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很多未解之谜,在年幼时初现,在青春中成形,在成为社会人后更是常常处于内心与现实的迷惘交织中找寻不到答案。过去的30多年,我常质疑我身上那些“格格不入”、“与众不同”的特质,有人眼含热泪的赞我“通透”,有人对我的“做自己”嗤之以鼻......我留下的那些“痕迹”,有人称为“奇迹”,也有人唾弃为“荒唐”。我在与自己和解后,的确做到了不在乎他人的评价,一度还觉得这类对立的思想非常之有趣,它让我有更多的“面”去观察人性。我说,我做的一切都是出自本心,没那么复杂也没“正能量”的逼过自己“必须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做一个怎样被认可的人”。我本能的回答:“这不就是本能会去做的吗?”以之来解答他人或是褒奖或是贬低的疑问。但对于我自己而言,有些个痕迹仍然是无解的“命题”,它们始终没有得到解答。
于是,我隔三差五回想着活过的轨迹,在反复的内观中,也确实发现了一些状况,总结为: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似乎有股神奇的力量指引着我必须这样去做.....有很多很多次,我身陷其中在困惑,当下就会问“为什么”,却没一个声音可以给到我科学的论证。我只能和自己对话:或许日后会有解答的,你就只管顺从你的内心,你的思维去做就好了。
独处时的对话,我是清醒的。我时常会设想两个情境问自己:如果日后有一天,那些曾经的未解之谜一个个被打开,你说它是慢慢的在细水长流中一点点渗透,还是日常已经有苗头了却还没被意识到,它会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猛然的爆发,一夜透彻?
根据我前30年来“逆转点”的经验,我更偏向于后者,我有好几次“一夜长大”的经历并且相当成功。但,如果你真信“一夜能长大”,那你没认真看我几十个字前“只有积累才能爆发”的话。我当然清楚这只是表现形式的不同,实质必须要我先做过这些个“未解之谜”之事。好啦,既然无解嘛就再放一放,继续本能的做事。呐,我在“本能之下”有时会缺时间,但绝对不会缺耐心(任何外在世界赋予的焦虑在我身上不存在的),至少这点我是相当肯定的。
开篇的这段文字在我34岁的第一天写下非常的必要。若是把时间退回《今天,我33岁了》的写文时刻,我的困惑仍在。而此刻写文的我,或者可以再大胆的把时间调回33岁后的第一个月,我困惑的那些问题竟然没打招呼的一个个“露出了马脚”,并在今年的三月突然以爆破速度让我如电击一般的明朗。现在,写下这篇文章的,这个已经34岁的我,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爱自己。在过去的33年里,我从没有过像今年一样时刻拥有着内心的幸福感,也没有过敢“为未来之路承担一切好坏结果并坦然接受,感恩馈赠”,如此说话之底气。
那些未解之谜在解开后,验证了我走过的路不是徒劳,也不是荒谬,它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每一步都没让现在的我后悔,每一步都在发生后的N年(现在)想起或是揭秘的时刻,给我继续前行的勇气和“留下来”的永不磨灭的印记。是的,那些“看不见”的价值出现了。这种真实感受显现在脸上表情的自信是圆滑和装模作样的说谎所盖不住的。吖的,我不明白怎么就突然爆发了,但,存在的预感告诉我:时间到了。
这个“揭秘”的过程最早开始于去年的11月。我在去年的生日文中写道:小7的第六章我用了意识流写法,把自己折腾得够呛,太难了。但到了第七章,突然就轻车熟路,毫不费劲了。我将这种转变简单概括为是因为我接受了挑战,非要弄清楚怎么玩这种类型的文字,在不断的折磨自己中慢慢有了成效。暂且这么一说吧。其实,说来不怕读者笑话,在我写出“意识流”这个词之前,我压根不知道有个文学流派叫“意识流”,更别说去研究过什么写法了,就是按自己想的去写。(是不是读书人的人设塌了,我可从来设什么博览群书的人设,要觉得塌了,是你把我放的太高了。跟你说,经典的书是读不完的,读书也是有侧重和喜好的,之前我还没“全面开花”呢)。事实就是在此之前我没真正用心接触过意识流文学作品,《尤利西斯》七八年前看过,因看不懂而作罢,继续研究日本文学去了。伍尔夫,福克纳的作品也只是知道大概写什么,没认真翻过。但是,转折了喔,因为是我自己意识到了有“意识流”的写法,在完成了自己的长篇小说后再去看这些大师的书。