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粉丝给我留言,说自己家孩子马上面临幼升小,自己每天焦虑到睡不着觉,还说自己家孩子,本来也不是什么聪明孩子,就怕孩子上小学跟不上,那上初中就更难了。因为之前在网络上看专家不让孩子早识字自己就不敢教。但是临上小学前,看到了网络上一则消息,她的内心“慌张”了起来。
这个消息是这样的,一所杭州的小学,在新生大会上明确要求,小学一年级入学之前识字量要达到-,最好是这样以后上课会更加轻松。这个妈妈眼看要上小学了,不知道怎么让自己零基础的娃学会这字,于是开始咨询了我。
于是我问了问了我一个在小学做老师的朋友,是孩子入学前识字一定要达到字吗?我这个朋友说,那倒不是硬性要求,只是如果孩子识字量达到的话,小学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因为整个小学的识字量要达到字左右,尤其是3年级的时候,语文会有阅读理解和作文两大项,这两项学好的话,要求孩子最好能自主阅读,这就要求学前识字量最好达到左右。
我同学还对我说,虽然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不支持孩子过早识字的文章,但是作为家长也不应该盲目相信或者过于片面。因为很多观点指的是“过早”,而不是说学前。而学前3-6岁还会经历识字敏感期,这个阶段学习文字的效率更高。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指着不认识的书书瞎读一通,有的孩子在街上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会问家长,这就是进入了识字敏感期的标志。
所以这位朋友告诉我,在他们老师心目中确实对孩子有一个心理上的标准,希望能学前学会字左右,很多学校也会提前给家长这种建议,所以虽然不是硬性要求,但很多家长也都会让孩子努力学习,他班级中有些孩子入学能认识字,大多数都能达到多。所以说家长还是要早做准备,早些达到老师心中的目标,在这里莹姨分享几个实用的方法。
几个实用方法学起来
莹姨之前并没有因为孩子要幼升小,而担心孩子识字量,因为我在孩子3岁左右就开始让孩子识字了。这是因为莹姨比较喜欢钱钟书,而钱钟书就是3岁就开始识字,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教育。中央民族大学的徐健顺教授,他研究国学和传统文化多年,指出在古代,传统教育下的孩子,在6岁前,识字量都能达到字以上,只有达到这个标准才能在6岁后进入学堂。
不仅如此在英国《自然》期刊曾发表过一个文章,也曾说过学习汉字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智商,3岁时学习汉字,孩子上学时智商可能达到-。所以对于孩子学习汉字上,我还是很支持的。而且我自己结合古人和现代识字的方法,研究出几个实用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一、经典国学进行启蒙
在孩子三岁左右我开始给孩子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也是古代孩子的启蒙书籍,在古代没有幼儿园,这些都是父母念给孩子听,听得多了孩子,自然能够背诵。因为传统国学启蒙的书籍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朗朗上口,孩子就好像听儿歌一样,很容易跟着就背下来,不知不觉无意识中就会学会不少汉字!
二、用指读的方式,复述绘本故事
著名教育学者尹建莉指出:孩子在阅读的时候,采用指读的方法,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记住非常多的字。
每天睡前我都会习惯性地给孩子讲故事,但是讲完故事以后,我会花上20分钟让孩子复述绘本的内容,而且尽量用指读的方式复述。这个过程孩子不但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学会不少字!
三、给孩子设定一个目标
莹姨认为让孩子认字的过程中,还是要给孩子设定一个目标的,而《学前字》这套书,名字正好符合我之前给孩子定的目标,于是我就买了这套书,看看效果如何。别说!真没让我失望,这套书一共才39.8元,却着实让我达成让孩子识字个的目标。
我买回来的时候就看了这套书的编排,里面的文字都是日常使用的高频词汇,而且这字从简单到复杂,让孩子逐步提升识字能力。编排的规律除了从易到难之外,还根据分类识字、比较认知的规律来进行排列,这样孩子学起来更容易理解。
比如同一页中,可能出现男、女、老、幼这四个字,这四种都是形容人的,更方便孩子记住。而另一页出现日、月、星、云这四个字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天上的事物。让孩子抬头看天的时候,就能联想到四个字。
除了其科学的排列方式以外,这套《学前字》还有这6个优点:
1、介绍一个文字包含辅助的拼音,在学习文字的同时还能练习孩子的拼音。
2、笔顺,每一个文字的书写方式,都有相关的笔画顺序,让孩子学字的同时也能会写。
3、组词造句,组词造句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一个文字的含义。
4、部首说明,部首偏旁是汉字的独特之处,有了结构的拆解,能让汉字更好记忆,也能够触类旁通。
5、描红练习,这套书非常贴心的有字帖的功能,在学习汉字的同时,还能锻炼孩子的书写能力。
6、里面包含了行为规范。孩子在学汉字的时候,还能学习行为规范,比如红灯停,绿灯行等等知识。
这套书一共4册,里面的图片颜色比较显眼,文字清晰,纸张也很厚实。我记得我家孩子在上学前连续3个月看这套书,然后就把里面的字全部学习了一遍。学习完以后,家长一定要带着孩子复习哟,不然孩子会很快忘记的。
教育孩子是一门灵活的学问,我们可以听专家的说法,但也不要全听,要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去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这里是莹姨育儿趣谈,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对莹姨的文章感兴趣,记得点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