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会过渡,衔接生硬秘密只在这一个字

PhotobyAnastasiaShuraeva

本文为新闻专业期刊《新闻与写作》专栏文章,

年第1期

叶伟民

都说文如其人,但也有例外。我曾有个作者,文章糙得很,段落散乱,过渡生硬,那句子远得连眼睛都得助跑。模仿一下,画风大概这样:

她转身离去,消失在十八年前的广州街头。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秋天很美……

我称这种为“断崖式硬转”,读起来像踩空了几级楼梯那么难受。我忍不住打“两个地方隔了一万多公里,你一个句号就打发了,不合适吧?”对方很不好意思,自嘲耿直,连哄媳妇儿都像打报告,更不用说什么铺垫伏笔过渡了。

后来,我们见过一面。有了先前的领教,我以为是个胡茬大汉,还特意多揣了点烤肉钱。结果是个圆脸胖子,白白净净,特能说,整一脱口秀演员。我们聊了一整晚,话题上溯至宋朝,横扫到巴西。

当意识到我们快聊出外太空时,我建议停下复盘,看看我们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转”了这么多话题的。这一捋,一条自然顺滑的逻辑链就出来了:我们从现代文学聊到古典文学,自然少不了唐诗宋词。诗词中满是生活,继而聊到大宋国技蹴鞠,于是脑洞一开:如果宋朝举办世界杯,中国能不能踢过巴西?结论是老祖宗稳拿冠军。但一想到眼下的国足,悲从中来,又骂了半个小时……

这作者也觉得神奇,大叹:“要是写文章也能转得如此顺溜该多好啊!”这声感慨,我在此后的编辑生涯中也听到不少。

这起码说明两个问题: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转场高手;一流的转场应轻灵巧妙,给人一气浑成、酣畅淋漓之感。这些既是技巧,更是魔术,秘密无他,善“借”而已。

PhotobyTimaMiroshnichenko

善“借”

那个口若悬河却行文生硬的小胖作者,为啥纸里纸外判若两人呢?依我所见,非个性所致,而是陷入思维误区,以为转场过渡需要某种天生细腻的特质或精算师般的脑筋——不然,那些高手怎么都像有轻功,翻山越岭却如履平地呢?

这种错觉并不少见,淤积久了就带来挫败感。很多新手觉得转场很难且不可捉摸,最终来来去去只会用“十年前”“十年后”“接下来”“然后”“很快”来强行粘合句子段落,结果读起来满嘴毛刺,实在是治标不治本。

我们来看看大神是怎么做的。张爱铃在小说《金锁记》中有段经典的转场,常进入写作课堂的教案:

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吹得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镜子里反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翠竹帘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了一张她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

——《金锁记》,张爱玲

小说主角是曹七巧,一生陷于欲望的牢狱,终成封建礼教和金钱枷锁的牺牲品。因时间跨度大,如何不着痕迹转场过渡,是行文一大考验。

上述一小段,风还是那阵风,镜子还是那面镜子,帘子屏条仍在。这些景致物件贯穿了前后十年,就是最好的“跳板”。作家只需顺势一跃,就可轻轻巧巧地将时间向前推一大段。

《金锁记》话剧剧照

这个转场很好解释了何谓善“借”,借人,借物,借画面,借情绪,借逻辑乃至借一切。反过来,如果非常直白地写“白驹过隙,匆匆十年”,就非常刻意了,像是用大喇叭当街喊:“注意了,我要拐啦!拐啦!”且不说美不美,首先就相当尬。

找到关联点

建立善借思维只是第一步,如何借才是大学问。需转场过渡的情况千千万,穷举是不可能的,必须掌握其底层窍门,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其中“关联”二字是核心。

先看最小单位句与句的过渡。韩愈有言:“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意思是字句通顺妥帖、各司其职,是古人为文之道。这其中,关联词功不可没。

用关联词来增强行文逻辑,王小波是好手,其独有的幽默文风,即使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也魅力非凡,如小说《黄金时代》的开头:

(陈清扬)她要讨论的事是这祥的:虽然所有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破鞋,但她以为自己不是的。因为破鞋偷汉,而她没有愉过汉。虽然她丈夫已经住了一年监狱,但她没有偷过汉。在此之前也未偷过汉。所以她简直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说她是破鞋。如果我要安慰她,并不困难。我可以从逻辑上证明她不是破鞋。如果陈清扬是破鞋,即陈清扬偷汉,则起码有一个某人为其所偷。如今不能指出某人,所以陈清扬偷汉不能成立。但是我偏说,陈清扬就是破鞋,而且这一点毋庸置疑。

——《黄金时代》,王小波

这一段既叙事又讲理,荒诞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虽然……但,因为,而,所以,如果……则等关联词散布其中,让句子间逻辑紧密,环环相扣,读之不仅顺滑,还甚有情趣。

句句过渡相对好办,段落与章节才是重点,也是发挥空间最大,最考想象力的环节。但无论变化如何乱眼,我们只需记住一个要诀:找到上下文的关联物(点)。

过渡要善于借力打力

这有点像太极拳里“借力打力”的原则,用一切可利用的事物(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来移形换影。例如《百年孤独》的开头,就是借时间来摆渡: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象史前的巨蛋。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作家立足此时,用“多年以后”和“那个遥远的下午”悄然实现场景转换,不仅把未来、过去、现在三种时态完美融合,还埋下了悬念。

还有用空间摆渡的,典型如《呼兰河传》里的一段: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呼兰河传》,萧红

我拉着祖父一路走,实际上是为读者引路。当空间从屋内切换到后园,新的故事舞台就展开了。

万能的空镜

如果你觉得“关联转场法”依然有点难或情况实在棘手,还有万用招——空镜转场法。简单说就是通过环境特写,“偷换”到新的事件或人物上去。

路遥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就屡用空镜转场:

原西河对岸的山湾里,桃花又一次红艳艳地盛开了。河两岸的缓坡上,刚出地皮的青草芽子和枯草夹杂在一起,黄黄绿绿,显出了一派盎然的生机。柳丝如同少女的秀发,在春风中摇曳。燕子还不见踪影,它们此时大概还在北返的路上,过一两天就能飞回来。原西河早已解除了坚冰的禁锢,欢腾地唱着歌流向远方……可是,田润叶坐在原西河边的草坡上,心里依然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平凡的世界》,路遥

空镜里的春天和人物内心的冬天既是对比,也是转场。之所以说它是万能大招,因为环境比具体的链接物(点)要辽阔,像个大舞台,留足衔接空间,自然好轻松转身。

无论用什么方法,转场过渡的频率都要适度,不能把读者转晕了头。就像许荣哲在《小说课》中所说:“在适当的高度,在读者完全没有察觉的时候,漂亮且流畅的一跃,才能激起最少的水花,获得最多的掌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56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