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我居然读起来相当顺畅,大师的写作结构,为何这样安排,那些隐喻是什么直接就在看书的同时涌现了出来,就连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我读起来也不费劲,完全能融入作家书写的情境中去触碰到他的心理,好似在和他进行着灵魂上的对话,写作上的探讨,这可直接把我震惊了。更神奇的是我在读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时,冒出来的自言自语:“这是印象派的绘画在文字中的体现吧,好像看见了梵高的画,还有还有,这段文字的优美和韵律就像是巴赫的音乐。”我又把自己给震惊了。我问自己“印象派”是什么?有印象派这种绘画吗?你看吧,我这种不学无术的女人,在说这话时是真不知有“印象派”,它只是文字在我脑中产生的反应。我慌忙去查“印象派”。哈哈,你们可能会笑我的无知,因为它们本身就有命名和存在了很久。但我在查到那刻的感受就跟我在查到“意识流”时是一样的,它给予我的震惊点在于:我不是因为知道它们,了解了它们,在读书时自然而然的放入联想,而是我在不知道时从文字中自行获得的。我当时脑子里就冒出了小7文章中写过的面对美术馆解说员惊讶我能读懂作品坚持说我就是美术院校毕业时那打死不相信的表情。我当时的回答是:“我不懂绘画,我只是想到了文字要怎么表达,随便说了几句”。在那篇文章中我试着分析了下自己当时的观点:文字和绘画、摄影、建筑设计等一些艺术是会相通的吧,那我不明白那些专业的东西,但文字书写我在线啊,会不会顺着自己对文字的掌控走,有一天我要学起那些艺术来,会比较容易?不是也有很多摄影家以为我是学过摄影的吗?我知道那是文字指引下的构图让他们产生了错觉。误以为、被肯定了没什么好骄傲的,但我基于画面产生的文字书写可以触类旁通,这个还是值得我更加专注在文字上去学习成长的。”所以啊,我震惊了之后就去疯狂补课,在12月抱了一堆绘画史、美学、建筑设计的书看,又把蒋勋的所有书看了个遍。可能是我的直觉就觉得意识流和印象派有能打通的经络,在这个时间出现必定有它的理由,我就“本能”的把它们放一起研究了。顺带喔,还把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又翻出来从另一个角度再去重读。最直接的反馈就是:我在起笔写《那些年》的正文时,四个小时搞定1万字,不仅在意识流上一点没卡,还用了印象派绘画反作用于文字的描写,给文字上了色,又运用了分镜头脚本的构图。你们觉得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自己对那四小时的1万字是没什么遗憾了在当时(现在嘛因为我又进步了嘛,认为写的也不算满意了)。
好啦。那时读者都以为我消失了,三个月没更新文章了吧。我身边的人有说:“天天在家你哪会忙,有的是时间。”他们是不会想到,要打通“经脉”,我这么要旅行的人会每天超16小时闭关看书思考。这些外人看不见的努力有多大,讲真比上班还累,因为耗心力的付出钻进去了是会废寝忘食的。我一直都在和自己比,就算没研究出来个什么,我都不会觉得是徒劳,在这种专注的心态下,整个过程是很辛苦,但我很享受。所以,4月写成的《那些年》前言,一些教授、文学工作者(是我觉得“有货”的人,身份从来不是我判断人是否有真正学识的标准)惊叹于我30多岁的年龄居然能逻辑结构那么分明,哲理说的清晰易懂,可读性还接地气,那我还是挺高兴的。其实,在写作中,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跳出来了,我觉得自己真是不按正常节奏和常规思维写文章的人。上面的大段我不是一直在说意识流什么的吗?但,这篇文章前言我在写时都不知道我写了哲学,我写的中途还质疑了下自己,因为我提到“存在”的频率太高了,我感觉自己好像说出了一些哲理的话,但那是我的经历啊,本就作为旅行体验是在靠近过不同人群,了解过具体个人心理的感受、共情、分析、总结形成的文字。我念着“存在”,在想“会不会真有个关于存在的哲学论点以前被我忽略了,不会又真的有个什么存在论,存在主义这种要被定义为‘形而上学’的流派吧?”你看吧,是不是反应似曾相识。短时间连番“遭遇”,我太熟这个节奏了。由于“惯性”,我试着去搜“存在主义”,由于“惯性”,我又震惊了。我大致看了下基本理论,这不是我正在写的吗?那时,我由于要“一气呵成”,还真没深入研究,就边写文边骂自己“看的书太少了,也配说是新华书店长大的”,我在想我这些年到底看了哪些书啊,怎么连“存在主义”的书都只听过书名,没有翻过。然后我不管了,先写完再说。结果你猜都猜的到,当我把这篇近5万字的文章发了后,立马投入到研究存在主义去了。这一看不得了,我的“爆破点”来了——我所有的未解之谜,我不知道我曾经为什么要这样做,总被“规则”说是错的事,在存在主义里一一得到了解答。
我完了!
