物。(6)堂的后部有室,构成明确的“前堂后室”;左右各有侧室,即“夏后氏世室”具备的“旁”、“夹”。(7)堂内伴出收装粮食的陶抄(与当地现今所用的木抄形制相同)及营建抄平用的陶制“平水”(原始水平仪)等,都应是部族公用性器具。它们结合建筑形制,可以进一步表明这里大约是最高治理机构的所在。(8)就建筑学而言,这座建筑显出了数据概念和构成意识:堂的长宽比是2:1;两中柱各居中轴一侧方形面积的中轴上;前后檐承重柱数目相同(但不对位)。综合以上几项特点,可与推测F为当时部落---雏形国家社会治理的中心机构,也是部落首领的寓所。前部堂、轩用于办事、聚会或典礼;后室及旁、夹用于首领及家属的生活起居。F正是夏代统治者“世室”一类建筑的前身。“世室”这一复合体的“大房子”,使我们联想起古史传说中“黄帝合宫”。“宫”的原始涵义是在墙头上起屋盖的建筑形式,它比在地上起屋盖的半穴居要高耸,所以叫做gong---“穹”的古音。“合宫”就是“宫”型建筑的复合体。
F从形式上讲是“前堂后室”,从功能上讲,是“前朝后寝”。F---“合宫”奠定了中国宫殿制度的基本格局;上溯其源,它正与仰韶文化半坡遗址所见的比较简单的“前堂后室”的“大房子”一脉相承,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为“夏后氏世室”。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基址复原图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基址,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单位。全部建筑是由一周廊庑环绕成大约米见方而缺东北一角、略成L形的一个庭院,庭院后部中轴上有一座大型殿堂,庭院前廊中间有大门。全组的基址是经过普遍垫土夯筑而成的,也可以说整组建筑是建造在一个低矮而广大的土台之上。
二里头宫殿外围设有防御性的廊庑,以防范被统治者。廊庑西侧为单廊,其余都是内外两面的复廊。东廊北段连结有厨房,被后世沿袭成为“东厨”的制度。东北角,朝东和朝北各有一个后门。奴隶制时代的王后也是有职权的,“王主朝,后主市”---王主朝政,后主持市场贸易(这大约是氏族时期妇女主持分配的遗风)。按都城规划布局,王宫前面是朝廷机构,后面是市场。为了王后由王宫到后面的市场往返方便,所以在这里开有后门。这一传统得以继承,被制度化,把这东北角的小门叫做“闱”,解释为供妇人出入使用。
殿堂前有较大的庭院广场,夜里点燃篝火照明,通宵达旦,这就是《诗经》所说的“庭燎”,黎明时庭燎熄灭,便开始上朝,群臣们集合在广场上,面向殿堂中的王朝拜,报告政务和接受王的命令。这种封闭庭院的朝廷布局,一直被沿袭下来,直到封建帝国的末期---清朝,例如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前的庭院广场。
这座宫殿的南廊庑中间为穿堂式大门,带有文献所记的东、西“塾”,也就是门道两侧有门房。东、西塾又各分为内、外塾。这种形式的宫门,一直沿用了三千多年,直到晚晴。
现在,我们着重介绍一下这个主体殿堂。对照古籍和时代相近的考古材料进行复原,发现庭院中的主体殿堂与《考工记》中关于“夏后氏世室”的记载正相符合。主体殿堂的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形成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柱网。正好与《考工记》所载“夏后氏世室”的平面分割相适应:前堂后室;“堂三之二”---“堂”占两间进深,“室三之一”---“室”占一间进深;“堂”后相对五个“室”;“堂”东、西各有两个“旁”;“室”与东、西“旁”之间,各有一个“夹”,是谓“五室、四旁、两夹”。中国早期宫殿把中间一排柱子摆在中轴线上,所以形成偶数开间;登堂的台阶也是中轴对称的两个。文献所记载的夏代“世室”为“九阶”,除正面的两个台阶外,对着五室的后门还有五个台阶,两夹对外两门处还有两个侧阶。这座30米长的大房子,有一个高大的用“人”字木屋架成的茅草屋顶,为了保护夯土台基和栽立在土台上的檐柱不受雨淋,出檐是很大的。当时还没有发明悬挑的斗拱支承支撑屋檐,而是采取一种落地支承的擎檐柱方式。夏代初期宫殿的墙体还采用原始的木骨泥墙,大约到中、晚期,宫殿的承重墙才改进为木骨版筑墙了。
木骨泥墙
木骨泥墙:田野考古中的一种遗迹现象,亦系古代建筑方式。古人建房时,在房屋四周开挖沟槽,在沟槽中挖掘柱洞以立柱,在木柱之间编缀竹条、木条等,并在其两面抹草拌泥,最后经火烤以增加硬度。它的出现表明,建筑开始由地下或半地穴式,转到地面上。
夏代在工程技术方面较原始社会有很大发展,土结构的夯筑技术由于普遍筑城而迅速提高,在宫殿中也被广泛使用。每一组宫殿都是建立在很深厚的夯土基座之上,它预示着未来夯土高台的出现。在原始木骨泥墙的基础上,这时创造出木骨版筑墙。
夏都宗、庙一体建筑
