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使至塞上背后的故事,大唐名将陨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说起唐朝的边塞诗,王维的这首《使至塞上》描绘了边陲的壮阔风景和边塞生活的艰辛,可为唐朝边塞诗的代表之作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年)春,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大破吐蕃军。唐玄宗派王维出使凉州,察访军情。这首《使至塞上》正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王维有感而发。出塞之后王维将任河西节度使判官,他的顶头上司正是崔希逸。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年)三月,吐蕃大军侵入河西,崔希逸领兵出战,再次大败吐蕃军。两次大败吐蕃军队,本应该让崔希逸这个大唐名将荣光无限。不过奇怪的是,此战之后崔希逸竟被罢免河西节度使之职,改任河南尹,同年,崔希逸去世。崔希逸在年三月还活蹦乱跳地坐镇在河西,率军击败来犯的吐蕃军,转瞬之间死讯传来,这未免让人觉得蹊跷。虽然有多处史料记载崔希逸的去世,但记载都比较简单。边疆士兵《资治通鉴》:希逸自念失信于吐蕃,内怀愧恨,未几而卒。《资治通鉴》的记载表明了崔希逸去世的原因,是内怀愧恨而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崔希逸为何内怀愧恨?吐蕃与唐朝自贞观年间到开元年间一直在交战,打了近百年。开元二十一年(年),唐和吐蕃之间订立了赤岭之盟,双方的关系趋于缓和,也基本停战。崔希逸正时任河西节度,与吐蕃将领乞力徐关系较好,崔希逸对乞力徐说:“两国已经和好,就不需要相互防备了,双方放心放牧和耕种,就像一家人一样,岂不是更好吗?”乞力徐虽相信崔希逸,却担心大唐朝廷不愿意,崔希逸坚持与乞力徐杀白狗为盟,撤掉两国边界中的树栅,不加防备,让吐蕃人畜牧。唐朝将领崔希逸镇守边境,深知和平的重要性,因此也希望两国能够和平相处。但崔希逸万万没有想到此举给他带来的多大灾难。乞力徐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崔希逸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下两点可以说明问题所在:1.唐朝和吐蕃虽已签订盟约,但毕竟是互为敌国,崔希逸理应加强防备,而不是和吐蕃将领私下有来往。唐朝和吐蕃的战争已经打了近百年,双方已成不死不休之局,一次赤岭盟约只是让双方暂时休战而已,但双方的矛盾却并未消除,以后肯定还会再起纷争。崔希逸与乞力徐关系密切,暗通款曲。对于大唐,这与叛国无异,崔希逸却丝毫没有察觉这点。唐朝吐蕃地图2.崔希逸只是河西节度使,他没有任何权力干涉大唐的外交事宜。崔希逸坐镇河西,掌管河西军政要务,他没有权力决定唐和吐蕃两国是战是和,更没有权力撤掉两国边界的树栅。作为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的职责是要加强对吐蕃的防范,保障河西的安全。崔希逸竟把河西的安全寄希望于他与乞力徐的私人交情上。乞力徐总算也是讲信誉之人,否则乞力徐趁崔希逸毫无防备之时突然袭击河西,后果不堪设想,一旦出这种事,那可不是崔希逸所能承担得了责任的。即便如此,崔希逸还是很快就自食恶果了。吐蕃出兵攻破了大唐的属国——勃律国,大唐深为震怒,决定出兵援助勃律国,攻打吐蕃。崔希逸作为河西节度使,也应率军出征。崔希逸率领大军两次击败吐蕃。战后,崔希逸明明立下战功却被调离河西节度使,这里面必有隐情。唐朝战争崔希逸毕竟是违背了当初他向乞力徐许下的承诺,被调离河西后他郁郁寡欢,直到去世。崔希逸个人信守承诺,这是值得赞扬的,但对于大唐而言,崔希逸对信义的这种坚守根本就不值一提。此战的导火线是吐蕃攻击大唐的属国勃律国,大唐作为宗主国,理应出兵帮助勃律国击退吐蕃,双方开战在所难免。崔希逸作为大唐的军事将领,应服从朝廷的安排,率军出战。在战时,崔希逸更应该放弃个人感情,为大唐击败来敌,扬威塞外。击败吐蕃之后,也不应备感忧郁。毕竟对于崔希逸而言,他与乞力徐只是私下有深交,虽是违背对乞力徐的信义,但符合国家民族大义。国家民族大义和个人交情信义二者之间孰轻孰重,崔希逸似乎不明白。万事皆有因果,当年崔希逸与乞力徐深交,一时头脑发热,许下承诺,本是不该。此事所产生的后果也只能由崔希逸自己来承担,一代名将因此陨落。唐朝战争王维用一首《使至塞上》来表达边塞战争的慷慨悲壮之情,可是战争的残酷和军事将士心中的情怀却并不是一首《使至塞上》能表达得了的,也不是王维这种在边塞打酱油的人能够理解得了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677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