4月的第一个星期,我看着存在主义的书籍和文学作品,眼泪一直在流。我的感受是穿插的,交错的,浑然一体又泾渭分明的,我把我33年来的人生认真再“过”了一次,各个阶段我的困惑,我的“本能”,我因此要承担的“枷锁”......如果说在台湾的经历,是让我那些在这个环境中不被认可不配尊重的特质逆转成了优点和珍贵的品质,我有了“我值得被尊重”和“我配活在这个世上”的认知,那“存在主义”则是彻底的肯定了我这些年的作为,它一字一句的告诉我:“你没有错!为自己而活!”我读“存在主义”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因为我就是存在主义理论在我生命行动轨迹中体现的范本。不是说理论联系实践吗?我那么多年来不自知都实践了理论啊,还需要费很大劲理解吗?
我要怎样形容这个“爆点”喔?一般,通常,我们接受教育或者看书,会有茅塞顿开的时候。就像你和别人说一本书怎么影响了你,改变了你对世界的看法,或者治愈了你。比如我妈妈,儿时的她有时会觉得大人说的话不一定对,但教育要求她不能反驳大人的话,她时常会困惑,困扰于“大人的话就一定对吗?”她在11岁时,看了巴金的《家》,她震撼到了,她的困惑在书中得到了解答,于是她明白了权威和对错有时是不划等号的,这也是她勇敢的第一步吧。而因为从书中获得了力量,她的思维和感受都立体起来了,她说这本书影响了她11岁后的人生一点不为过(我妈妈有多理解支持我,从不以“为我好”为要挟,自己知性又有智慧这个熟识她的人都有目共睹,不用我多说了吧)。所以,常规或是说到影响,大概率上是“从某本书,某种思想里汲取了能量从而改变了自我”对吧?而我的经历却是倒过来的,我不是在看了存在主义书才影响了思维和行为,是我“本能”就有这些特质,我在长期不知道的情况下言行合一着这种哲学,并且无论遭遇了什么就不妥协,不懂为什么也要这样做......而,当这一切“为什么”都得到了解答,它不需要说服我去“照着做”而是告诉我“干的漂亮”,在理论上给了我行为上的肯定,我还用说什么吗?这种力量从头到脚将我淋透,从那刻起,我真的可以完全放下“他人即地狱”对我的审判,腾出了更充裕的时间不被困扰为自己而活。事实上,从4月到现在,我无比坚定的自私“为自己而活”反而更加剧了我对他人释放出的温暖,甚至救了读者的命,这个后面文字简单说一下。
在弄清了“爆点”,尊重自己的感受后,我的思维还是交错的。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陌生人看着我就会热泪盈眶,为什么小女孩妈妈会告诉她“姐姐是天使,在发光”,为什么那对德高望重的白发老人会握着我的手说我通透,为什么陌生母女会跑过街的请我吃饭,为什么偶遇的人会对我鞠躬......我甚至明白了为什么我会在年那个悲凉的秋天突然爱上了五月天,那首歌怎么就救了我的命;我为何会在年来到台湾,又为什么我越来越能感受到爱与被爱——在接触具体个人的同时,释放出我自己都不知道却感染了他人的温度.......是的,他们是善良,美好的个人。但现在的我敢喊出“我值得!”这种即使被骂成自恋我也会骄傲喊出的话。对的,因为我是美好的,我配!我同样尊重一切美好的具体的个人,因为他们值得!这些的美好不是靠权威和身份地位决定的,不是靠赚钱多少懂不懂人情世故决定的,单单就是因为他是个平凡而美好的人,是他活生生的品质证明着他的真实存在,所谓的道德和话语权,如果非要有认定标准,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世界”要拒绝你的这种善意,否认你的美好,你可以成为自己的“神”,去展现属于你的磁场,让“世界”滚蛋。
想到这层的时候,我轻蔑的笑了。我不敢说笑什么,只是感慨:高中哲学,我是百年名校重点高中每次考试的第一名,政治学科更是考过名校联考,市里的状元,不止一次。就算裸考申论也轻轻松松的高分。按理说,我应该哲学很好吧,可为什么我连“存在主义”都不知道?我的主流理论学的那么好,现在还能背出来,可为什么它就指导不了我的实践,反而我走了另一条路?尽情讽刺我吧,你不讽刺我,我都要讽刺自己(别给我安什么罪名喔,这就是我真实存在的事实啊,如果自己没有造谣的感受和经历都要被篡改,告诉我“事实是这样的你也不能说”,那我不是已经申明了嘛,都是我的错,记住是我错了)。再一个有点勉强的笑是臆想了一下:如果在我第一次被霸凌,第一次因为是无害的另类而被群体吊打的时候,有人能告诉我一句“你可以看一下存在主义的书,可能会对你有帮助”。那我会早多少年明白自己不是“臭狗屎”,不该被人打,我又能少了多少纠结和自我否定的时间,嘴角上扬的拥抱“即使糟糕,我却美好”的世界。