偃师二里头F2遗址在二里头大遗址的中部,其西南米处为“夏后氏世室”F1。科学复原F2遗址为我们提供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座统治者陵墓与宗庙合一的建筑实例。民族学材料,原始氏族时期的埋葬上没有坟头,而是建一个棚子作为标志,同时又是祭祀用的遮阴避雨的祭坛。一年或几年之后,就不再设置了。这种在墓上建起的遮阴避雨的祭祀建筑,殷商甲骨文叫做“宗”,象形文字画成屋盖下放置祖宗牌位祭品的图形。古代人相信灵魂不死,死后有知,所以“事死如事生”,即像对待活人一样对待已死的先人。因此又创造了一种专门供先人灵魂居住的建筑---“庙”。后来发展了,“庙”中设有代表先人的神主(牌位)或塑像、画像之类。因此古辞书解释:“庙,先祖貌也。”
氏族社会向国家过渡时期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提供了大约年前古史传说时代黄帝部族首领的石砌陵墓实例。这种被称为“积石冢”的陵墓,呈或方或圆的阶梯形坛状,上面有建筑残迹,大约就是“宗”的性质。进一步发展为阶级的国家---夏代,统治者陵墓上推测还是建“宗”的,同时已创造了“庙”。的发掘和复原成果,使我们了解到当时还有一种“宗”和“庙”结合成一体的纪念性、礼仪性的建筑。
当时为了使先人灵魂仍然住在类似生前所住的寝殿里,所以把“庙”建成寝殿的样子。先秦和汉代文献记载“先王”古制宗庙是“但有大室”---没有朝堂,只有卧室,类似寝殿。偃师二里头F2遗址表明内部分隔是没有堂,只有三个大室,正是寝殿形制。这座“庙”的特点是,寝殿后埋有先人遗体,并建有“宗”。
这组建筑使我们了解到被汉儒奉为经典而神圣化、礼制化了的先王古制,其生活原型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源流是怎么回事。
在小屯殷墟这座殷晚期的离宫苑囿中,除了宫殿建筑之外,还有王室的陵墓。殷墟武丁的妃子妇好的陵墓就在这里,考古发掘编号为五号墓。当时的墓葬还是按照古老的传统,“墓而不坟”,即没有封土构成的坟头。王室、贵族的墓葬,则是在埋葬的位置上建一座与墓圹口同样大小的享堂。它是墓葬的地面标志,又是遮阴避雨的祭坛。这种陵墓上的享堂建筑,在当时叫做“宗”。妇好的庙号是“辛”,她的享堂就是殷代甲骨文卜辞中多次出现的“母辛宗”。
“母辛宗”(殷商五号墓)的平面东西宽5米,南北长6.5米。特别的是,向南的正面为两间面阔,进深为三间:只在东、西侧设台阶。台基周围散水上立有擎檐柱,是“四阿重屋”式屋盖、四面空畅的“堂”的形式,看起来很像一个亭子。现在知道,殷商时代的王室、贵族陵墓上都有奉祀、祭享使用的“宗”。墓上建“宗”的这种制度,至少延续到战国时期。
偃师尸乡西亳D4宫殿复原平面图
偃师尸乡D4宫殿平面图
尸乡西亳D5寝宫复原图
二里头夏代宫殿的“朝”、“寝”是在一栋建筑之中,尸乡西亳商城的“朝”、“寝”已形成分别的单独建筑。
陕西岐山的西周早期建筑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颗印”式四合院,可以看出它与二里头夏代宫殿建筑以及“尸乡”商城的宫廷建筑的传承和发展关系。从二里头到岐山凤雏建筑,发展的途径是:环绕中庭的周围廊庑与中央殿堂连结,从而形成前、后两进庭院。这一新的组合,出现了新的空间关系,因而各部分有了新的名称。整组建筑对照后来文献所记的名称,从前到后的情况如下:
门前有影壁---“树”。按照周代礼制规,只有邦君的建筑才有资格用“树”来遮挡大门,等级限制很严格的。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往往发生僭越行为。孔子曾批评齐国重臣管仲的宅邸门前建影壁,说:“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意思是说:邦君在门前建影壁,姓管的也在门前建影壁,如果姓管的懂得礼法的话,就没有不懂礼法的人了!老夫子的义愤之情,溢于言表。这里门前有“树”,说明周礼“树塞门”是是继承殷人的制度。结合附近出土的铜器有“邦君”字样的铭文,可以证明这座建筑为“邦君”所有。
门与树之间的场地叫做“宁”(音zhu);门道叫做“隧”;道两侧房间称“塾”。门内院落称为“中庭”,因地处堂前,也叫“堂涂”。
正殿前檐开放,称作“堂”;堂的东、西墙称“序”,文献又解释说两侧的房间也叫“序”。堂前三个台阶,左边的一个踏步式的台阶叫做“阼阶”,是主人用的;右边的斜坡式的台阶叫做“宾阶”,是客人用的;中间的叫“中阶”。后院称“后庭”;后庭正房称“室”;东西房称旁(古文与“房”相同)或“厢”。“旁”、“厢”都是旁边房子的意思,因此后室把正房两边的房子叫做“厢房”。室与旁之间的转角房间,叫做“夹”。
东北角门称“闱”;在这里,闱内的畅厅大概就是“北堂”。《尔雅.释宫》说:“室有东、西厢,曰庙”。这座建筑后庭三面房间的布置,恰是“室有东、西厢”,而这正是“庙”的形制。另外,从空间尺度来看,这座建筑的房间都远小于其他宫殿遗址,对于邦君来说,不可能是他居住或行政使用的宫殿。这座祖庙有前堂,是后室文献没有提到的。祖庙模仿邦君生前的宫室,应该是“前堂后室”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