所以在那个阳光明媚的4月,我感觉自己满血复活了。我不敢说存在主义对于每一个人都适用,或者它就是哲学最优越的存在。但它能给我力量就够了。说话是要负责任的,我再也不敢说自己哲学学的好(高中哲学学的好就一叶遮目认为世上只有这一种哲学实在可笑)。那为了更加确定存在主义在我心里不可撼动的地位,只看存在主义哲学多幼稚啊,当然是要所有哲学流派都看,这样才能类比嘛。于是乎,我从希腊神话开始看,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叔本华、黑格尔、笛卡尔、尼采、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萨特......他们的哲学思想著作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整理的文稿、自传或是后人写他们的传记等等,我全找书来看。这工程量大吧,有些思想还真不好理解,也有进展缓慢的时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文章停滞下来了。但这个时期的我,已经到了那种无论你用哪种方式花式催稿,我有自己的节奏,懒理你的状态。每天看书看到眼睛痛都成为习惯了。偶尔会担心一下,怕自己没有博尔赫斯的才华眼睛却和他一个状况,那不要了我的命,还有那么多书没看呢。其它,呵,还真没什么会焦虑使我分心的事。也正因为阅读量的增加,另一些“本能”也渐渐诠释出个所以然来了。我看书的习惯很好,都是自发去找书,“以书找书”,不是去看谁谁推荐的书或是别人认为好的书,也从来不看导读,不听音频推荐书。因为二次加工解读本身已经带入别人的观点了,我要的是作者的或是我与作者产生链接后我的观点。而看快书,拆书之类的节目,会失去精彩部分的文字,这就像步行旅行能犄角旮旯里什么都看见,坐车有些巷子你就只能错过或是错过了你都不知道,一个道理(当我看完书后,我才会看导读或是听音频,为的是听不同的声音,看别人站在哪个角度用何种方式解读)。我看书越来越快,有点像我旅行暴走的状态,我反倒更明白我那些“不可思议”是怎么做出来的。呐,如果你认为“暴走”就是走马观花,不深刻,我的经历已经推翻了你的偏见。我的暴走经历都不用我自己说了吧,记忆深刻到每时每刻在哪里干了什么,街道门牌号,与在地人的交流全记得。我就有能力一天玩了别人几天的行程并且感受见闻能写一辈子(我台北车站10分钟的心理、景致写了5万字还没结束),我也说了为什么吧?攻略做的好啊。那攻略为什么做得好?逻辑清楚,资料齐全,花了好多时间研究串联并且知道自己要干嘛才会旅程顺利,化险为夷并且“满载而归”、留下“传奇”啊。这是由于我之前的积累和花了大量的精力才出的结果。看书看得快却能全部吸收,看了不忘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建立在我之前看书的习惯是“以书找书”,看时会思考,看完会复盘。一本经典的书必然会融合很多的知识,哪怕作家是在说故事,那些深层的知识不清楚时是需要扩展阅读的。举个例子,我在看某位文豪的书之前就会先把他的生平了解清楚,他所处的时代,他的所有作品。他每个阶段的写作特点是从始至终还是略有差别?那这种变化和环境?心理?对不起,和哪些有关或是共同作用,想必我要再去补下心理学。你看,这就已经是正在看的那本书不能解决的了吧。这不够啊,我要觉得他伟大,他为什么伟大?同一时期世界各国文豪的作品要不要阅读一下,或者先抓和他有类似写作风格,被“大众”归于一类的别的作家作品,不然怎么类比,怎么精确?这再看下去,什么通史啦,世界简史啦,什么农村变革的书我都看过。还不够喔,他崇拜谁,谁崇拜他,哪个作家和他吵过架,他又和哪个作家关系亲密,这些作家的作品要不要也看一下......好了,当这些都阅读完了,要不要联系自己再思考一下。一个作家作品再优秀和你有什么关系对吧,只有你从中读到了什么,获取了什么,是不是在你的生活中有那么一点点渗透进去了,让你有了愉悦或是启示才和你有关对吧?那好了,继续,你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隔了许久,你要不要再重读一次,看看有什么新的感悟或是曾经没有领悟的,这个反向的过程中就有你的参与了。懂我说的意思了吧,真正的阅读是和作家对话,与自己对话。是不是真的读进去的书,你的行为举止,你的语言骗不了人的。整个的知识体系,立体的思维,共情的能力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用于日常并回归于书籍的。你敢于扩展,敢于质疑,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敢于摘掉华而不实面具的束缚,你看的书才会越看越快,越看越精。
当然,热爱是必不可少的。真心觉得一本书牛逼是什么反应,我给你形容一下。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开篇第一页我就给跪了。因为我写不出来,而我看了那么多书,它确实在第一页就震撼到我了,我是真心欣赏膜拜。然后出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事情,就是我看到第20页时,回头又去看了第一页,不好意思,我居然背下来了,而且到现在都能一字不漏的背前六页。不是都说30岁后,记忆会减退吗?我给逆了啊。就算我以前记忆好的时候,背课文我也要背好多遍,但这本书我没有刻意去背,居然读着读着就能背下来。为了验证我是不是突然具有了这个功能,我拿起了身边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第二遍时没有,第五遍了也没有(第五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但这一页不能完整连贯的背出来)。我在奇怪之余,又拿起了《红与黑》,还是做不到。那我就清楚了啊,是因为我真的爱上了这部书,我本人是写不出来,但我能猜到他接下去的描写手法和走向,整本书看完和我的共鸣又高度统一,自然而然就背下来了。这本书一跃跳到了我喜爱书籍的第二位。当时在朋友圈写出感受时,有人留言:要是你学生时代看到就更好了,也许也能影响你。哈哈,但我已经不会去想那不可逆的事情了。我只会说,此刻的出现,必定有它的理由。我能有这种能力背下来和我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也许学生时代我会看不懂,明白不了它的价值,又或许我自身的文学修养还处于低端,我根本看不出来它的开篇有多牛逼。我只会感谢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让我在这个时刻遇见。看完这本书,我更多的想法还是,我谢谢自己放弃了高薪写“市场要求我写的文章”的机会,太多的书、太多文豪大师的写作心路历程和我内心真实的感受已经告诉我了写违心的文章,写“不属于自己”的文章会有多后悔,多没有营养,多停滞不前甚至是在倒退,那才是浪费时间。要什么表面的风光,要什么认可,如果自己本心写的文章,日后看了觉得糟糕,那还可以进步,因为我知道怎样才能进步,这种“糟糕”可以让我内观剖析,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按要求写文”或是“遵从市场”,我觉得糟糕了后,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去改,同化久了后,我的“天赋”和本身具有的写作能力会慢慢消失的,到那时候,我会内心放不过自己,郁郁不得而终,留下的竟是些被时代、市场淘汰的垃圾文,光鲜的“白活”一场,太可怕了。
所以啊,清醒的认识到这点,就必然在读到又一本经典的书时会从心里发出对作家的感激。你想啊,其中有一种情况会是,人家作家一生所学所想的精华,用尽可能是一生,在饥寒交迫中坚持写出的文字,你花一天或者几天就能读完,难道不觉得三生有幸吗?不会充满了感激吗?花个几十元钱就能获取的知识和力量,你在宽敞明亮的房间里喝着咖啡,用舒服的姿势阅读着。人家作家死前都没出名,穷极一生也要写出这部作品让你遇见,他多伟大啊,而你又多么的幸福。
要真心的感恩,欣赏,看待他人就会包容,不带有那么多的偏见和言语攻击。赫尔曼黑塞说过:“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这话我万分赞同,我也斗胆延伸补充一句:当你悄悄成为你自己后,这些书籍会转换为你释放给世界,给他人的温度。当你真正理解并会独立思考后,你一定会懂得尊重他人的内涵是什么,还有世界之于你的意义。
说到这,我又想到几个片段。话说教科书的英语我不愿学,但我口语很好。后来不是高考英语成绩还算可以,进了师大的商务英语系嘛,那我是一分钟英语课都不想上。但现在我想把英语捡起来了。额,何以有这种转变?就是书看得太多了,觉得有些大师的书籍啊,那些翻译翻的太烂了(有些翻译只会照字面翻,本身文学造诣平平,有些我也感觉是翻译改变了作家原本的意思,上了自己的见解),我总感觉英文原版才是英文写作作家最真切的文字表达,不如自己来翻译好了。看吧,虽然是突然冒出的想法,也是因为“时候到了”,更是因为对作家的尊重,对书籍的珍惜。再一个片段,新华书店现在进的好多所谓的畅销书根本是在拉低书店的档次,经典的书居然少得可怜,我要看哪本哪本没有。要知道人性的东西,过个几百年,任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国家解体合并,但人性的本质区别不大,你不承认它存在它也存在。所以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罪与罚》,加缪的《异乡人》、毛姆的众多短篇,包括长篇《刀锋》,年代变了吧,国情也不一样,但他们笔下写出的人性,过时了吗?你想想不到的少年心理,你觉得不可能,大众思维没告诉你的“存在”,赫尔曼黑塞的《德米安,彷徨少年时》会打开你的另一种认知。你读进去了就会不由自主的“哇,真深刻,现在也是这般”,你会拘束自己“千万不要用自己的观点,自己认为的权威去伤害一个无过错的人”。哎,可惜啊,书店居然最显眼的地方摆着最没营养的书,还哪个演员推荐。我看到有些伟大的足以影响时代的书要打着某个熟知演员(不读书)的推荐才能吸引人,我真的会反胃。不说了,一声叹息。这个月倒是还好,上饶新华书店“发癫”进了全套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书,一夜之间卡尔维诺的作品也上架了,我是欣喜若狂啊。当然,更欣喜的是前天我一口气看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四本书,其中《族长的秋天》历史再现。我先是给跪了,然后前5页我给背下来了,在看到第13页时重读的第二遍。
看一眼时间,现在是10月30日凌晨3:42。我从昨天晚上10点开始写文,期间上了两次厕所,喝了一杯咖啡,到现在我写了个字。我的脑子仍活跃着,像是打开了话闸,收都收不住,但我眼睛受不了了。从月中杭州冷到了回来,我一直昏昏沉沉的,昨天下午还在说,其它文章可以慢慢写不急,生日文可不能过了10月30日发。但,没办法,此时我的眼睛在往外淌水。为了保护自己不要像尼采后期那般带着眼疾写作,我决定去睡觉。先短暂的告别一下,等我睡醒了后继续。
嗨,现在是10月30日早晨6:22分。我压根就没睡着,思绪还是一个劲的往外涌。眼睛得到了片刻的休息,缓解了一丝疼痛。我又可以继续了。
讲起6个小时不到写了近字,这个真不算什么可以自豪的事,文章的质量才是关键。我知道如果逼自己一把,每天稳定在字左右不是难事。那篇写丹麦队足球的文章也是4小时写出的多字,当天发文。这倒不是顺应抢流量,抢时间的作风,而是我觉得可以单独成文,大家一看都懂,不需要费什么脑子去思考。我最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